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 2004年
-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55例长期透析患者外观、人体学测量及生化检查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并对比各种因素对患者营养参数的影响。结果血透患者各种营养参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值,主要营养物质摄入低于推荐的需要量。膳食摄入,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透析膜的选择,透析是否充分等均影响患者的营养情况。结论绝大部分血透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护士针对各影响因素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方案,合理安排透析间隔时间,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状况。
- 曾建好邓美珍苏海燕李玉权
-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状态影响因素护理
-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78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感染25例(8.99%),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19例(6.83%),局部血肿或出血15例(5.40%),导管意外脱出9例(3.24%),误穿动脉7例(2.52%),留置时间10h^4个月。不同穿刺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颈内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锁骨下静脉为34.04%,股静脉为63.16%,三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置管期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蔡艳芳曾建好苏海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护理
- 手术再通治疗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原位手术再通及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再通组33人,溶栓组32人。手术再通组的治疗方法:切开动静脉内瘘取出血栓、切除狭窄血管或扩张血管,使内瘘通畅。溶栓组的治疗方法:给予低分子肝素及用尿激酶溶栓。结果手术再通组33例患者中,29例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即畅通,触及明显血管震颤,其中26例术后3天内行可以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达250ml/min以上,成功率88.9%,4例不成功。溶栓组32例患者中,19例溶栓成功,成功率59.2%,10例不成功。结果显示手术再通组的成功率比溶栓组高,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成熟的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原位手术再通较血管内局部溶栓效果好,特别是在内瘘血管肥厚狭窄和血栓形成时间较长,已经机化时,只有手术能让内瘘复通。
- 薛志强曾石养蒋重和彭翔苏海燕曾建好
- 关键词:内瘘
- 不同方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闭塞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闭塞后,原位手术再通及溶栓治疗效果的优劣。方法:维持性透析内瘘闭塞者68例,根据排除标准,最终有51例符合入组标准,随机分成两组,即手术治疗组(n=26)、溶栓组(n=25)。手术治疗组方法:切开动静脉内瘘取出血栓,切除狭窄血管或扩张血管,使内瘘通畅。溶栓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溶栓。结果:手术治疗组26例患者中,23例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畅通,触及明显血管震颤,其中21例术后第2天行可以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达250 mL/min以上,成功率88.5%。溶栓组25例患者中,有15例溶栓成功,成功率为60.0%,结果显示治疗组成功率比溶栓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熟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原位手术再通率较尿激酶局部溶栓组高,增加内瘘闭塞后的复通率。
- 薛志强曾石养蒋重和彭翔苏海燕曾建好
- 关键词: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