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廷彬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三角洲
  • 6篇储层
  • 5篇剩余油
  • 5篇凹陷
  • 4篇剩余油分布
  • 4篇沉积相
  • 3篇地层
  • 3篇扇三角洲
  • 3篇白音查干凹陷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3篇查干凹陷
  • 3篇沉积相研究
  • 2篇油田
  • 2篇葡北油田
  • 2篇锡林
  • 2篇相分析
  • 2篇非均质
  • 2篇沉积相分析
  • 1篇地层学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8篇孙廷彬
  • 4篇林承焰
  • 3篇王玲
  • 2篇李中超
  • 2篇国殿斌
  • 2篇尹楠鑫
  • 2篇陈世悦
  • 2篇刘鹏
  • 2篇白静波
  • 2篇田敏
  • 2篇王玲
  • 1篇徐怀民
  • 1篇翟盼盼
  • 1篇崔仕提
  • 1篇张华国
  • 1篇李士江
  • 1篇郑珊珊
  • 1篇陈发亮
  • 1篇王玲
  • 1篇张纪喜

传媒

  • 2篇矿物岩石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2011年沉...
  • 1篇第五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浅水三角洲分支河道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为揭示浅水三角洲分支河道砂体储层平面展布规律,优选赣江中支入鄱阳湖形成的现代沉积三角洲为代表,利用高清卫星图像测量,统计了河道的分叉角度、分叉频率及河道的弯曲度,并设计了一系列垂直于物源方向的弧形剖面进行分支河道的宽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浅水三角洲分支河道的枝状分叉角度多在30°左右,且随着三角洲的推进,河道分叉的频率下降;河道宽度整体呈减小趋势,且与河道分叉有密切关系:河道宽度减小速率随河道分叉频率的降低而减小;河道接近分叉口过程中宽度明显增大,平均增幅达108%;分叉后的河道宽度明显小于分叉前的主干河道,平均减幅为49%。
孙廷彬国殿斌李中超王玲尹楠鑫李胜玉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鄱阳湖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被引量:5
2018年
为厘清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三次采油的方向,利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CT扫描及压汞测试等方法,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非均质级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微观刻蚀薄片水驱油实验和真实岩心水驱油CT扫描研究油水运动状态及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微观非均质性从级次上分为单一孔喉级、局部孔喉组合级与岩心孔喉连通级。油田生产压差形成的动力与毛细管力、黏滞力构成的阻力,以及注入水沿着孔喉中央的驱替速度与沿着孔喉表面的剥离速度的相对大小控制了油水的运动。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为单一孔喉的孔内贯穿作用、润湿捕集作用、角隅滞留作用,局部孔喉组合的旁超作用、指进作用,以及岩心内部的窜流作用。指进作用造成的斑块状剩余油及窜流作用形成的连片富集型剩余油是研究区后期挖潜的重点。
余义常徐怀民郭睿江同文孙廷彬李峰峰
关键词: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
葡北油田葡Ⅰ油组夹层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葡北油田葡Ⅰ油组油层目前进入了高含水、二次开发调整阶段。笔者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建立夹层的岩性-电性关系,在研究区识别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三种成因类型。在平面上,夹层多分布在河道拐弯或是河道分岔位置;垂向上,夹层...
孙廷彬林承焰田敏徐慧
关键词:夹层水淹剩余油
文献传递
海相碎屑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岩心精细描述、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和X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等手段,对TLM盆地A油藏石炭系下部海相碎屑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真实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微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基于孔隙与喉道类型、孔喉组合类型和微观结构类型3个层次内容,研究区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可划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类型。其中,Ⅰ型非均质具有均质粗粒结构,发育次生溶蚀型和原生孔隙型2种孔喉组合。在驱油过程中,非均质内绕流现象明显,剩余油呈斑块状富集;Ⅱ型非均质具有钙质斑块粗粒结构,发育次生溶蚀型和次生钙质斑块型孔喉组合。驱油过程中,受钙质斑块遮挡作用影响,非均质内剩余油呈斑块状富集;Ⅲ型非均质发育均质细粒结构和原生孔隙型孔喉组合,驱油效果差,剩余油呈连片状分布。3种非均质类型中,Ⅰ型非均质剩余油所占比例最大,Ⅱ型次之,Ⅲ型最小。在纵向上,油层非均质自下而上具有Ⅲ型—Ⅱ型—Ⅰ型的演化特点。在平面上,从研究区的西北部到东南部,Ⅰ型非均质剩余油所占比例逐渐增加,Ⅱ型和Ⅲ型非均质剩余油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孙廷彬林承焰崔仕提张曙振王平王玲
关键词:微观非均质性微观结构剩余油分布
地震相在某地区腾格尔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
本文识别了某地区腾格尔组下段的地震相类型,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对部分地震相进行了标定,在地震相转化原则下进行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为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孙廷彬
关键词:地震相
储层物性时变规律——以濮城文51块沙二下油藏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数增加,早期增幅最大,后期平稳,平均增加50%;且层内存在明显的窜流通道,渗透率呈高尖峰状,最大增幅130%;前缘砂体原始物性相对较差,过流倍数小,渗透率近似线性增加,增幅小于10%;远砂砂体原始物性差,尚未发现明显储层物性变化及变化规律。
孙廷彬孙廷彬王玲赵磊王自立王明王志宝刘峰刚崔秀敏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
山东潍北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特征及沉积演化被引量:12
2012年
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潍北凹陷古近系孔一段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可以划分为3个亚段、11个砂层组。在西部鄌郚—葛沟断裂和东部昌邑—大店断裂控制下,地层东西向发育稳定,仅在北部洼陷带地层显著加厚;在北部古城—潍河口断层控制下,地层向南部超覆,地层由北向南变薄。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南部斜坡带发育小范围三角洲相。孔一下亚段,物源供给充足,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发育大规模的扇三角洲相;孔一中亚段,湖盆水体变浅,物源供给减少,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继承性发育扇三角洲相,但分布范围变小;孔一上亚段,湖盆水体最浅,物源供给少,全区发育滨浅湖亚相,仅在央斜4井区和昌11井区发育小范围的扇三角洲相沉积。
陈世悦王玲周清波白静波李文涛孙廷彬韩敏
关键词:潍北凹陷古近系扇三角洲
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时空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坨826区块为例
基于研究区岩心精细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作者对研究区的砂砾岩体进行了识别,并分析总结了砂砾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区的砂砾岩体兼有陆上重力流和水下水下牵引流的沉积特点,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在时空展布上,砂砾岩体具有...
王玲陈世悦孙廷彬郑珊珊
关键词:断陷湖盆砂砾岩体扇三角洲
文献传递
自旋回作用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自旋回作用的前沿研究和认识,并从自旋回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机理及分布模式上对其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将自旋回的环境类型分为了三种环境类型,总结出自旋回作用主要有阵发性、地层厚度大和分布局限三个特点....
孙廷彬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
文献传递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三段储集层形成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元坝地区须三段储集层形成机制不清等问题,指导油气勘探实践,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对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须三段碎屑岩储集层具有富岩屑、贫长石、少石英的低成分成熟度特征;储集层总体上属于特低孔特低渗的致密砂岩储集层;物源供应稳定、水动力条件中等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厚层河道钙屑砂体是形成有效储集层的基础;生排烃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溶蚀可溶矿物是形成次生孔隙的关键;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是增大储集层储集空间和提高渗滤能力的保障。研究结果对于元坝地区须三段寻找有利储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何曼如孙廷彬王玲刘鹏
关键词:储集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