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明

作品数:45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5篇病毒
  • 13篇基因
  • 11篇肝炎
  • 10篇慢性
  • 10篇丙型
  • 10篇丙型肝炎
  • 8篇细胞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肝炎病毒
  • 7篇SNP
  • 7篇丙型肝炎病毒
  • 6篇易感
  • 6篇易感性
  • 6篇HCV
  • 5篇等位
  • 5篇等位基因
  • 5篇慢性化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中国汉族

机构

  • 4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南通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宜兴市人民医...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5篇南京军区军事...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42篇岳明
  • 17篇张云
  • 17篇李军
  • 12篇黄鹏
  • 9篇韩亚萍
  • 9篇金柯
  • 8篇刘源
  • 7篇李毓雯
  • 7篇朱传龙
  • 6篇邵建国
  • 6篇喻荣彬
  • 5篇张津玮
  • 5篇姚苹苹
  • 4篇杨章女
  • 4篇吴梦平
  • 4篇田亭
  • 3篇孔练花
  • 3篇葛志军
  • 3篇朱甜甜
  • 3篇王坤

传媒

  • 8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SF11基因rs9525641 SNP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基因组中TNFSF11基因rs952564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或基因型在制备检测或筛查中国汉族人群丙型肝炎慢性化产品或与丙型肝炎相关的...
谈永飞岳明黄鹏李毓雯刘源李军凡豪志田亭符祖强巫晶晶张云
文献传递
南京市20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肝棘球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肝棘球蚴病确诊患者病历,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诊断、治疗与转归等。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7名、女性13名;发病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8岁;除1例来自肝棘球蚴病流行区(西藏)的输人性病例外,其余均为本地患者;3例患者家中养犬多年、2例患者分别从事肉类销售和牲畜产品加工。1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就诊:2例为体检发现“肝囊肿”就诊;1例为“肝血管瘤”定期随访进行性增大就诊;3例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不适。B超/CT检查发现肝占位或有不适到确诊的时间:7-14d的7例、15~30d的4例、〉30~60d的5例、3个月的1例、7年的1例、9年的1例。20例患者中13例行部分肝切除术、7例行肝囊尾蚴病内囊摘除术,电话随访患者预后均较好。结论南京市肝棘球蚴病患者流行病学史多不明确且大多数无明显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肝棘球蚴病的影像学尤其是超声检查表现的认识。
金柯胡南南刘源韩亚萍岳明李军
关键词:棘球蚴病流行病学
p53与Ki-6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研究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组织中p53与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p53与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宜兴市肿瘤医院普外科的69例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组织样本,伴有淋巴结转移者41例和无淋巴结转移者28例,采用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癌患者组织中p53与Ki-67的表达,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组织中,比较两种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在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p53与Ki-67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53与Ki-67的表达与胃癌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吕旭姜叶娟王香张津玮高春芳范乃军岳明龚伟达
关键词:胃肿瘤KI-67抗原
核转录因子κB基因多态性与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关联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多态性与人群感染HCV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79位研究对象(503位吸毒者和1176位高危血源性暴露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人群感染HCV的相关因素,通过TaqMan-MGB探针法对NF-KBl基因rs72696119和REL基因rsl303123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HCV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在吸毒人群中,女性吸毒者(OR=O.408,95%CI:0.308~0.767)HCV易感性更低,而静脉注射吸毒(OR=8.817,95%CI:5.577-13.937)以及吸毒时间〉5.5年(OR=2.891,95%CI:1.824~4.583)则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在高危血源暴露人群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OR=O.613,95%CI:0.429~0.876)是该高危人群感染HCV的保护因素,而女性(OR=3.431,95%CI:2.360~4.988)则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在总人群中,携带NF-κBlrs72696119GG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感染HCV(OR=1.412,95%CI:1.035-1.927)。总人群中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72696119与HCV感染途径、性别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高危人群中,相关的行为因素和NF-VB1基因rs72696119多态性与HCV易感性相关。
樊圆圆邵建国黄鹏田亭李军韩亚萍岳明章莉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
HCV基因型和rs11820062对丙型肝炎感染转归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基因上rs11820062位点对丙型肝炎患者感染转归影响。方法于2008年10月—2015年5月共收集788例丙肝感染者(其中有271例自限清除者和517例持续感染者),通过Taq Man-MGB探针法对788例丙肝患者的RELA基因上rs11820062位点基因分型,以Simmonds法对所有患者HCV基因型进行检测。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丙肝感染转归的高危因素。结果 271例HCV自限清除者中,HCV 1b型为146例(53.9%),非1b型为80例(29.5%),混合型为45例(16.6%);517例持续感染者中,HCV 1b型为234例(45.3%),非1b型为48例(9.3%),混合型为235例(45.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V基因型和HCV感染慢性化之间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CV非1b基因型相比,1b型(OR=2.650,95%CI=1.631~4.307)和混合型(OR=3.159,95%CI=1.751~5.699)更易发展为慢性感染。在隐性模型中,携带有rs11820062 TT基因型(OR=1.689,95%CI=1.090~2.617)的患者存在慢性感染倾向。交互作用分析表明,HCV基因型和rs11820062之间对HCV感染慢性化的影响相互独立(P=0.280)。结论携带NF-κB家族rs11820062 TT基因型的丙肝感染者更易进展为慢性丙肝,且HCV基因型和rs11820062对HCV慢性化影响相互独立。
田亭凡豪志黄鹏陈明珠王洁李军张云岳明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细胞增殖、存活、早期病毒应答及细胞因子分泌、促炎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劫持NF-κB信号通路,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疾病转归。文章介绍了NF-κB蛋白家族、信号通路、HCV病毒蛋白与宿主NF-κB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CV感染的影响。未来该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望能对HCV高易感人群的筛查及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樊圆圆岳明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NF-ΚB相互作用
应用乳酸脱氢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以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及LDH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结合建立的模型MELD-LDH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预后的效能,并对血清LDH水平与不同程度多系统损伤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救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90)和死亡组(n=2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血清LDH水平与不同程度多系统损伤的关系,建立MELD-LDH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是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5,P=0.002)。并发肾衰竭、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LDH水平显著较高(P=0.002,P=0.018)。MELD-LDH模型预测28 d、90 d临床转归的效能明显优于MELD评分(P=0.028,P=0.002)。结论:高血清LDH水平是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并发肾衰竭、肝性脑病密切相关;LDH和传统的MELD评分结合的MELD-LDH模型对ACLF患者28 d、90 d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
王媛慧刘源岳明章莉莉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乳酸脱氢酶预后模型
KIR3DL1 rs35974949和rs35656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慢性化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KIR3DL1基因rs35974949和rs3565667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易感性和慢性化的关联性,为定制HCV感染的筛查、诊断和个体化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8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句容市和丹阳市25个自然行政村1788名既往有偿献血者和江苏省9家三级医院肾透析中心749例肾透析者共2537名18~79岁未接受过抗HCV治疗(包括干扰素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HCV感染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CV抗体检测,将抗-HCV和HCV RNA均为阴性的1512人作为阴性组、抗-HCV阳性且HCV RNA阴性的382人作为自限清除组、抗-HCV和HCV RNA均为阳性的643人作为持续感染组,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IR3DL1基因rs35974949和rs35656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慢性化的关系。结果阴性组KIR3DL1rs35974949位点GG、GT和TT型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78.47%、20.05%和1.49%,自限清除组分别占76.64%、19.16%和4.20%,持续感染组分别占74.34%、19.60%和6.07%;阴性组KIR3DL1 rs35656676位点CC、CG和GG型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31.32%、50.60%和18.08%,自限清除组分别占31.68%、49.74%和18.59%,持续感染组分别占31.78%、50.47%和17.76%。在校正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值是否异常、谷草转氨酶(AST)值是否异常和感染途径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KIR3DL1 rs35974949位点GG/G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KIR3DL1 rs35974949位点TT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感染HCV(共显性模型:OR=2.802,95%CI=1.571~4.998,P<0.001;隐性模型:OR=2.860,95%CI=1.607~5.090,P<0.001);KIR3DL1 rs3597494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慢性化以及KIR3DL1基因rs35656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慢性化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KIR3DL1rs3597494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有关。
沈超姚敏尹荣朱萍邵建国张津玮蔡卫华黄鹏董晨董晨张云
关键词:易感性慢性化
有偿献血HCV高危人群IL-6水平与HCV RN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有偿献血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高危人群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HCV RNA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细胞因子在HCV感染慢性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HCV持续感染者(138例)和对照组未感染者(152例)的血浆IL-6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检测其HCV RN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以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HCV慢性感染者的血浆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3.066,P=0.002);IL-6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呈正相关(调整前:r_(ALT)=0.186,P_(ALT)=0.001,r_(AST)=0.177,P_(AST)=0.003;调整后:r_(ALT)=0.200,P_(ALT)=0.001,r_(AST)=0.127,P_(AST)=0.039);IL-6与HCV RNA水平呈正相关(调整前r=0.199,P=0.019;调整后r=0.200,P=0.025)。结论血浆IL-6可能与HCV慢性感染密切相关,宿主免疫在HC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中可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杨静静黄鹏田亭凡豪志喻荣彬岳明张云王洁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构建多西环素调控表达c-met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西环素调控表达c‑met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株的构建方法,即通过构建rtTA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到BMSCs中,以获得稳定高效表达rtTA蛋白的BMSCs细胞株(即Tet‑O...
朱传龙李毓雯王坤李军金柯岳明朱甜甜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