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锦

作品数:50 被引量:275H指数:11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中心医院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9篇磁共振成像
  • 7篇X线
  • 7篇病患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影像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肿瘤
  • 5篇颅内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5篇CT
  • 4篇血管造影

机构

  • 46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49篇张晓锦
  • 24篇祝安惠
  • 11篇于海涛
  • 9篇胡智军
  • 8篇崔斌
  • 7篇陈杰
  • 6篇卫宏江
  • 5篇高峰
  • 4篇姚丹
  • 4篇贺建新
  • 4篇柏冬
  • 3篇史燕杰
  • 3篇佟艳军
  • 3篇刘玉良
  • 2篇许洪斌
  • 2篇吕永兴
  • 2篇史红梅
  • 2篇荣冬梅
  • 2篇蒋学祥
  • 2篇党浩丹

传媒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旋转DSA检查,比较DSA和旋转DSA对动脉瘤瘤体、瘤颈和载瘤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①21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瘤23个,常规DSA仅清晰显示16个,旋转DSA清晰显示23个。②DSA清晰显示瘤颈4个,载瘤血管11个,旋转DSA清晰显示瘤颈17个,载瘤血管21个。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旋转DSA比常规DSA更容易发现动脉瘤,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是常规DSA不可缺少的补充。
唐林史红梅张晓锦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基于CT血管造影的肺栓塞胸部HRCT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的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的CTPA及基于CTPA重建出的胸部HRCT图像,根据CTPA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肺栓塞组及非肺栓塞组,对比分析2组CTPA及胸部HRCT图像,归纳肺栓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CTPA确诊肺栓塞(阳性组)25例和排除肺栓塞(阴性组)48例,2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侧肺动脉栓塞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栓子分布于肺段以下;中心性充盈缺损超过其他栓塞类型总和的2倍;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最常见的胸部异常均为胸膜肥厚和实变影;HRCT肺动脉高压提示肺栓塞的可能性约为无肺动脉高压患者的3.29倍,肺动脉高压对于肺栓塞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肺栓塞患者的检查,具有快捷无创、敏感性高的特点;在进行CTPA检查时,同时重建出肺部HRCT,可以实时评估肺部有无其他基础疾病,便于提高CTPA诊断价值,避免二次行胸部CT检查带来的额外辐射。
柏冬祝安惠郑嘉堂王铭梁陈杰张晓锦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白血病合并颅内低密度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2008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7月~2007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且临床诊断为“脑出血”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88例,其中30例为白血病性脑出血。搜集30例患者的首次CT报告中CT值不超过52HU的19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8~51岁,平均41岁。19例患者于发病后1~3h及第3~5天分别行首次及第二次头颅CT扫描,均于发病后第1~3天行头颅MRI检查。
张晓锦祝安惠胡智军
关键词:白血病脑出血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诊断颈性眩晕病因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CT椎动脉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颈性眩晕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病例组40例,对照组24例;评价指标包括椎动脉(走行迂曲、起源异常、发育不良、硬化)及骨性结构(颈椎先天畸形、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突孔与椎动脉中心的最短距离);对比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各统计指标间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统计指标与颈性眩晕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椎动脉发育不良及硬化、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椎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横-椎距离与颈性眩晕的发病明显相关,并且横-椎距离越小,发生颈性眩晕的风险越大。结论:CT椎动脉造影不仅可以无创、准确显示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而且可以明确颈椎骨质异常,对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祝安惠刘玉良崔斌姚丹张晓锦
关键词:眩晕颈椎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分型初探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对其进行CT分型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 :肿块型5例;腹水型3例,混合型15例,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60%,67%,100%。肿块型腹部可见局限性的包块并且无明显腹水或有极少量腹水,腹水型腹腔可见弥漫性腹水并且无明显包块或极少量包块,混合型腹腔可见较明显包块合并大量腹腔积液。结论:对腹膜假性黏液瘤进行CT分型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姚丹刘玉良祝安惠张晓锦
双相薄层MDCT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气体潴留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相薄层MDCT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BO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HSCT后29例疑似BOS患者双相薄层MDCT表现和肺功能检查(PFT)结果,对呼气相MDCT气体潴留情况、双相MDCT表现进行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气相MDCT发现气体潴留23例,PFT分级在BOS-p(隐匿级)以上者12例,呼气相MDCT与PFT对气体潴留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肺功能BOS-p级病例均有呼气相CT气体潴留表现;呼气相CT较PFT能筛查出更多异常病例;气体潴留常发生于双肺下叶和背侧。结论对于移植后出现BOS临床表现的患者,双相薄层MDCT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贺建新崔斌张晓锦祝安惠兰学立史红梅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难治性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的影像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难治性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的多部位的X线图像,包括四肢、头、骨盆、脊柱,其中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腰椎、四肢的CT检查,1例患者同时进行腰椎MR检查。结果:X线:骨质疏松48例,骨膜下骨吸收36例,软骨下骨吸收2例,纤维囊性骨炎2例,骨硬化15例,转移性钙化34例,泌尿系结石4例,病理骨折与畸形8例。CT:骨质疏松5例,骨膜下骨吸收5例,纤维囊性骨炎2例,骨硬化4例,转移性钙化5例,病理骨折2例。MR:腰椎T1WI和T2WI表现为普遍性骨质信号减低,腰椎棘突膨胀性纤维囊性骨炎。结论:X线对难治性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常规检查方法,而CT、MR可以作为疑难病例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陈杰祝安惠高峰王铭梁张晓锦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疾病内分泌性螺旋计算机
不同体位呼气相螺旋CT扫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
2013年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呼气相薄层MSC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allo-HSCT后患者行低剂量呼气相仰卧位、俯卧位肺部MSCT扫描,检查患者肺部有无气体潴留病灶,利用GE 工作站测定气体潴留区域(呼气相肺部CT值≤-700 HU)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并进行评分,得出体积分数.对不同体位病灶检出率用McNemar检验,对测得的体积分数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仰卧位扫描发现8例气体潴留阳性(25.8%);俯卧位扫描阳性15例(48.4%),其中双体位均示阳性7例,仰、俯2种体位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0,P=0.039);2种体位测得体积分数仰卧位得分13分,俯卧位得分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P=0.001),俯卧位对气体潴留敏感度较高.结论 allo-HSCT后临床上出现慢性排异反应患者进行呼气相薄层MSCT肺部检查,应加扫俯卧位,不仅可以更敏感地发现双肺下叶前段气体潴留病灶,并且可以初步评估气体潴留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高峰张晓锦贺建新卫宏江党浩丹祝安惠陈博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排斥
正常人呼气相高分辨CT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正常人呼气相HRCT扫描所见,分析其相关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8例正常人行吸气相加呼气相HRCT扫描,定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吸气相与呼气相HRCT比较,肺野CT值平均上升(224.84±97.98)Hu(70.14-544.05Hu);呼气相全肺野CT值上升幅度与其面积减少正相关,相关系数r=0.693,P〈0.001。仰卧位时双肺承重区域CT值上升幅度大于非承重区域,P〈0.001;俯卧位测试结果与之相同,P〈0.001。呼气相CT值增加幅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正常受试者呼气相肺野CT值较吸气相平均上升224.84Hu;正常人呼气相HRCT肺野CT值上升程度与肺野面积减少正相关;正常人呼气相HRCT承重区CT值上升幅度大于非承重区,与体位无关;正常人呼气相CT值增加幅度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卫宏江韩铭钧张晓锦
关键词:正常受试者呼气相吸气相X线计算机
血管内恶性淋巴瘤病一例被引量:1
2004年
李优伟张晓锦荣冬梅祝安惠
关键词:微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