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朋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干旱
  • 9篇干旱区
  • 8篇绿洲
  • 5篇土壤
  • 4篇绿洲化
  • 3篇土地利用
  • 3篇西北干旱
  • 3篇西北干旱区
  • 3篇金塔绿洲
  • 3篇包气带
  • 2篇土壤肥力
  • 2篇景观
  • 2篇景观格局变化
  • 2篇肥力
  • 2篇城市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补给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养分

机构

  • 21篇兰州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21篇孙朋
  • 16篇巩杰
  • 12篇谢余初
  • 9篇钱大文
  • 4篇王合领
  • 3篇颉耀文
  • 2篇贾珍珍
  • 2篇赵玮
  • 2篇马金珠
  • 2篇张琨
  • 2篇王玉川
  • 2篇赵彩霞
  • 1篇孟兴民
  • 1篇党慧慧
  • 1篇魏国孝
  • 1篇张玲玲
  • 1篇胡春生
  • 1篇岳宁
  • 1篇董军
  • 1篇黄少文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干旱沙区人工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以民勤和盐池沙生植物园为例
巩杰孙朋高彦净钱大文王玉川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植被恢复土壤肥力质量自然恢复
西北干旱区北大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化
孙朋巩杰高彦净钱大文谢余初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化
近40年来酒泉肃州绿洲时空变化及景观稳定性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1973,1977年的MSS,1980年的卫星航片以及1986-2013年9个典型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等进行解译分类和验证,利用ArcGIS 9.3,Fragstats 3.3和相关统计方法,对肃州绿洲时空变化及绿洲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肃州绿洲空间变化表现为扩张和萎缩并存,整体上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从1973年的945.49 km2增加到2013年的1190.09 km2,增长幅度达20.55%.绿洲变化表现出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扩张和萎缩变化区域分布较零散,扩张多发生在绿洲--荒漠交错带和绿洲内部,表现为绿洲内部填充和边缘扩张,变化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墩镇东北角和北部边缘区(即鸳鸯池水库周边)、总寨镇东部、上坝镇和下河清乡.近40年来肃州绿洲的景观稳定性呈现增强趋势.研究对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景观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巩杰张玲玲孙朋
关键词:绿洲
基于地质灾害的陇南山区生态风险评价——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被引量:23
2012年
陇南山区地质构造活动强烈,频繁的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分别以陇南市武都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和景观类型为风险源和受体,以景观结构指数和易损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进行生态风险特征评估。结果表明:武都区生态风险特征的分布主要受地质灾害风险分布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人类活动、植被覆盖度和海拔梯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江镇以东的白龙江沿岸及整个白龙江南岸、安化、马街、汉王和两水镇北部等地;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武都区东部和南部以及西部和西北部区域。基于景观结构的多风险源生态风险评价对于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巩杰赵彩霞王合领孙朋谢余初孟兴民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地质灾害
高寒牧区不同土地覆被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对祁连山东缘高寒牧区同一海拔带不同土地覆被类型(草地、灌木、裸地)的土壤有机碳、总氮、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有机碳密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层次变化,SOC和TN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在0-60 cm的土层深度内,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40.42 kg·m-2),其次是灌木(32.42kg·m-2),裸地最小(9.33 kg·m-2)。不同土地覆被下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明显并具有层次性,且均表现为草地>灌木林地>裸地。高寒草地由于过度放牧而严重退化为裸地或黑土滩时,SOC、TN、POC、LFOC、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急剧降低,导致土壤和草原生态系统质量恶化。因此,合理放牧、调控人类生产活动是维护高寒草甸草原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巩杰王合领钱大文孙朋谢余初高彦净赵彩霞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总氮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草原退化
乌兰布和沙漠降水入渗补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究地下水补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基于氯质量平衡法,通过野外打钻和室内离子分析,重建区域地下水补给历史和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降水对沙漠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非常小,对比周边地区记录发现,地下水补给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贺兰山对季风气流的阻挡作用,在相关季风较弱年份,贺兰山西侧降水补给弱于东侧。过去600年来本地区的气候波动大,1455—1500AD、1600—1650AD是气候较为干旱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环境演化一个重要的时间界限,自此以后的漫长时间,干旱化进程进一步加剧,尤其是1920—1930AD,区域极端干旱。本研究也验证了处于季风边缘沙漠地区降水入渗补给对气候变化所呈现出的响应差异。
岳宁魏国孝孙朋董军党慧慧王刚黄少文
关键词:包气带地下水补给气候变化
近25年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人文驱动力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基于RS和GIS技术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嘉峪关市1986,1996,2006,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1986-2010年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强度大、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增加;建设用地、城市绿地和水体的优势度增加明显,未利用地优势度减少.研究期间嘉峪关城市景观破碎度和复杂性增加,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强.城市整体景观分离程度下降,聚集度增加、城市生态系统自然性下降.近25年来,政策和城市规划是嘉峪关城市景观变化的根本因子,城市化进程则是直接的诱因,人口和经济发展是主要的驱动因子,工业用地及基础没施用地需求是城市土地扩展的重要动力.
巩杰谢余初孙朋钱大文颉耀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文驱动力
国道312酒泉——嘉峪关段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公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周边景观格局起着"通道—障碍"双重作用。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甘肃酒泉—嘉峪关市1986、1996、2006年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比分析近25 a来,酒泉—嘉峪关段国道312公路两侧不同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①1986—2010年,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增加迅速,未利用地明显减少,且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公路辐射作用在不同缓冲区内影响程度存在差异。②G312线酒泉—嘉峪关段交通道路廊道结构特征变化突出,公路连通度和通道作用不断加强。③公路及相关设施建设使得沿线景观斑块密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部分斑块类型在不同缓冲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公路沿线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多样化和均匀化。④公路沿线以2 000 m内缓冲区影响最大,而公路起始两端的市中心地带影响范围超过3 000 m。两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以及原有景观格局特征是导致公路沿线生态效应差异明显的重要原因。
谢余初巩杰钱大文孙朋
关键词:缓冲区
沿江丘陵区海拔高度与采矿活动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丘陵海拔变化和采矿活动对沿江丘陵区荻港镇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的影响。[方法]在对样区样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比较随海拔高度变化和采矿活动的进行所带来的在不同样带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结果]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并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沿江丘陵区原生土壤碱解氮呈Ⅱ级水平,被开采和废弃的矿区却为Ⅴ级水平。[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率与丘陵区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孙朋王杰王合领李广兵胡春生
关键词:土壤碱解氮海拔
乡镇尺度金塔绿洲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1990、1999、2006和2009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等,利用绿洲变化幅度、动态度模型、绿洲变化趋势指数模型及绿洲化荒漠化转移矩阵,开展乡镇尺度上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金塔绿洲不断扩张,荒漠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绿洲净增长面积达199.49 km2。金塔绿洲整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同乡镇绿洲变化程度不同,乡镇绿洲规模变化强弱顺序为羊井子湾乡>场站机关辖区>东坝镇>三合乡>古城乡>金塔镇>中东镇>大庄子乡>西坝乡。金塔绿洲聚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少,荒漠基质优势度降低。绿洲扩张区主要有羊井子湾乡、场站机关管辖区、东坝镇、金塔镇、古城乡和三合乡等。近20年来,金塔绿洲变化主要受人文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绿洲扩张的前提条件,人口(含移民迁入)、经济发展、政策和科技进步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巩杰谢余初孙朋颉耀文
关键词:金塔绿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