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劲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4篇细胞
  • 4篇儿童
  • 4篇病毒
  • 3篇疗效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病毒
  • 3篇肝炎
  • 3篇病毒感染
  • 2篇单磷酸阿糖腺...
  • 2篇蛋白
  • 2篇婴儿
  • 2篇重型
  • 2篇重型手足口病
  • 2篇腺苷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免疫

机构

  • 15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5篇张劲松
  • 9篇于四景
  • 8篇李双杰
  • 5篇刘朝宙
  • 4篇罗如平
  • 2篇欧敏
  • 2篇肖耿吉
  • 2篇姜涛
  • 1篇李清华
  • 1篇杨英珍
  • 1篇牟纲
  • 1篇刘静
  • 1篇廖亦男
  • 1篇陈端珍
  • 1篇罗俊明
  • 1篇牟钢

传媒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449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对本院2009年收治的544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时间、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分布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6月份,占38.6%,发病年龄主要在0~5岁组,以1~3岁多见,占2009年总发病的77.2%,男童多于女童,幼托儿童多于散居儿童。结论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或CA16感染而引起,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侵犯学龄前儿童,幼托机构的儿童由于密切接触会有增加发病的机会并且易传染,因此需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卫生管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止暴发流行。
张劲松李双杰欧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儿童
湖南省儿童医院2000-2009年主要儿童传染病构成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2000-2009年住院的主要儿童传染病构成和变化情况,探讨儿童传染病流行现状及变迁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10年收治的儿童传染性疾病病例,对儿童传染性疾病住院病例构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和检验。结果儿童传染病住院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感染性腹泻和麻疹在2008年以前是儿童传染性疾病住院的主要疾病,2009年住院的第一顺位疾病为手足口病。因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住院的比例正在下降,而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引起儿童住院的比例正逐步增加。结论儿童传染病住院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儿童传染病住院病种主要仍然是以丙类传染病为主,先天性梅毒感染值得重视,而新型传染病(如手足口和H1N1流感)对儿童传染病影响较大。
于四景李双杰刘朝宙张劲松
关键词:儿科传染性疾病疾病构成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单磷酸阿糖腺苷及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
张劲松罗如平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手足口病
黄芪甲甙对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无菌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培养基0.1 mL,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 d;B组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1 mL内含50%组织感染率(TCID50) 为1×10^5的CVB3病毒Eagle's培养基,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 d;黄芪甲甙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为C、D、E组),在腹腔注射0.1 mL内含TCID50 为1×10^5的CVB3病毒Eagle's培养基,30 min后,用黄芪甲甙[具体剂量分别为0.07、0.2、0.6 mg/(kg·d)]0.1 mL灌胃,共7 d.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增高(0.57±0.16vs 0.06±0.02,P〈0.01);抑制凋亡因子Bcl-2基因(0.52±0.12 vs 0.76±0.11,P〈0.01)及蛋白(6.08±1.15 vs 12.38±3.05, P 〈0.01)表达下降,而促进凋亡因子Bax基因(0.79±0.12 vs 0.61±0.14, P 〈0.01)及蛋白(6.21±1.52 vs 3.01±0.75, P 〈0.01)表达增强,Bcl-2/Bax mRNA比值降低(0.58±0.14vs0.87±0.12,P〈0.05).与B组比较,E组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0.09±0.03vs 0.57±0.16,P〈0.05)降低,Bcl-2基因(0.74±0.12 vs 0.52±0.12,P〈0.05)及蛋白水平(11.82±2.96 vs 6.08±1.15, P 〈0.05)表达增强,Bax基因(0.63±0.13 vs 0.79±0.12,P〈0.05)及蛋白(3.15±0.72 vs 6.21±1.52,P〈0.05)水平表达下降.[结论]黄芪甲甙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而抑制促凋亡Bax基因表达.
李双杰刘朝宙张劲松于四景杨英珍陈端珍
关键词:脱噬作用基因,BCL-2
2010年湖南省就诊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 599例儿童检测乙肝5项。结果 HBsAg阳性81人,阳性率1.76%,抗-HBs阳性3 219人,阳性率69.99%,乙肝5项全阴性儿童1 041人,占22.64%;大三阳57人,占1.24%;小三阳24人,占0.52%;15岁以下儿童男、女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增长趋势。结论 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76%,远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预防乙肝成效显著。
刘朝宙李双杰于四景张劲松
关键词:儿童乙肝标志物HBV
危重型和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重型和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本院154例危重型和96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及9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患儿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B细胞、IgG、IgM、C3和C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K细胞、IgA和IgE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总T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CD8+细胞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重型和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NK细胞无变化,体液免疫功能和C3、C4水平升高,其主要是导致患儿抗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无法有效诱导,从而使机体无法有效地清除病毒。
姜涛李双杰于四景肖耿吉张劲松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HFM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儿均为43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用药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1)·d^(-1),连用2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治愈时间(d):6.54±2.21比9.47±3.45,住院时间(d):11.83±1.48比15.93±2.35];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35%(41/43)比55.81%(24/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HFMD患儿,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于四景牟纲张劲松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
比较先天性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存症及疗效。【方法】将本科2004~2005年收住的CMV肝炎90例,按生后2周内发病分为先天性感染组和生后2~12周为围生期感染组,分别比较两组肝脾大小、大便颜色、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γ-GT的高低、并存症(脑损伤、胆道闭锁等各种畸形)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发现A组淤胆重、肝肿大、TB及DB较B组高,而脾肿大、谷丙转氨酶无明显差异,脑损伤及先天性畸形发生率高,疗效较B组差。【结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重、容易遗留神经系统的各种后遗症,且多并存先天畸形,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
张劲松罗如平于四景欧敏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进行观察总结,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6%(71/241,95%CI:23.70%~35.21%),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51/231,95%CI:16.73%~27.43%),肝损害发生率为9.71%(20/206,95%CI:5.67%~13.75%)。71例发生不良反应并完成疗程的患儿,治疗有效46例(64.79%);17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治疗有效120例(70.5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79,P=0.38)。患儿性别,入院时是否有黄疸,是否早产、剖宫产,是否伴有感染等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骨髓抑制和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于四景李双杰刘朝宙张劲松李清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婴儿更昔洛韦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以32例HCMV潜伏性感染患儿(潜伏组),92例活动性HCMV感染患儿(活动组)及48例健康婴儿(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患儿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三组间B细胞、IgG、IgM、IgA、IgE、NK细胞、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组总T细胞及CD4+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常组和潜伏组的CD8+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活动组(P〈0.01),而正常组和潜伏组CD8+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水平依次正常组显著高于潜伏组,潜伏组显著高于活动组(P均 〈0.01).[结论]HCMV感染机体后对患儿的天然免疫中的NK细胞、C3、C4以及体液免疫无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异常.
姜涛李双杰于四景肖耿吉张劲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