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尚军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体表
  • 4篇体表电位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场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仿真
  • 2篇LAPLAC...
  • 1篇等效
  • 1篇电源
  • 1篇心电学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折返
  • 1篇束支
  • 1篇束支传导阻滞
  • 1篇体表电位图
  • 1篇逆问题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3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5篇吕维雪
  • 5篇张尚军
  • 3篇张翠英
  • 3篇夏灵
  • 1篇段云所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表Laplacian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7年
体表Laplacian图(BSLM)是目前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BSLM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BSLM的理论基础、仿真模型、BSLM与体表电位图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以及BSLM的测量问题,并指出了BSLM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发展趋势。
张尚军张翠英吕维雪
关键词:体表电位图心电场
基于等效心电源的体表Laplacian图的理论基础及其计算被引量:2
2000年
利用真实几何形状的心脏 -躯干模型 ,在考虑了肺和心外膜对躯干容积导体影响的前提下 ,推导了基于心电等效源的体表电位 L aplacian公式 ,并得出了使用边界元法计算体表 L
张尚军夏灵吕维雪
关键词:心电场体表电位
基于逆问题的束支传导阻滞定位方法
1999年
前言由于心电图只记录了体表十二个导联的电信号,信息量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心脏内部电活动的情况。心脏电活动的一些病理性变化有时在心电图上反应不明显,所以在临床上根据心电图诊断束支传导阻滞时存在以下困难:(1)很难区分左束支主干传导阻滞和左束分支传导阻滞...
张尚军张尚军张翠英吕维雪
关键词:体表电位计算机仿真束支传导阻滞逆问题
心电逆问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1997年
心电逆问题研究是心电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验价值。本文全面地讨论了当前国内外心电逆问题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心电逆问题的基本特性和研究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心外膜电位的逆问题研究方法,其中包括逆问题的数值解法、正则化技术以及心脏~躯干模型、几何参数、电导参数及噪声对心电逆问题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逆问题研究成果、临床应用,并对逆问题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尚军张翠英夏灵吕维雪
关键词:心电场体表电位心电学
折返形成机制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折返(reentry)是引起心律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折返形成机制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折返形成是因为心脏内存在单向阻滞且传导速度减慢的区域;另一种认为折返形成是因为心脏内存在不应期延长的区域。这两种观点都只停留在定性的解释水平上。本文采用数学推导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折返形成机制进行定量研究,给出形成折返时心肌细胞电特性参数的定量范围。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因单向阻滞引起的折返主要取决于传导速度和折返环的长度;因不应期延长引起的折返主要取决于正常区与异常区心肌的不应期和有效兴奋期的长短,而传导速度和折返环的长度是次要的,即使是少量细胞异常也可能形成折返。
夏灵张尚军段云所吕维雪
关键词:心律失常折返计算机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