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满良

作品数:40 被引量:462H指数:13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水土
  • 11篇水土保持
  • 10篇黄土高原
  • 9篇土地利用
  • 9篇小流域
  • 9篇流域
  • 8篇丘陵
  • 8篇黄土丘陵
  • 7篇土壤
  • 7篇丘陵沟壑区
  • 7篇沟壑
  • 6篇水土流失
  • 6篇黄土丘陵沟壑...
  • 4篇植被
  • 4篇输沙
  • 4篇水文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径流
  • 4篇覆被变化
  • 3篇典型流域

机构

  • 2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6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黄河水土保持...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黄委会天水水...
  • 2篇天水市水利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40篇张满良
  • 12篇余新晓
  • 7篇张海强
  • 5篇张琳玲
  • 5篇雷廷武
  • 4篇雷启祥
  • 4篇谢媛媛
  • 4篇张晓明
  • 4篇刘晓
  • 3篇苏广旭
  • 3篇晏清洪
  • 3篇王盛萍
  • 3篇张志强
  • 3篇信忠保
  • 2篇李长录
  • 2篇李建牢
  • 2篇岳新发
  • 2篇武思宏
  • 2篇秦富仓
  • 2篇李庆云

传媒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水利学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第十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规划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甘肃省武山县为对象,根据武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和城乡建设等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建立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对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重点从耕地压力、保护规模预测和保有量方面对耕地进行了分析。
张琳玲张满良刘晓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
牧场草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我国 1998年从美国引进牧场草 ,在天水地区的试验研究表明 ,其在黄土高原地区适应性很强、生态经济利用价值高 ,在饲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
张海强张满良
关键词:牧场草引种试验黄土高原
天水站“原型观测”历程及科技贡献
2003年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之一,试验站开展的径流泥沙观测工作已走过了60a的发展历程。自1945年起,先后开展了多项水土流失小区观测、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和中小尺度流域径流泥沙观测试验。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小区、典型小流域及中小尺度流域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系列资料,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规律的观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道路、桥梁、防汛安全等实际工作中,天水水保试验站的“原型观测”,为“三条黄河”建设新理念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琳玲张海强张满良
关键词:水土保持试验站
基于GIS的桥子沟流域土壤侵蚀初步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以甘肃省天水市桥子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 SLE模型)为评价模型,加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v iew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与分析,从而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和生态与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谢媛媛余新晓张满良
关键词:土壤侵蚀USLEGIS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38
2012年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3副区典型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基于33个样点的土壤养分数据,研究了林地、草地、果园、梯田、坡耕地5种土地利用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地>坡耕地≈梯田>果园>草地,林地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而草地土壤养分最差。速效P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园、坡耕地、梯田、林地和草地,农业耕作植被下的速效P含量明显高于自然生态植被。研究表明:梯田作为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土壤保肥作用,而分布于陡坡的草地,养分保持效果在5种土地利用中最差。
信忠保余新晓张满良李庆云李海光
关键词:土壤养分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监测技术及方法
在对国家大型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质量、效益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的基础上,总结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为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参考。
张满良李长录张海强刘晓王建军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
文献传递
降雨类型和水土保持对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被引量:64
2014年
对黄土区桥子东沟流域的143场次洪水事件水文泥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K均值分类法划分降雨类型,比较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水土保持治理对不同降雨类型下流域产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是影响流域产流输沙的主要降雨特征。降雨事件划分为4种类型:Ⅰ型(小雨量、小雨强)、Ⅱ型(大雨量、大雨强)、Ⅲ型(大雨量、小雨强)和Ⅳ型(小雨量、大雨强)。4种降雨类型下次洪水事件的产流能力和洪峰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Ⅱ型、Ⅳ型、Ⅲ型和Ⅰ型。频次最少的Ⅱ型降雨次洪水事件的输沙量最多,Ⅰ型、Ⅲ型和Ⅳ型降雨条件下次洪水事件输沙量的差异不显著,输沙量均较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显著减少了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其中Ⅱ型降雨次洪水事件减水量和减沙量最多,Ⅰ型最少。
晏清洪原翠萍雷廷武雷启祥张满良苏广旭
关键词: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甘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配置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系统分析了甘肃省黄河流域地区相关区划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与人工评判相结合的方法,选用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协迫现状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指标,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将甘肃黄河流域地区51个县(市)划分为3个生态环境建设区和12个生态环境建设亚区。在分析、总结各分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现有治理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各分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配置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建议。
张海强张满良何秀红常丹东李婧
关键词:生态环境
以植被指数为主要依据的陇东黄土高原区土壤侵蚀
使用国内共享的Terra/MODIS遥感数据计算了陇东黄土高原区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教(MSAVI),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CTOPO全球高程数据(DEM)计算了坡度,使用植被指数、坡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因子计...
王兵周梅郭广猛宋维峰张满良
关键词:MODIS土壤侵蚀
文献传递
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耤河示范区工程监测及评价
2005年
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耤河示范区是目前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示范区。为全面、系统、动态地监控耤河示范区工程实施进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依据总体规划,对示范区各项工程进度、质量、效益进行了定点、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做了客观评价,为政府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的基础资料和采用的监测方法是今后开展大中型生态建设项目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
张满良李长录张海强张琳琳刘晓陈炳
关键词:水土保持示范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