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梅

作品数:47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0篇病理
  • 8篇基因
  • 7篇乳腺
  • 7篇免疫
  • 7篇癌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胃肠
  • 6篇胃肠道
  • 6篇胃肠道间质瘤
  • 6篇间质
  • 6篇间质瘤
  • 6篇肠道
  • 6篇肠道间质瘤
  • 5篇肿瘤
  • 5篇腺癌
  • 5篇临床病理
  • 5篇沉默
  • 4篇凋亡
  • 4篇乳腺癌

机构

  • 3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8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武警吉林省总...
  • 3篇空军航空大学
  • 3篇敦化市中医院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武警吉林总队...
  • 1篇白山市中心医...
  • 1篇双辽市中心医...

作者

  • 47篇孙梅
  • 19篇张兴义
  • 10篇王荣有
  • 7篇李玉林
  • 6篇李金东
  • 5篇金成彦
  • 4篇孙亚欣
  • 4篇李东复
  • 4篇刘洪义
  • 4篇陈志明
  • 4篇李广生
  • 4篇谢淑丽
  • 3篇全成实
  • 3篇许传杰
  • 3篇邹洪杰
  • 3篇张丽红
  • 3篇高楠
  • 3篇王玉欣
  • 3篇马英智
  • 3篇井玲

传媒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_(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一些临床预后指标,并且评估哪一项指标对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更为有效。方法对59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进行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esmin、S-100、Bcl-2、Ki67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包括形态学类型、性别、肿瘤大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和核分裂象。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相关分析。结果59例患者,随访2~9年,40例患者健在,15例患者死于GIST,4例患者死于其他原因。肿瘤直径≥5cm、有坏死、没有淋巴细胞浸润、每5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象大于5个、Ki67增殖指数大于5%、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都可以作为GIST患者手术后的预测指标;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核分裂象呈正相关。结论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是GIST患者最好的预测指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代替核分裂象,视为一项很有用的预测指标。
孙梅张兴义王玉新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BCL-2
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研究外阴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免疫组化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发生在外阴的39例鲍文氏病、34例鲍文样丘疹病和32例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 鲍文氏病属于原位癌而鲍文样丘疹病可视为...
孙梅邹洪杰
关键词:鲍文氏病鲍文样丘疹病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鳞状细胞癌
文献传递
细胞周期蛋白D1、Ki-67和bcl-2的表达与CD117阳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Ki-67和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GIS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59例手术切除GIST标本进行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cyclin D1、bcl-2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形态学类型、肿瘤大小、坏死和核分裂象.所有病例随访2~9年.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相关分析.结果随访40例患者一直健在,15例患者死于GIST,4例患者死于其他原因.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有坏死、核分裂象在每50个高倍视野>5个、Ki-67增殖指数(LI)>5%、cyclin D1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都可以作GIST患者手术后的预测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是独立的预测指标;Ki-67 LI≥5%和核分裂象≥5/50 HPF呈正相关(r=0.532,P<0.01 );cyclin D1与bcl-2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象、cyclin D1、Ki-67增殖指数和bcl-2可作为GIST患者临床预测指标;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cyclin D1 与bcl-2呈明显相关性, 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代替核分裂象作为一项很有用的预测指标.
孙梅张兴义邹洪杰孙亚欣李东复
关键词:KI-67抗原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细胞周期蛋白D1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
DA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增殖
2007年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ric cells,DC)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健康大鼠管状骨中,无菌下提取骨髓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大鼠骨髓前体细胞,培养10d,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DC形态学特征,LPS刺激1~2d,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未成熟和成熟的)CD80、CD86和OX62的表达水平进行DC表型检测。结果 培养的骨髓细胞胞浆突起大而长,呈树突状,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d未成熟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OX62表型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95%、52.93%和45.66%。培养11d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OX62表型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93%、81.38%和96.36%。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DCs的体外诱导方法,为研究DC的功能及其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苏纪权付学奇石东磊朱志成孙梅王荣有张兴义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体外诱导
Smad蛋白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TGFβ1、TGFβ受体Ⅱ及其下游Smad调节因子等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TGFβ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受体Ⅱ、Smad4、Smad6、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TGFβ受体Ⅱ、Smad6、Smad7与内参照GAPDH比值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0.721±0.214、1.001±0.312、0.689±0.12和0.221±0.124)与MCF7细胞(0.698±0.324、0.998±0.217、0.718±0.257;0.246±0.138)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0.498±0.221)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132±0.314)(P<0.05)。结论: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TGFβ对乳腺癌的促癌作用有关联。
陈志明曹红十李荣贵史艳芬孙梅李玉林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聚合酶链反应
稳定咬合板短期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普遍认为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有效的,但大多数的临床试验研究都缺乏随机、对照和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本试验将36 名TMD 患者随机分...
孙梅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文献传递
绝经后阴道出血32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王玉欣孙梅
关键词: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理分析PMB血性阴道不规则出血早期诊治
高度同源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目前关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尚未统一。目的:拟在体外建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6/12在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手术切除的人腹部脂肪由吉林大学附属医院提供,提供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取腹部脂肪,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用0.1%Ⅰ型胶原酶37℃振荡消化60min,过滤后离心,将位于最下层的片状沉淀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G-DMEM条件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9L-1接种于6孔板中,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孵箱内培养,待细胞接近80%~90%融合时消化传代。取P3代细胞,分别进行成骨及成脂肪诱导。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免疫学表型、细胞周期、生长曲线;观察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分离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呈漩涡状排列。P3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CD73,CD105,CD166,CD44及CD29阳性,而CD31,CD34,CD45及HLA-DR阴性;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增殖特点,83.81%细胞处于G0/G1期,仅16.19%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在接种后前2d处于生长潜伏期,第3~6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6天达峰值,以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进入生长平台期,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成骨诱导2周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3d后,细胞内有小脂滴出现,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论:分离脂肪组织的过程中去除大体可见的血管与结缔组织可减少细胞污染;胶原酶浓度为0.1%和振荡消化时间为60min时,可使基质细胞和脂肪基质纤维成分有效分离,以及使胶原酶与组织得到充分接触,从而获得高度同源性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杨旭芳何旭张丽红孙梅徐红高云鹤李玉林
p63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p63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脂溢性角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脂溢性角化病和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溢性角化病中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91.07%,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63蛋白参与了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过程,对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马英智孙梅张丽红李玉林
关键词:P63蛋白脂溢性角化病免疫组织化学
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转录、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已合成的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并以无病毒感染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慢病毒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荧光图片和白光图片对比方法判断细胞的感染率;RT-PCR法检测细胞Med19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Med1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载体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感染率在80%以上,siR-NA-Med19慢病毒感染组Med19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敲减效率大于70%,Med19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降低。结论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可以高效感染人肺癌A549细胞,siRNA-Med19对A549细胞Med19的转录和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消减作用。
李金东孙梅高楠罗树生王荣有金成彦张兴义
关键词:SIRNAMED19肺癌A549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