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怡

作品数:6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0篇蛋白
  • 9篇金属硫蛋白
  • 8篇毒性
  • 7篇藻毒素
  • 7篇微囊藻
  • 7篇微囊藻毒素
  • 7篇纳米
  • 6篇体外
  • 6篇基因
  • 5篇凋亡
  • 5篇氧化应激
  • 5篇永生化
  • 5篇生化
  • 5篇硫辛酸
  • 5篇化妆品
  • 5篇高糖
  • 5篇表皮
  • 5篇表皮细胞
  • 4篇心脏毒性

机构

  • 50篇上海市疾病预...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四川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作者

  • 59篇帅怡
  • 35篇肖萍
  • 28篇王彦琴
  • 25篇仲伟鉴
  • 22篇陶功华
  • 19篇孙静秋
  • 18篇洪新宇
  • 12篇郑卫东
  • 12篇娄丹
  • 8篇李晨
  • 7篇张立实
  • 7篇彭双清
  • 5篇孙宇立
  • 5篇杨隽
  • 4篇蔡美琴
  • 4篇王宁
  • 4篇霍倩
  • 3篇郭隽
  • 3篇尹建勋
  • 3篇叶文锐

传媒

  • 14篇环境与职业医...
  • 7篇毒理学杂志
  • 3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第四届第二次...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上海计量测试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 1篇第四届第二次...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第四届药物毒...
  • 1篇2017环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硫蛋白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对ONOO^-生成的抑制
2007年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对阿霉素(DOX)所致心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生成的抑制。方法MT野生型小鼠(MT+/+)及MT敲除小鼠(MT-/-)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DOX处理组,锌处理组,锌预处理+DOX组。动物连续两天皮下给予ZnSO4(300μmol/kg)或生理盐水,第3天单次腹腔注射DOX(15mg/kg)或生理盐水。给药后第4天进行血浆肌酸激酶(CK)活力和心肌型肌钙蛋白(cTnT)含量测定,心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心脏组织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DOX给药引起MT+/+和MT-/-小鼠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的毒性损伤,表现为血浆CK活性和cTnT含量升高,心肌组织HE染色异常;锌预处理诱导了MT+/+小鼠MT的高表达,从而抑制了DOX诱发的心脏毒性作用;而MT-/-小鼠因MT基因的缺失,虽也经锌诱导,但无法有效保护心脏免于遭受DOX的心脏毒性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DOX明显引起心脏组织ONOO-生成增加,而MT高表达的情况下抑制了DOX引起的上述变化。结论锌诱导的MT对DOX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DOX引起的ONOO-生成增加有关。
帅怡彭双清张立实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阿霉素过氧亚硝酸阴离子
Nrf-2基因沉默对纳米Si02致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沉默对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致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RNA干扰...
陶功华帅怡洪新宇肖萍郑卫东娄丹孙静秋王彦琴仲伟鉴
关键词:氧化应激损伤纳米二氧化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基因沉默
微囊藻毒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双向毒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系统性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脏细胞的双向毒作用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肝脏细胞模型,通过抗大鼠细胞角蛋白(CK18)的特...
帅怡娄丹尹建勋钱小兰王彦琴洪新宇肖萍仲伟鉴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凋亡增殖
文献传递
重组人皮肤模型在化妆品皮肤刺激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皮肤模型应用于化妆品体外皮肤刺激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以重组人皮肤模型(EpiSkinTM)为受试模型,在对10个已知刺激性分类的标准化学品进行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再根据化妆品的使用特性对23个产品进行皮肤刺激性分类评价,其中6个基础型化妆品和10个美容型化妆品暴露18 h、7个清洁型化妆品分别暴露18、4和2 h,检测终点为MTT试验测定细胞活性,并以细胞相对存活率50%为判定依据来分类刺激性和非刺激性物质。分类评价结果同步与本实验室传统Draize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历史数据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23个测试产品在暴露时间为18 h的预测性达到73.9%,其中16个基础型和美容型化妆品的预测性可达到100%,而7个清洁型化妆品的预测性仅为14.3%。针对清洁型化妆品缩短上样时间(参照Draize兔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结果该类产品暴露4 h的预测性可提高至42.9%,暴露2 h的预测性可达到100%。结论基于EpiSkin^(TM)的皮肤刺激性体外替代方法(18 h上样)可用于对护肤类和彩妆类化妆品的评价,但全面推广至化妆品的评价尚有局限性,仍需对产品的上样时间进一步研究和摸索。
孙静秋邓晗依帅怡李晨王彦琴沙毅杰陶功华
关键词:化妆品皮肤刺激性
微囊藻毒素-LR对原代大鼠肝细胞p-JNK1/2、p-P44/42、p-P38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染毒原代大鼠肝细胞对细胞内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1/2)、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激酶(p-P44/42)、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灌流法建立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模型,以MC-LR终浓度1×10-9、1×10-10、1×10-11、1×10-12mol/L 4个剂量染毒细胞,分别培养至3、6、12、24h 4个时间点后裂解细胞获取总蛋白,用Western法检测分析丝裂原蛋白激酶家族(MAPKs)磷酸化蛋白p-JNK1/2、p-P44/42、p-P38水平。[结果]染毒原代大鼠肝细胞3、6h后p-JNK1/2、p-P44/42、p-P38蛋白表达水平随染毒剂量降低而上升,在1×10-10或1×10-11mol/L剂量组蛋白水平达到峰值后随染毒剂量降低而蛋白水平增幅减小;染毒至12h除p-P38各剂量组蛋白水平升高外,其余目标蛋白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24h各目标蛋白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微囊藻毒素可促进原代大鼠肝细胞p-JNK1/2、p-P44/42、p-P38水平升高且具有时间效应关系。
钱小兰帅怡王彦琴肖萍仲伟鉴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原代大鼠肝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金属硫蛋白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锌诱导的金属硫蛋白(MT)对阿霉素(DOX)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即对照组、锌处理组、给药组和锌预处理给药组。各组小鼠连续2d皮下给予ZnSO4300μmol/kg(锌处理组和锌预处理给药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给药组),第3d单次腹腔注射DOX15mg/kg(给药组和锌预处理给药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锌处理组)。DOX给药后第4d处死小鼠,采用血红素镉饱和法测定心脏组织MT含量,ELISA法测定心肌凋亡指数,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X引起小鼠心脏质量下降10%,且显著引起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经锌诱导后,心脏组织MT水平提高约25倍,且MT高表达能抑制DOX引起的凋亡细胞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ax蛋白表达水平在DOX给药后明显升高,而MT高表达抑制了Bax的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锌诱导的MT高表达能抑制DOX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DOX引起的Bax蛋白表达升高以及Bax/Bcl-2比值增加有关。
帅怡郭隽彭双清张立实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阿霉素凋亡BAXBCL-2
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从业人员手部皮肤的防护措施与实施情况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中各类手部皮肤防护用品、防护管理措施的配套及具体实施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干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170家理发店,开展入店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查看。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防护培训开展情况,人员招聘管理工作,发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调查数据整理后进行描述分析,获取被调查理发店手部皮肤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各工种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以及防护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收集获得157份有效问卷。手部皮肤的主要防护措施包括穿戴手套、围兜或工作服阻隔发用品及水的接触,采用洁手、干手用品去除发用品及水在手部滞留,涂抹护手霜护理手部皮肤。被调查理发店以上各类防护用品中除工作服配备率不足65%外,其余各种的配备率均在90%以上。提供防护用品的理发店中防护措施的实施率在不同工种间存在差异,低于20%的理发店中洗发、剪发、吹发工种使用手套、围兜进行防护,而88%以上的理发店中染发、烫发工种使用手套、围兜加以防护;剪发工种工作服的穿着情况较差,仅36.8%的理发店中剪发工种人员全部穿着工作服。防护用品使用细节上,发现重复使用手套、使用消毒液等重型清洁产品洗手、使用顾客干发用毛巾干手等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操作方式。在防护管理方面,开展手部皮肤防护培训的理发店仅占被调查理发店的24.8%,其手套使用情况优于未开展皮肤防护培训的理发店,特别是烫发工种。74.5%的理发店有意识地关注应聘者的皮肤健康,但在员工发生明显的手部皮炎时,仅23.6%理发店采取更换患病员工岗位的方式处理。尚有21.0%的被调查理发店未严格把关发用产品质量。结论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防护措施的执行率有待提高,防护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周利红帅怡李竹侯雪波丁佳玮
关键词:手部皮肤
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发生的双重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是世界各地水华中存在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藻类毒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往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肝脏毒素,对细胞内蛋白磷酸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发生的双重毒性效应。本文简要综述报道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生成双重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尹建勋帅怡仲伟鉴肖萍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细胞凋亡
绒毛膜尿囊膜血管实验替代眼刺激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使用绒毛膜尿囊膜血管实验(CAMVA)替代动物眼刺激实验(Draize实验)的可行性。方法用CAMVA方法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吐温20和过硼酸钠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得到半数反应浓度(RC50)值,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库化学物眼刺激分级比对,并与Draize实验最大平均值(MAS)和24 h作用值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SDS以充血反应为主,RC50为0.1 mol/L(有刺激),OECD数据库眼刺激分级为中度;吐温20以出血反应为主,RC50为0.53 mol/L(有刺激),OECD数据库眼刺激分级为轻度;过硼酸钠则出现凝血效应,RC50为0.03 mol/L(有刺激),OECD数据库眼刺激分级为无刺激。LogRC50与Draize实验MAS和24 h作用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 6和0.943 4(P<0.05)。结论 CAMVA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眼刺激实验替代方法,仍需要更多的实验加以验证。
王宁仇峰施志冲郑志清洪新宇帅怡肖萍
关键词:眼刺激离体实验
蔗糖对GK/Wistar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胰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蔗糖对GK/Wistar大鼠糖脂代谢及其肝、胰组织的影响。方法GK和Wistar大鼠各32只,随机分为W(Wistar)组、WS(Wistar+30%蔗糖)组、G(GK)组和GS(GK+30%蔗糖)组。WS、GS组给予30%蔗糖饮水,另两组给予正常饮水。实验期间每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于实验开始后的2、4、6、10周时间点处死部分动物,收集血液并分离肝脏和胰腺,测定甘油三酯、葡萄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测肝脏和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给予蔗糖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WS组体重和血清TG呈升高趋势,血清TC、Glu未发现相应的趋势,胰腺、肝脏病理损伤呈加重趋势,且胰腺损伤出现时间早于肝脏;GS组除WS组的发现外,血清TC呈先降低后恢复趋势,血清Glu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胰腺损伤要比WS组出现得更早、更严重,肝脏损伤也更严重。结论蔗糖可引起或加重GK/Wistar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肝胰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时效关系。
叶文锐帅怡马国云王彦琴蔡美琴仲伟鉴
关键词:蔗糖GK大鼠WISTAR大鼠糖脂代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