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姜知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指称
  • 3篇语句
  • 3篇谓语
  • 3篇谓语句
  • 3篇系词
  • 3篇教学
  • 2篇动词
  • 2篇语义
  • 2篇指称性
  • 2篇书面
  • 2篇名词
  • 2篇名词谓语句
  • 2篇汉语
  • 1篇动词特征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新语
  • 1篇形式动词
  • 1篇虚化
  • 1篇语法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成都市田家炳...

作者

  • 13篇张姜知
  • 2篇邓英树
  • 1篇沈家煊
  • 1篇林忠
  • 1篇郑通涛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外国语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民族语文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教学月刊(中...
  • 1篇当代修辞学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新语言现象教学的设想被引量:1
2012年
一、新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 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工具性是指汉语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包括书面上的运用和口头上的运用两方面,书面上的运用就是写作,口头的运用就是会话。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是要注重语言基本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并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张姜知陈文英杨昊
关键词:语言现象语文教育人文性书面
“所”与“所”字短语析疑被引量:2
2013年
"所"是一个文言虚词,主要用于书面语。学界对"所"的语法功能认识存有分歧,这些分歧明显反映在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当中。文章比较各家说法,分析"所"的语法功能,区分带"所"的不同结构,并结合不同分析模式加以说明,以进一步明晰对"所"的认识。
邓英树张姜知
关键词:语法功能
也谈“所”字短语和“所”的功能
2015年
"所V"中"所"的语法功能不是把"V"指称化,而是通过"去陈述化"后抑制V的陈述性,凸显V的指称性、增强V的可别度,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口语有重读等手段来强调,而书面语没有,所以口语比书面语少用"所"字短语。"所"跟"的"配合起来还有语块标志的作用。对于"所"字短语的分析,单列"所V"一种就能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无需再列其他格式。
林忠张姜知邓英树
关键词:指称性
无定成分作“把”字宾语的限制条件及语用功能被引量:4
2013年
无定成分作"把"字句的宾语通常被视为"例外"。本文旨在找出这些"例外"句的语义特点和限制条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无论形式上如何,意念上是无定的宾语只能进入无意致使把字句;意念上是有定的成分也可以用无定形式(一量名)来包装,这是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的作用。
张姜知
关键词:无定主观化交互主观化
系词的形式与功能——兼论名词谓语句被引量:6
2017年
前人对系词的认识,大致有"连接说""傀儡说""谓词说"三种观点。这些观点都有局限,特别不适用于汉语。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跨语言描写系词隐现的规律,从而揭示系词的功能并解释名词谓语句,得知系词的作用是标明或强调"话题-述题"关系,即"增强标述性"功能。词类句法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如英语),系词是语法性质的、刚性的,语法上规定了系词是否出现;词类句法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语言(如汉语),系词是语用性质的、柔性的,"话题-述题"关系是否明确或是否需要强调,决定是否出现系词。
张姜知张颖
关键词:系词名词谓语句
“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词的虚化研究是现阶段语法研究的热点,趋向动词又是最易于虚化的词,文章对"来"语法化模式的理论依据作了系统阐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法化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第二部分对"来"的语法化轨迹作了详细描写;第三部分对几个含"来"的词的虚化作了描述;第四部分提出了"来"的实化现象。
张姜知
关键词:语法化
“把”字宾语的指称类型考察
通常认为“把”的宾语是有定的。但语言事实中有很多其它指称类别的名词性成分也可以作“把”的宾语。“把”的宾语究竟有哪些指称类别。这些指称类别的比例是多少。各指称类别的把字宾语句式在语义上有什么特点。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张姜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句法结构
类型学视野下的广义名词谓语句框架被引量:3
2015年
陈述义体现在名词上的句子叫"广义的名词谓语句"。在广义的名词谓语句框架下看汉语,名词谓语句体现出人类语言的两个共性:一是名动有别,二是判断句和存现句倾向于缺乏实义动词。汉语名词谓语句相对印欧语也有其个性:一是名词性成分可以不用系词直接作谓语,二是不少名词谓语句超出了表示客观等同和类属关系判断句的范围。
张姜知郑通涛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系词语言类型学
析同义变换句式“V在N”和“在NV”
2018年
能同时出现在"V在N"和"在NV"中的动词,需含[自主]、[对宾语的影响性低]、[完成]的语义特征。动词搭配特征主要有:"V在N"中动词不能再加宾语;"在NV"中动词不受其他状语直接修饰;"V在N"中动词后不可加数量短语;"V在N"中动词后不能有"着、了、过"。语法结构上,"V在N"是"述语+宾语","在NV"是"状语+中心语";语义上,"V在N"强调介宾短语,"在NV"强调动词。
景常青张姜知
关键词:动词特征
蒙古语的静词谓语句及其连系词的功能
2021年
蒙古语有由两三个静词性成分直接并置而成的静词谓语句,还有使用连系词的静词谓语句。书面语里,光杆形容词通常不直接作谓语。蒙古语的专用系词有句末b■l、bi■和bus;句中的b■l不具有动词的特性,但也应视为专用系词;其他几个连系词,如b■n、j■m、mon、ni、ɡ?diɡ等是由其他词类兼作系词并具有系词功能的。蒙古语系词也具有"标述性"功能,但其适用范围较汉语窄。
张姜知
关键词:蒙古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