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革命与救赎的结合: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被引量:1
- 2010年
-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与弥赛亚救赎的结合,它既是积极的行动主义,又是"革命的灵知"。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革命实践选择了康德为出发点,将康德的实践理性转换成总体性视域,开辟了从"自我"到"我们"的"内在之路"。革命与救赎的结合,不仅拓展了革命实践的范围,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理解。
- 孙玉良朱彦明
- 关键词:乌托邦弥赛亚主义马克思主义
- 尼采对《启蒙辩证法》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启蒙辩证法》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启蒙不断地自我毁灭并最终倒退成了神话。这个具有冒险性的思想把尼采作为一个先驱者,即认为尼采预示了西方历史中的启蒙辩证法。但是,《启蒙辩证法》最终却又把尼采看成是启蒙思想的代表,是极权主义的原型,他没有摆脱启蒙辩证法的魔咒。对此,笔者将指出,《启蒙辩证法》对尼采的模棱态度与自身的立场有关,其中也包含着对尼采的误用。
- 孙玉良
- 关键词:启蒙辩证法神话
- 论海德格尔对尼采阐释的态度转变
- 2010年
-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阐释并非以一贯之,从追随尼采到与之进行"争辩",他最终把尼采定位为一个形而上学或虚无主义的完成者,这是一个态度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德国法西斯上台和战争的环境下,它关联着海德格尔30年代到40年代的思想"转向",更与海德格尔参与政治的失败以及对政治问题的反省相关。
- 孙玉良
- 关键词: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法西斯政治
- 尼采的道德“类型学”被引量:1
- 2010年
- 尼采后期思想中关于"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之间的区分是他所谓的道德"类型学"。"类型学"强调的是对立和差异,反对"中间形式"的混杂。它与"谱系学"结合在一起,成为尼采思想的利器。它表明欧洲历史中被视为"最高价值"的道德一直面对着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为对不同价值的"强制"。但是,如果道德只是与人们的保存本能相关,并且成了生命整体衰败的征兆,那么相反的类型就成为一种"急需",因为这不仅关联着生命整个链条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体自我塑造的条件。
- 孙玉良朱彦明
- 关键词:道德类型学虚无主义
- 批判理论的解放图景被引量:1
- 2010年
- 批判理论虽然继承了启蒙的理性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意识,但是它也标志着对理性和革命问题的重新反思。不管是将革命使命赋予理论自身还是托付于艺术实践,也不管是寻找新的革命主体还是追求理想的谈话环境,批判理论都是从对现实的分析和认识之中表达社会的激进变化和人的解放兴趣的,这也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重建。虽然批判理论并非统一性的思想,但是批判理论家都有一个更好的世界的构想。它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虚构的乌托邦上,而是可以变得更为激进,因为理论仍然趋向于具体的社会行动。
- 朱彦明孙玉良
- 关键词:启蒙
- 狄尔泰的“社会—历史实在”理论刍议
- 2009年
- 狄尔泰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为包括历史学在内的"精神科学"奠定方法论基础。他早期的研究致力于从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区分的角度来实现这一目标。文德尔班的诘难使得狄尔泰改变了研究路径,转而从揭示"精神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角度,为精神科学寻找方法论基础。因此,对"社会—历史实在"的探讨,构成了狄尔泰最后将"历史解释学"确立为精神科学基本方法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狄尔泰关于"社会-历史实在"的理论也呈现了其解释学不同于其他形态的解释学的基本特征。
- 孙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