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皓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淋巴
  • 3篇细胞
  • 3篇淋巴瘤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2篇亚群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1篇单光子
  • 1篇单抗
  • 1篇断层显像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减少
  • 1篇血细胞减少症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全血细胞

机构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5篇张文皓
  • 5篇王晓敏
  • 4篇张晓燕
  • 4篇李燕
  • 3篇富玲
  • 3篇木合塔拜尔
  • 3篇毛敏
  • 2篇艾合买江
  • 1篇古再丽
  • 1篇黄琴
  • 1篇杨晓丰
  • 1篇安利
  • 1篇阿孜古丽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经PET—CT检测的73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ET—CT检测对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诊断敏感性高,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对残留复发病灶监测的敏感性高达100%。结论PET—CT弥补了传统检测的不足,对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张晓燕安利黄琴杨晓丰李燕富玲毛敏张文皓木合塔拜尔王晓敏
关键词:淋巴瘤
不同分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氟达拉滨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LL患者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并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4/CD4比值均低于健康人,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0~Ⅱ期患者NK细胞略高于健康人(P〉0.05),Ⅲ~Ⅳ期患者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予以氟达拉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NK细胞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CL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观察C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例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可作为CLL患者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氟达拉滨治疗有效的CL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其在化疗后短时间内是否存在显著的免疫抑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李燕王晓敏张晓燕张文皓毛敏富玲艾合买江木合塔拜尔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氟达拉滨
原发胃肠道淋巴瘤24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24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中胃淋巴瘤16例(66%),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例,黏膜相关样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7例;肠道淋巴瘤8例(33%),其中DLBCL6例,MALT淋巴瘤2例。经胃镜确诊17例,手术确诊7例。DLBCL患者接受CHOP、ECHOP及CHOP样化疗方案,7例经手术确诊的患者有6例术后接受了联合化疗,1例患者自动出院。7例MALT淋巴瘤患者予以CHOP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2例予以FMD方案化疗。5例肠道淋巴瘤患者化疗结束后接受累及野放疗。24例患者中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失访。目前20例患者生存,其中12例患者完全缓解(CR),7例患者部分缓解(PR),1例患者稳定(SD),化疗有效率79%,生存率83%。结论内窥镜活检目前是胃肠道淋巴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也是漏诊率、误诊率最低的方法,化疗对胃肠道淋巴瘤的作用已取得共识,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对于已有播散的晚期NHL以及生长迅速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患者应首选化疗,胃淋巴瘤手术联合化疗效果并不优于化疗联合放疗。
张晓燕王晓敏木合塔拜尔阿孜古丽张文皓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肿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利妥昔单抗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DLBC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R)加CHOP方案(35例),CHOP方案(60例)化疗前后以及健康人(33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表型。结果DLBCL患者总T细胞、CDI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细胞计数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Ⅰ~Ⅳ期患者NK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Ⅲ-Ⅳ期较Ⅰ~Ⅱ期患者有所降低(P〈0.05);Ⅰ~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OP组患者与CHOP组患者化疗后总T细胞、CDI细胞、CD;细胞、NK细胞计数,CD。/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后前者B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DLBC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并与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为DLBCL诊断、病情评价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免疫学指标。利妥昔单抗对患者T细胞及NK细胞无明显影响,可引起B细胞显著降低,但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加。
李燕王晓敏张文皓古再丽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利妥昔单抗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深入了解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以便与其他血细胞减少症加以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三系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66%~5.76%、46.7%~72.4%,骨髓增生情况多数为活跃,部分明显活跃或减低,粒系血细胞比例均数0.54,红系血细胞比例均数0.35,全片无巨核细胞4例,1~10个8例,〉10~35个27例。CD19^+、CD5^+ CD19^+B淋巴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通过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或流式细胞术均可检测到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2%和89.7%。给予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减轻,血细胞不同程度上升。定期随访,6个月后5例患者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小板维持在(50~70)×10^9/L左右。结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是一类抗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全面的实验室检查有利于与其他血细胞减少症鉴别。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骨髓单个核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可为该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对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数病例对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反应好。
王晓敏李燕富玲毛敏艾合买江张晓燕张文皓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COOMBS试验流式细胞术免疫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