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晓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南方红豆杉
  • 11篇红豆杉
  • 6篇糖苷
  • 6篇糖苷酶
  • 5篇愈伤
  • 5篇愈伤组织
  • 5篇枝叶
  • 4篇党参
  • 4篇豆素
  • 4篇香豆素
  • 4篇明党参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栽培
  • 3篇栽培品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提取物
  • 3篇组织培养物
  • 3篇相色谱

机构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医药高等...
  • 1篇江苏省中药炮...
  • 1篇江苏省方剂研...

作者

  • 20篇姚晓
  • 18篇陈建伟
  • 18篇李祥
  • 12篇汤彬
  • 9篇薛平
  • 5篇步达
  • 4篇王玉
  • 2篇张奉苏
  • 1篇邱海龙
  • 1篇刘晓艺
  • 1篇宣新中
  • 1篇蔡中齐
  • 1篇陈东东
  • 1篇周千
  • 1篇韩淑琦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十二次中药...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枝叶及其愈伤组织萃取紫杉醇后剩余部份对α-糖苷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萃取紫杉醇后剩余部份分别加入α-淀粉酶、α-麦芽糖酶、α-葡萄糖苷酶不同微量反应体系中,分别用Bernfeld法、PNPG法、GOD...
姚晓王玉陈建伟李祥薛平汤彬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枝叶Α-糖苷酶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红豆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从红豆杉科植物枝叶中,采用现代分离手段提取得到具有很好降血糖作用的红豆杉提取物,该有效部位中精制双黄酮类的含量可达50%~80%,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金松双黄酮、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白果双黄酮、穗花双黄酮。经...
李祥陈建伟薛平汤彬姚晓
文献传递
多指标加权评分优选南方红豆杉发酵菌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南方红豆杉发酵菌质的提取工艺,分析4种发酵药性菌质中5种萜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南方红豆杉的5种主要萜类成分的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将南方红豆杉枝叶作为"药性基质",...
姚晓陈建伟李祥邱海龙陈东东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固体发酵正交试验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南方红豆杉叶中脂肪油的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方红豆杉叶中脂肪油的最佳工艺及其成分分析。方法:以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萃取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脂肪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衍生化GC-MS法对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最终优化的萃取工艺为:CO2压缩泵频率为10 Hz,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20 min,分离釜Ⅰ压力8.0 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5.0 MPa、温度35℃。萃取得到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衍生化后,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了33种脂肪酸。结论:3种不同产地的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的萃取率不同,且以无锡东港的萃取率最高为2.61%。对其成分的分析,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方法下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含量较低的脂肪酸种类差别较大。
汤彬张奉苏李祥陈建伟姚晓
关键词:GC-MS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甲酯化南方红豆杉
HPLC同时测定明党参组织培养物和栽培品中4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明党参组培和栽培品中7-羟基香豆素、花椒毒酚、欧前胡素和珊瑚菜内酯4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Agilent-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睛—水溶液梯度洗脱,流...
步达姚晓郑紫婷李祥陈建伟
关键词:明党参组织培养物高效液相色谱法香豆素
文献传递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及其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出愈时间、诱导率、生长率、生长状态、褐变程度,比较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等5种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量。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各种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愈伤组织中10-脱乙酰基巴卡丁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紫杉醇和东北红豆杉素5种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量;采用加权评分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优选组织培养条件。结果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以完整叶片及茎段最好;暗培养有利于紫杉醇等5种萜类成分的富集;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B5+2,4-D 3.0mg/L+6-BA 1.0 mg/L+NAA 1.0 mg/L+KT 0.5 mg/L。结论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与外植体种类、培养基种类、光照有较大关联,紫杉醇等5种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富集受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影响显著。
姚晓步达陈建伟李祥汤彬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紫杉醇
HPLC法测定明党参组织培养物和栽培品中香豆素成分的含量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明党参组培和栽培品中7-羟基香豆素、花椒毒酚、欧前胡素和珊瑚菜内酯4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Agilent-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314 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结果表明,栽培明党参的根皮4种香豆素成分7-羟基香豆素、花椒毒酚、欧前胡素、珊瑚菜内酯的含量普遍偏高,分别为5.8970、1.2710、0.0301、0.9236mg/g,明党参愈伤组织诱导根中7-羟基香豆素、花椒毒酚含量较高分别为3.7939、0.8384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明党参组培和栽培品中香豆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步达姚晓郑紫婷李祥陈建伟
关键词:明党参组织培养物高效液相色谱法香豆素
衍生化GC-MS法同时测定南方红豆杉叶中19种脂肪酸的含量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衍生化GC-MS法同时测定不同来源南方红豆杉叶中19种脂肪酸甲酯化衍生物的含量。方法:采用HP-VOC(60m×320μm,1.8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温80℃,以10℃/min升至150℃保持5min,以3℃/min升至195℃保持5min,以2℃/min升至230℃保持10min,总计运行59.5min。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10∶1,进样量0.6μL,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m L/min。结果:19种脂肪酸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6)。加样回收率为94.85%-105.43%,RSD均小于4.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用于南方红豆杉叶中19种脂肪酸成分含量测定。不同来源的南方红豆杉叶中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汤彬张奉苏李祥陈建伟姚晓
关键词:GC-MS脂肪酸甲酯化南方红豆杉
不同激素配比对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其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考察不同激素配比对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建立测定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不同激素对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以出愈率和生长状况为指标,考察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珊瑚菜内酯为指标性成分,检测波长为268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含量。结果:以MS培养基+2,4-二氯苯氧乙酸0.5mg/L+6-糠氨基嘌呤0.2mg/L+1-萘乙酸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5mg/L的激素组合对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培养14d左右的出愈率即达到100%,且生长状况也较好。珊瑚菜内酯的质量浓度在4.06~11.6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5%,RSD=2.0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明党参叶片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也可为明党参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选择提供依据。
步达姚晓刘晓艺李祥陈建伟
关键词:明党参愈伤组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激素诱导
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研究表明,金松双黄酮具有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对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等相关性疾病均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实验过程中,未表现出副作用等...
陈建伟李祥薛平汤彬姚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