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曹浪平
- 关键词: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
- 螺旋型鼻肠管置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研究螺旋型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置管成功的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内接受留置螺旋鼻肠管的12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置管法结合补救性改良被动等待法置管,观察置管后的幽门通过率。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病情相关指标及应用药物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螺旋型鼻肠管总的置管成功率为89.68%;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诊断类型、GCS评分、应用亚低温治疗、人工气道及去甲肾上腺素等为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诊断类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人工气道为幽门后置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将主动置管法结合补救性改良被动等待法应用于螺旋型鼻肠管放置中能提高置管成功率;留置人工气道和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患者置管成功率低,与脑出血患者相比,脑外伤患者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低。
- 高辉曹浪平何世花
- 关键词:神经外科影响因素螺旋型鼻肠管重症患者
- 经眉弓入路行蝶鞍区肿瘤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 2005年
- 徐德保谢似平曹浪平罗白寒
- 关键词:鞍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病人康复蝶鞍区肿瘤完全切除
- 神经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应用机械振动排痰的疗效观察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神经重症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患者65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振动排痰,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及人工拍背排痰。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情况、肺部影像学好转时间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呼吸机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影像学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除气管套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在神经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中排痰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龙曹浪平
- 关键词:气管切开
- 144例非计划性转入神经外科ICU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策略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调查非计划性转入NICU患者的转入原因,分析其临床指标,探讨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NICU的175例非计划转入患者,利用自制量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生理指标、是否死亡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纳入分析显示:16∶00~23∶59转入患者数量最多,脑肿瘤患者占转入患者的比例最高,转入原因以呼吸系统问题最多,转入NICU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4.06±8.16)次/min,P(O_(2))为(117.27±54.55)mmHg,P(CO_(2))为(37.01±9.58)mmHg,心率为(90.40±38.74)次/min,休克指数为(0.87±0.37),GCS评分为(7.74±3.58)分,血Na^(+)为(138.00±8.06)mmol/L,血K+为(3.74±0.57)mmol/L。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普通病房应提高风险评估及早期干预治疗水平,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做好患者的气道、容量管理,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排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曹浪平刘艳辉刘劲芳肖芳吴秀娟高辉陈鑫刘子源王健
-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策略
- 体位变化以及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以及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3种体位,即仰卧位、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结合头部抬高15°和30°,保持每种姿势15 min后监测颅内压和脑灌注,同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头部抬高15°颅内压升高而脑灌注压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右侧卧位头部抬高15°颅内压升高和灌注压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仰卧位、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头部抬高30°颅内压下降而脑灌注压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不同体位颅内压下降而脑灌注压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73例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体位变化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存在差异,护理干预可降低颅内压和升高脑灌注压,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周丽曹浪平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体位变化颅内压脑灌注压护理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开颅术后患者病情恶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2022年
-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患者发生病情恶化的预测变量,并构建开颅术后患者病情恶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湖南省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的开颅手术患者1576例为研究对象,将样本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106)和验证组(n=470),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BP神经网络变量重要性评分中,术后24 h内CT示颅内血肿、SpO2等指标对模型分类的贡献度较高。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91.7%,正确率为86.8%,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88.9%。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医护人员预测开颅术后患者病情恶化风险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 许来雨彭伶丽徐慧兰唐云红周芳意曹浪平
- 关键词:开颅术病情恶化神经外科BP神经网络
-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人工气道氧气管脱出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人工气道氧气管的脱出率,保障患者有效的供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人工气道氧气管的脱出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本院神经外科ICU住院的人工气道患者190例,根据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气道氧气管脱出率从43.75%降到10%,经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步率为77.14%,目标达成率为139%;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八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发挥了集体优势,提高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了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气道氧气管脱出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 吴秀娟曹浪平唐西杨张丽花
- 关键词:品管圈人工气道
- 颅脑创伤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创伤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的267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置管后均行X线或CT检查,以鼻肠管尖端通过幽门为置管成功。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是否行亚低温治疗、实验室指标及所应用药物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意义指标预测置管成功的效能并确定截断值。结果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总的成功率为89.5%(239/2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OR=0.792,95%CI:0.663~0.946,P=0.010)、AGI分级(OR=0.119,95%CI:0.034~0.424,P=0.001)、亚低温治疗(OR=0.225,95%CI:0.051~0.985,P=0.048)和血浆白蛋白水平(OR=1.178,95%CI:1.045~1.328,P=0.007)是颅脑创伤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其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00(0.727~0.872)、0.791(0.721~0.861)、0.650(0.525~0.775)、0.799(0.733~0.865)。分别以10分和30.7 g/L为界,应用APACHEⅡ评分(分别为85.7%和61.9%)和血浆白蛋白水平能获得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和61.9%)。结论APACHEⅡ评分、AGI分级、亚低温治疗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可作为预测颅脑创伤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的良好指标。
- 高辉何世花胡玲吴秀娟符安晖廖健芳唐西杨曹浪平陈鑫刘劲芳
- 关键词:颅脑损伤肠道营养螺旋型鼻肠管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体温、血压及血糖的变化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体温、血压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的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入院后体温、血压及血糖值,观察其指标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体温、血压及血糖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观察其变化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和护理工作意义重大。结论测量并记录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体温、血压及血糖变化,根据测量值,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协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措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 张龙曹浪平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体温血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