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杰

作品数:251 被引量:1,167H指数:19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1篇病毒
  • 84篇心肌
  • 69篇细胞
  • 61篇病毒性
  • 60篇毒性
  • 59篇心肌炎
  • 59篇肌炎
  • 50篇病毒性心肌炎
  • 45篇小鼠
  • 42篇儿童
  • 36篇基因
  • 31篇凋亡
  • 29篇柯萨奇
  • 26篇蛋白
  • 26篇黄芪甲甙
  • 22篇病毒感染
  • 14篇受体
  • 13篇手足
  • 13篇手足口
  • 13篇手足口病

机构

  • 148篇湖南省儿童医...
  • 96篇南华大学
  • 46篇复旦大学
  • 8篇吉首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成都市中西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武汉市普爱医...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浏阳市人民医...
  • 2篇田纳西州立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作者

  • 250篇李双杰
  • 61篇欧阳文献
  • 50篇姜涛
  • 45篇谭艳芳
  • 42篇张慧
  • 36篇唐莲
  • 32篇于小华
  • 30篇杨英珍
  • 30篇陈瑞珍
  • 16篇邓晖
  • 16篇张新刚
  • 15篇于四景
  • 15篇康桢
  • 14篇王佐
  • 14篇袁远宏
  • 14篇杜九中
  • 13篇葛均波
  • 12篇张召才
  • 11篇李丽
  • 11篇赵刚

传媒

  • 23篇临床儿科杂志
  • 19篇实用儿科临床...
  • 1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1篇医学临床研究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国动脉硬化...
  • 7篇南华大学学报...
  • 7篇国际儿科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4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22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16篇2013
  • 20篇2012
  • 4篇2011
  • 16篇2010
  • 13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21篇2006
  • 15篇2005
  • 20篇2004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感染性肝炎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的拷贝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4、CD8、CD4/CD8、CD16+56(NK)表达率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
张慧李双杰袁远宏欧阳文献康祯
核因子—κB对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研究背景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凋亡(apoptosis)是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性心肌病另一重要的发病机理,通过心肌组织的炎性坏死与细胞凋亡两种方式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引起病情迁延不愈,形成慢性...
李双杰王佐张召才陈瑞珍郭棋虞勇杨英珍陈灏珠葛均波
文献传递
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黄芪作为临床治疗心肌炎与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近来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黄芪甲甙为黄芪有效成分皂甙类的单体成份,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对BALB/C小鼠CVB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的...
李双杰杜九中于小华邓晖吕建华张宝林
文献传递
小分子物质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为人类疾病模型建立,药物毒性筛选及自体细胞来源等多方面开辟了发展的前景。然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重编程技术还存在安全性及低效率等诸多问题。小分子物质的方法被认为是改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过程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分子物质已经确定可以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为产生理想的重编程细胞提供了新的方法。
李淼谭艳芳李双杰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小分子化合物重编程
中医外治法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中医外治法用于治疗各种小儿疾病,尤其是新生儿疾病,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渗透发挥通畅经络、调和气血、调整阴阳及抗菌、抗炎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经验综述药浴疗法、涂敷疗法、热熨疗法、贴敷疗法、药袋疗法与灌肠疗法等中医外治法,以及各自的适应证。
张宝林李双杰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新生儿
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蛋白酶B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黄芪甲甙对照组(B组10只,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余80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VM模型,VM小鼠随机分为VM对照组和1%、3%、9%黄芪甲甙干预VM组,分别以生理盐水、1%、3%、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分别为C、D、E、F组,每组20只)。14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取其心脏。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心肌CBmRNA表达水平。结果F组小鼠较C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2/20)vs45%(9/20),χ2=6.14P<0.05],B组无小鼠死亡;与C组比较CB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病变积分在F组显著下降,而1%、3%黄芪甲甙对VM小鼠CBmRNA表达及心肌病变积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CB表达,对Balb/c小鼠CVB3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于小华李双杰张新刚王时俊陈瑞珍杨英珍
关键词:心肌炎小鼠组织蛋白酶B黄芪甲甙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 DCM 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例原位异体心脏移植的 DCM 受体心肌组织以及5例正常对照心肌组织中柯萨奇 B 组病毒(CVB)、腺病毒(ADV)基因,采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0例 DCM 心肌标本中,柯萨奇 B 组病毒阳性7例(柯萨奇病毒组),腺病毒阳性5例(腺病毒组):其余8例柯萨奇 B 组病毒、腺病毒均阴性(其它组),5例正常对照柯萨奇 B 组病毒、腺病毒也均为阴性。正常对照和其它组心肌中均无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mRNA 及蛋白表达,而在柯萨奇病毒组和腺病毒组其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柯萨奇—腺病毒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柯萨奇病毒或腺病毒易感性增加,促使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的重要原因。
于小华张新刚陈瑞珍杨英珍李双杰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柯萨奇病毒腺病毒
手足口病患儿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变化。方法以89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55例,重型34例,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h17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IL-10、TGF-β和IL-17在各组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型和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的Th17细胞、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D4+CD25+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则显著下降(均P<0.05),且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IL-17水平随病情严重而增高,而CD4+CD25+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随病情严重而降低。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应答降低,Th17细胞与CD4+CD25+Treg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在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姜涛李双杰欧阳文献谭艳芳刘芙蓉肖耿吉唐莲张慧
关键词:手足口病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以胆管炎为主要表现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分析
2017年
目的:总结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尤其是以胆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至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2例LCH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治疗以化疗为主。单器官受累8例,多器官系统受累4例。结果:12例LCH患儿中,11例有程度不一的黄疸,8例超声表现为肝大,2例骨骼系统有破坏,6例有肺部侵犯。结论:LCH的诊断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和疾病变化的过程是从早期一个孤立的表现到后来多系统表现,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对LCH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临床对LCH的诊断和治疗。
袁鹤立欧阳文献张慧唐莲李双杰
关键词:胆管炎肝脏
槐杞黄颗粒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及对CD4^+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CMV肝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常规治疗组,更昔洛韦联合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组,以未用任何药物的健康同龄儿为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CMV-PP65、CMV-DNA荧光定量,ELISA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及联合治疗组INF-γ、白介素-4(IL-4)较空白对照组降低,而IL-17、IL-10、TGF-β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L-17较常规组下降明显,且PP65转阴率及CMV-DNA定量下降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槐杞黄颗粒可以缩短治疗疗程、节省治疗费用,提高PP65转阴率及降低CMV-DNA荧光定量,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的分泌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谭艳芳欧阳文献姜涛袁鹤立邓惠李双杰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槐杞黄颗粒白介素-17CD4^+T淋巴细胞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