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建好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清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6篇护理
  • 4篇透析患者
  • 4篇静脉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中毒
  • 3篇内瘘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2篇导管
  • 2篇血康
  • 2篇血康胶囊
  • 2篇血小板

机构

  • 12篇清远市人民医...
  • 5篇暨南大学第五...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0篇曾建好
  • 8篇李玉权
  • 6篇蔡艳芳
  • 4篇曾石养
  • 4篇苏海燕
  • 4篇薛志强
  • 3篇杨明婕
  • 3篇邓素贞
  • 3篇彭翔
  • 2篇冯建洪
  • 2篇关永东
  • 2篇卢志权
  • 2篇曾树华
  • 2篇余炳坚
  • 2篇杨小明
  • 1篇周玉华
  • 1篇陆惠慧
  • 1篇林雅
  • 1篇张斌
  • 1篇李小利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现代临床护理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护理学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内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4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78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感染25例(8.99%),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19例(6.83%),局部血肿或出血15例(5.40%),导管意外脱出9例(3.24%),误穿动脉7例(2.52%),留置时间10h^4个月。不同穿刺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颈内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锁骨下静脉为34.04%,股静脉为63.16%,三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置管期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蔡艳芳曾建好苏海燕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护理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iysis,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并发皮肤瘙痒的28例尿毒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前3个月采用常规透析方法(HD组)治疗,每周3次,后3个月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治疗,每周1次,观察皮肤瘙痒好转情况。结果采用HP联合HD法治疗,患者皮肤瘙痒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9.3%。结论 HP联合HD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确切、可靠;而常规血液透析不能缓解其症状。
潘银英曾建好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3
2009年
分析56例次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护士责任心不强22例次,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8例次,护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12例次,违反操作流程10例次,环境安全意外4例次。根据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加强专科知识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增强护士的责任感;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薄弱环节和高危患者的安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及操作流程,加强环节管理;责任护士时刻提醒患者加强安全意识,科室挂"温謦提示"及"防滑、防跌标志"等标识牌,加强环境、物资安全管理。
曾建好杨小明蔡艳芳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
125例次无肝素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25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采用无肝素周期生理盐水冲洗法透析治疗。结果 125例次无肝素透析过程中有8例次发生静脉压骤然升高,>500 mmHg,经过紧急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透析,17例次发生透析器凝血(+~+++),仍能顺利完成透析。其余患者平稳过渡到使用低分子肝素透析。结论无肝素透析治疗(HFHD)对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肾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维持性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蔡艳芳曾建好周杏好欧玉珍
关键词:无肝素血液透析护理
伦拿创透析复用机复用透析器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透析器复用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节约物品,还可以提高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反应。1999年3月~12月我们引进美国伦拿创透析器复用系统机,复用透析器1850例次,没有出现透析不良反应,降低了透析成本,使病人有能力接受透析治疗。
蔡艳芳李小利曾建好
关键词:透析器复用
阿拓莫兰对重度酒精中毒治疗作用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100例重度酒精中毒病人,随机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静脉输液,使用纳络酮、速尿、雷尼替丁、654-2、VitC、VitB6和AT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1.8g。结果 治疗组神志转清、止吐、头痛缓解均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 阿拓莫兰治疗重度酒精中毒效果理想。
李玉权曾建好杨明婕邓素贞关永东
关键词:阿拓莫兰酒精中毒自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理作用
CAPD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素与干体重及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钠素(NT-PRO-BNP)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及干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稳定的CAPD患者24例为CAPD组,另外将来自体检中心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两组对象NT-PRO-BNP浓度。根据NT-PRO-BNP浓度将CAPD组患者分为3个等级,比较各等级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数、体重指数、总kt/V;并根据Penn公式采用彩色多普勒测算CAPD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计算下腔静脉直径(IVCD)与体表面积(BSA)的比值(VCD),用以评估CAPD患者干体重。结果 CAPD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患者的LVMI最高,LVEF最低,VCD最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LVMI、VC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LVEF(β=-0.775,P=0.018)、LVMI(β=0.592,P=0.031)与VCD(β=0.645,P=0.009)均与NT-PRO-BNP独立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能是有用的评估CAPD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干体重的临床标志物。
彭翔张斌薛志强曾石养苏海燕曾建好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干体重
护理人员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教育的研究
蔡艳芳林雅陆惠慧曾建好邓艳
本课题技术关键首先是设计合适专业知识问卷。其次是要保证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我们与市护理学会合作,通过学会的机构网络展开调查,力求覆盖全面。三是制定合适、实用和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并保证顺利实施。(1)选择调查对象 为清远市...
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1996年1月-2003年10月在我科治疗,没有进行血液灌流的8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部病例常规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治疗。非随意选取其中44例加用东莨菪碱0.3mg-1.2mg/15-60分钟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另4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缩短,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呼吸衰竭和多脏器损伤明显下降(p<0.05),无阿托品中毒、依赖、“反跳”或死亡病例。结论 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李玉权曾建好邓素贞杨明婕关永东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血液灌流
护士人工气道湿化知识知晓现状的调查及对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护士人工气道湿化知识掌握的现状,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名护士的人工气道湿化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人工气道湿化的目的、人工气道湿化与吸痰的关系、湿化和吸痰前后是否需洗手的知识掌握较好,正确率为89.8%以上;对人工气道湿化的作用、常用的湿化液种类知识的掌握欠缺;对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选择、湿化液的温度、湿化液用量、湿化不足、湿化过度的评估知识掌握情况较差,正确率为54.0%以下。护士对人工气道湿化液用量的知识掌握和人工气道湿化不足评估程度分别与护士的工作年限和护士所在科室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有系统的人工气道湿化知识的培训,对提高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和护士人工气道湿化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蔡艳芳曾建好周玉华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护士知识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