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洪利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病菌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稻瘟病菌
  • 4篇瘟病
  • 3篇生理小种
  • 3篇小种
  • 2篇毒源
  • 2篇遗传多样性研...
  • 2篇生理小种鉴定
  • 2篇水稻
  • 2篇酸钠
  • 2篇小种鉴定
  • 2篇南瓜
  • 2篇南瓜花叶病毒
  • 2篇花叶
  • 2篇花叶病
  • 2篇花叶病毒
  • 2篇灰斑
  • 2篇灰斑病

机构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8篇孙洪利
  • 7篇张俊华
  • 5篇刘洋大川
  • 3篇王中业
  • 3篇潘春清
  • 3篇张明
  • 3篇刘扬
  • 2篇崔崇士
  • 2篇刘学敏
  • 2篇依铁柱
  • 1篇韩英鹏
  • 1篇李文滨

传媒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11年
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2006-2009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得到148个多态性条带。用UPGMA聚类分析,121个菌株被归类于111个不同单元型(带型),以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81为界,将111个单元型划分为6个遗传系谱。其中L03、L05和L06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优势系谱。L02分布地域比较狭窄,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稀有遗传系谱。
孙洪利刘洋大川张俊华韩英鹏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大豆灰斑病菌
2008~2009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被引量:11
2010年
2008~2009年在中国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共分离得到356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4个中国小种。其中ZA、ZC和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9.38%和16.57%。ZB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9.27%,其次是ZC1(5.62%),再次是ZA1(5.06%)、ZA33(5.06%)和ZA49(5.06%)。从总体上看,不同地区稻瘟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孙洪利潘春清刘洋大川张明刘扬王中业依铁柱张俊华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8个代表性菌株从153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来自黑龙江省各水稻主要产区的214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RSAP(Restriction s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析,得到134条多态性条带,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196个不同单元型(带型)的代表性菌株的指纹图谱。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83为界,将214个菌株196个单元型划分为10个遗传宗谱,10个遗传宗谱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
张俊华刘扬孙洪利潘春清刘洋大川张明王中业
关键词:稻瘟病菌
一种南瓜花叶病毒长期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瓜花叶病毒长期保存方法。首先将待保存的毒源置于防虫温室内进行隔离活化繁殖,待发病后,取中位重病叶按1∶5的比例加入0.02M pH7.0磷酸缓冲液(PBS)于研钵中研磨,研成浆糊状,四层纱布过滤,去滤渣...
张俊华崔崇士刘学敏孙洪利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被引量:13
2009年
2005-2007年,从采自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获得268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1个中国小种。其中ZA、ZD、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3.58%、24.63%和18.28%。ZD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16.04%,其次是ZA49(13.43%)、ZE1(10.44%)、ZA17(8.96%)小种。不同地区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张俊华孙洪利刘洋大川张明依铁柱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2008~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监测被引量:4
2010年
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各主要大豆产区采集并分离大豆灰斑病菌菌株127个,采用一套鉴别寄主对采集的大豆灰斑病菌进行鉴定,以明确黑龙江省各主要大豆产区大豆灰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及优势小种。结果表明,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共监测到大豆灰斑病菌14个生理小种,它们分别是1、2、3、4、6、7、8、9、10、11、12、13、14及15号生理小种。其中以1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35.43%;其次是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7.32%;10号小种出现频率为9.45%,居第三位。这些研究结果为大豆抗灰斑病品种的选育和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洋大川潘春清孙洪利刘扬王中业张俊华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稻瘟病是由P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在世界各水稻产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危害严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和有效的措施,稻瘟病菌的变异是导致水稻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因而全面掌握...
孙洪利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分化病害防治
文献传递
一种南瓜花叶病毒长期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瓜花叶病毒长期保存方法。首先将待保存的毒源置于防虫温室内进行隔离活化繁殖,待发病后,取中位重病叶按1∶5的比例加入0.02M pH 7.0磷酸缓冲液(PBS)于研钵中研磨,研成浆糊状,四层纱布过滤,去滤...
张俊华崔崇士刘学敏孙洪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