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彦明

作品数:29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10篇细胞
  • 9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细胞癌
  • 5篇肝切除
  • 5篇肝细胞
  • 5篇肝肿瘤
  • 4篇胆管
  • 4篇手术切除
  • 4篇肝癌
  • 4篇肝移植
  • 3篇胆管癌
  • 3篇胆管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原发性
  • 3篇手术切除治疗
  • 3篇切除术后

机构

  • 2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9篇周彦明
  • 22篇杨甲梅
  • 12篇李滨
  • 9篇李殿启
  • 8篇殷正丰
  • 6篇徐峰
  • 5篇苏旭
  • 5篇李志民
  • 4篇许东辉
  • 3篇陈福真
  • 3篇牛文洋
  • 3篇隋承军
  • 3篇王斌
  • 3篇刘鹏
  • 2篇曹璐
  • 2篇阚彤
  • 2篇李秀东
  • 2篇谢峰
  • 2篇温莹浩
  • 2篇康晓燕

传媒

  • 10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胰管汇合异常与胆囊癌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胆胰管汇合异常(anomalouspancreaticobiliaryductaljunction,APBDJ)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结果APBDJ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胰液的自由返流及胆囊上皮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可能是重要的癌变机理。结论APBDJ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建议APBDJ患者应作预防性胆囊切除。
周彦明杨甲梅
关键词:胆囊癌
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肝移植术式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周彦明杨甲梅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移植术式原位肝移植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曲格列酮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曲格列酮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Troglitazone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细胞增殖;2.不同浓度的troglitazon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不同;3.低浓度troglita...
周彦明
关键词:胃癌治疗抗癌药物曲格列酮
文献传递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M)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往往导致感染率和患者死亡率明显上升,糖尿病亦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肝移植术后NODM的危险因素、监测和处理方法极其重要,这有助于降低NODM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周彦明杨甲梅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脑血管意外
原发性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134例HCC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微血管侵犯与HCC病人临床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134例HCC中46例(34.3%)有微血管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3cm、包膜缺失、组织分化恶性程度高、血清AFP阳性(〉20ng/ml)与微血管侵犯显著相关(P〈0.05),而病人年龄、性别、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合并肝硬化、组织学类型与微血管侵犯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微血管侵犯与HCC大体卫星结节的形成成显著相关(P=0.001)。结论微血管侵犯是HCC的常见恶性事件,肿瘤体积〉3cm、包膜缺失、组织分化恶性程度高、血清AFP阳性是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
周彦明杨甲梅王斌王玉兰李殿启
关键词:复发
曲格列酮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以曲格列酮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化标记物E-钙黏蛋白和清蛋白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溴甲酚绿法检测,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AFP。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曲格列酮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并诱导E-钙黏蛋白表达。经曲格列酮处理后,清蛋白分泌量显著增加,AFP明显下降,细胞周期蛋白D1、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曲格列酮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抑制其生长,其机制可能涉及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蛋白表达。
周彦明温莹浩康晓燕钱海华李殿启杨甲梅殷正丰
关键词:曲格列酮肝肿瘤
PPARγ激动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5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目前已鉴别出3种PPAR亚型(PPARα、PPARγ和PPARδ),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现有资料表明,PPARγ激动剂通过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血管形成和降低肿瘤侵袭能力等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一个新途径。
周彦明殷正丰杨甲梅
关键词:PPARΓ激动剂抗肿瘤药
肝移植术后腹泻的相关病因及处理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泻的相关病因及处理。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肝移植术后腹泻的发生率约为10.00%~35.44%,可造成患者严重的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不适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增高。艰难梭菌、巨细胞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及免疫抑制剂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支持治疗同时,着重判断引起腹泻的诱因和类型,予以对应治疗。结论腹泻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因复杂,合理的处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其危害性。
周彦明杨甲梅
关键词:腹泻肝移植
人ZEBl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与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锌指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EMT诱导因子,与肿瘤的恶性进展相关。为进行ZEB1与肝癌关系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本实验构建靶向ZEB1基因的表达RNA干扰的慢病毒表达载体。
周彦明曹璐殷正丰许东辉李滨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治疗慢病毒载体增强子结合蛋白慢病毒表达载体
手术切除治疗肝尾状叶巨大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肝尾状叶巨大肿瘤的手术疗效及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治疗的33例肝尾状叶巨大肿瘤(≥10c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单独尾状叶切除与联合切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结果、并发症、远期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33例患者中15例(45.5%)接受了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18例(54.5%)接受了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联合部分肝切除。手术切除最常用于原发性肝癌(HCC)(51.5%)、其次为血管瘤(21.2%)、肝内胆管癌(9.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1%)、肝腺瘤(3%)、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结肠癌肝转移(3%)和肉瘤(3%)。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2.3(范围10.2-21)cm。与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比较,单纯尾状叶切除患者有较长的手术时间(280min比170min)及住院天数(17d比12d),失血量较多(1250ml比670m1)。两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纯肝尾状叶切除术与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别为26.7%与16.7%。恶性病变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单纯肝尾状叶切除术组分别为25.9%、0%、0%,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组为74.3%、46.7%、31.2%。两组恶性病变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6%、19.7%、0%和100%、66.5%、41.8%。结论肝尾状巨大肿瘤切除术的术式取决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及肝脏的功能储备。肝功能储备良好的病例,肝尾状叶切除联合其他部分肝切除是首选。而对于肝功能储备处于临界值的患者,惟一可行的术式是单纯的肝尾状叶切除术。
刘鹏隋承军牛文洋周彦明杨甲梅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肝尾状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