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26 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儿童
  • 8篇幽门螺
  • 8篇幽门螺杆菌
  • 8篇螺杆菌
  • 6篇幽门螺杆菌感...
  • 6篇螺杆菌感染
  • 6篇杆菌感染
  • 5篇小儿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3篇急性
  • 3篇腹泻
  • 3篇腹泻病
  • 2篇代谢
  • 2篇代谢性
  • 2篇代谢性骨病
  • 2篇胆汁
  • 2篇杜氏病
  • 2篇原体
  • 2篇症状

机构

  • 26篇东莞市妇幼保...
  • 5篇广州市妇女儿...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佛山市妇幼保...
  • 2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张勇
  • 6篇李锦霞
  • 5篇邹明艳
  • 4篇马战英
  • 4篇彭倩
  • 3篇周少明
  • 3篇李桢
  • 2篇涂远艳
  • 2篇张兰
  • 2篇龙晓玲
  • 2篇陈彭亮
  • 2篇邹姒妮
  • 1篇张秀琴
  • 1篇张雪宇
  • 1篇杨光
  • 1篇蒋丰智
  • 1篇黎小秀
  • 1篇朱忠生
  • 1篇李璟
  • 1篇祝俭平

传媒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亚洲儿科病例...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第十届全国儿...
  • 1篇第十届全国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骨代谢指标对代谢性骨病预测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代谢性骨病的预测指标。方法:选取确诊代谢性骨病的1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病例组;同期47例非代谢性骨病极低出生体重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血清钙、血磷、血钙磷乘积、血碱性磷酸酶等。结果:出院后确诊代谢性骨病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平均血清钙、血磷、血钙磷乘积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74、0.360、0.325);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使用ROC曲线分析,血碱性磷酸酶曲线下面积为0.519;血碱性磷酸酶(241.5 U/L)对代谢性骨病的预测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31.9%,95%CI:0.413~0.624。结论:MBDP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血碱性磷酸酶可能存在差异,但无助于预测代谢性骨病的发生。
陈冠桦张勇张兰郑嘉敏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代谢性骨病血碱性磷酸酶曲线下面积钙磷乘积骨代谢指标
儿童杜氏病1例报告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杜氏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杜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和治疗方法,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2岁5个月。因呕血7小时入院。经内镜下典型表现诊断本病。胃镜显示患儿病变部位为杜氏病好发位置胃角,局部糜烂区中央可见红色小血管裸露于黏膜表面。经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疗效确切。结论儿童杜氏病临床罕见,缺乏明显临床特征性表现。消化内镜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内镜下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为首选治疗方法。
张勇涂远艳何少珊周新龙李桢王永培
关键词:杜氏病胃镜儿童
儿童杜氏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张勇
珠三角地区多重感染致儿童急性腹泻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腹泻病患儿中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单一和多个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年龄1月至14岁诊断急性腹泻病的患儿512例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儿均进行大便常见病原体检测,包括...
张勇张紫荆周少明肖力龙晓玲张秀琴曾岳新彭倩邹明艳黎晓燕
关键词:急性腹泻病病原体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1例
<正>患儿,女,4岁,因'反复腹痛1月余'于2013年3月17日入院,腹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夜间明显,无呕吐及腹泻,无发热,无头痛、头晕及抽搐。曾于当地医院诊断'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西咪替丁制酸及驱...
张勇马战英彭倩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腹痛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小儿急性腹泻病伴无热惊厥36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病伴无热惊厥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急性腹泻病伴无热惊厥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2例,病毒性脑炎8例,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5例,低血糖症1例。...
张勇邹明艳黄丽文罗文秀李桢
文献传递
东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1月确诊H.pylori感染患儿84例,经PCR扩增试剂测定H.pylori分离菌株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的耐药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的抗生素耐药性差异。结果:抗生素耐药率为60.5%,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及双重耐药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2%、7.9%、9.2%、5.3%,以克拉霉素耐药基因突变率最高(P<0.05),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耐药基因突变率相近。男、女患儿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耐药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H.pylori感染患儿以克拉霉素耐药基因突变率最高,可能影响H.pylori感染的治疗,且在后续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双重耐药的因素。
陈彭亮刘旻李桢邹姒妮张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耐药
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耐药基因突变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治疗根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确诊为Hp感染患儿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14 d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测定Hp分离菌株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其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影响。结果Hp感染患儿根除情况:显效42例(55.3%),有效18例(23.6%),总有效率为78.9%;无效16例(21.1%);Hp感染患儿根除治疗疗效的性别差异:男性患儿中显效21例(56.8%),有效6例(16.2%),无效10例(27.0%);女性患儿中显效21例(53.8%),有效12例(30.8%),无效6例(15.4%),Hp感染患儿的治疗疗效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对Hp感染根除治疗疗效的影响: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药基因突变对Hp感染患儿治疗疗效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耐药基因突变对Hp感染患儿治疗疗效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治疗Hp感染患儿可优先考虑阿莫西林。
陈彭亮刘旻李桢邹姒妮张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有上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呃逆、泛酸、早饱等)的287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胃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及”C-尿素呼气试验,其中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为观察组(BRG组),非胆汁反流性胃炎229例为对照组(非BRG组),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H.pylori感染的情况。结果BRG组患儿腹胀、呕吐、呃逆发生率均高于非BRG组[84.5%(49/58)vs66.8%(153/229)、32.8%(19/58)vs17.9%(41/229)、29.3%(17/58)vs16.6%(38/229),)(X^2=6.93,6.18,4.83,P〈0.05],但两组患儿腹痛、纳差、恶心及早饱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水肿及黏膜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组胃黏膜糜烂及出血点发生率[37.9%(22/58)vs22.7%(52/229)、20.7%(12/58)vs 10.0%(23/229)]高于非BRG组(X^2=5.60,4.90,P〈0.05),微小结节发生率[22.4%(13/58)]低于非BRG组[37.6%(86/229),X^2=4.69,P〈0.05]。两组患儿病理组织学中上皮细胞变性、增生和固有膜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凹延长及黏膜血管扩张发生率[10.3%(6/58)vs3.1%(7/229)和31.0%(18/58)VS18.3%(42/2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4.51,P〈0.05)。BRG组固有膜淋巴滤泡形成发生率[12.1%(7/58)]低于非BRG组[24.0%(55/229),X^2=3.90,P〈0.05]。BRG组H.pylori阳性率[22.4%(13/58)]低于非BRG组[40.2%(92/229),X^2=6.29,P〈0.05]。结论BRG患儿以腹胀、呕吐�
张勇李锦霞邹明艳
关键词:胆汁返流胃炎病因学儿童
布拉酵母菌对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在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即安全性的作用,以及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布拉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三联疗法。在治疗及随访期间,采用改良的格拉斯哥(GDQ)问卷,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问卷表对不良反应及耐受性进行评估;疗程结束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发生腹泻的患儿观察组5例(12.2%),对照组13例(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上区不适及腹胀患儿在观察组中分别有6例(14.6%)、4例(9.8%),对照组中分别有16例(39.0%)、12例(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味觉障碍、皮疹等症状在两组患儿中的发生率相近。在治疗及随访期间,GDQ计分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意图治疗方案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试验方案分析,两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减轻腹上区不适及腹胀,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从试验方案分析来看,布拉酵母菌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张勇李锦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三联疗法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