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翔宇

作品数:160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3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9篇文学
  • 51篇儿童文学
  • 44篇儿童
  • 32篇中国儿童
  • 31篇中国儿童文学
  • 30篇小说
  • 12篇叙事
  • 11篇文化
  • 11篇鲁迅小说
  • 10篇知识
  • 10篇生命
  • 8篇学科
  • 7篇代文
  • 7篇一体化
  • 7篇鲁迅形象
  • 6篇学科化
  • 6篇身体
  • 5篇演进
  • 5篇沈从文小说
  • 5篇生命意识

机构

  • 103篇浙江师范大学
  • 54篇武汉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斯洛伐克科学...

作者

  • 157篇吴翔宇
  • 5篇陈国恩
  • 3篇叶李
  • 2篇胡培培
  • 2篇胡美
  • 2篇王钟屏
  • 1篇王俊
  • 1篇邓伟
  • 1篇李领
  • 1篇吴瑞雪
  • 1篇祝学剑
  • 1篇江华
  • 1篇张鑫
  • 1篇谢淼
  • 1篇王俊杰
  • 1篇钟淑君
  • 1篇孙霞
  • 1篇周文慧
  • 1篇张颖
  • 1篇项黎栋

传媒

  • 10篇河北科技大学...
  • 6篇高等学校文科...
  • 5篇贵州社会科学
  • 5篇十堰职业技术...
  • 5篇濮阳职业技术...
  • 4篇文艺争鸣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4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写作
  • 3篇学术月刊
  • 3篇株洲师范高等...
  • 3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学术评论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求索

年份

  • 5篇2024
  • 23篇2023
  • 1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1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1
2019年
自"五四"开始至今,中国儿童文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基本性质是"文学现代性",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书写与研究,学术界主要致力于纵向的贯通与横向的拓展,探寻其演进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在"儿童性"与"文学性"的张力结构中,着力于从文学史的梳理向学术史的拓域转换,这极大地提升了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吴翔宇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
残雪小说“存在”命题:世俗之上,虚无之下的精神张力
2011年
先锋文学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当代已有的文学路向,以启蒙和人性为主导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质疑,建立个人化的言说方式是先锋作家的共识。在经历"回到本身"的过程中,文学卸载掉以往过度承载的社会功能,先锋作家以"逐新"为旗帜,
吴翔宇
关键词:世俗小说残雪虚无先锋文学
论《过客》的“存在”命题建构与意义生成被引量:1
2008年
鲁迅的名篇《过客》演绎了"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由模糊的时间背景与断裂的时间动态构成的时间形式体现了个体此在的非历史性。"路"和"门"物理空间的并置规定了两种可供反应参照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依靠聆听和解释,主体让受遮蔽的存在之真敞亮。面对着存在的悖论,主体绝望的选择脱离了日常逻辑经验理性,也扩充和获致了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对存在意义的质询。
吴翔宇
关键词:《过客》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被引量:2
2023年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脱颖而出,开启了以“儿童”之“文”与“诗歌”之“体”的文体自觉。儿童诗的文体现代化根植于儿童文学现代发生的语境中,体现了语言现代化与思想现代化的融合。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使得儿童诗文体兼具“文之体”与“文与体”的双重特性,从而规避了儿童诗“不可能”的理论难题。
吴翔宇
关键词:儿童诗
试论《青春之歌》中“小资”成长叙事的策略被引量:1
2006年
《青春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林道静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和改造成为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是通过一系列的叙事策略实现的,具体而言,引路者的“布道”和成长者的“洗礼”仪式展现了具有宗教修辞色彩的成长的“催发”策略;革命理想配置爱情选择是成长叙事中革命理想占领私人空间的“合一”策略;两次修改版本和规范文本是成长叙事的“回补”策略。这种成长叙事直接指向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想象主题。
吴翔宇
关键词:《青春之歌》成长叙事修辞策略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理论构想与研究路径被引量:3
2019年
中国儿童文学是以“文学现代化”为特质的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百年演进史与现代中国的转型具有同构性。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整体而系统的研究有效地融通了“演进”“演进史”与“演进史研究”的内在关联,对重绘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图景与文学谱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研究不是做断代史的叠加,而是以“新人想象”为主题导向,突显生成论意义上的奠基、延续、发展、变通、对立及争议的内在脉络,以儿童观、审美形态的演变来表征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演变,从而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格局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吴翔宇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论鲁迅小说的名实意识
2011年
鲁迅的小说贯彻着一种具有现代品格的名实意识。名析离于实之外,遮蔽着人的认知功能:通过命名,掩盖了吃人的社会本质;由于崇名,取消了主体的当下行为。鲁迅运用无名身份与共名效应的比照、有名身份与正名困境的反讽等张力策略,还原了实的本质。这种弃名崇实的意识,执著现在,强调当下之行,体现了鲁迅小说理性的文化批判立场及文学精神。
吴翔宇
关键词:无名共名正名
沈从文重构"乡土中国"的文化机制与话语实践
沈从文营构"乡土中国"的文学实践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予以考量。"居城怀乡"的创伤体验勾联了"乡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深微关系,也表征了其所集聚的悖论性的思想渊源。作为一种现代认知装置的"返乡旅行"照见了一个"民族的旅行"...
吴翔宇
关键词:乡土中国文化机制话语实践
民间童话中的恐怖叙事与伦理困境--以“格林童话”与“林兰童话”的对读为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民间童话在传递真善美的同时包孕着诸多恐怖元素,其恐怖叙事指向故事的深层结构,再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黑暗印记与集体心灵创伤。“格林童话”和“林兰童话”两种文本对于恐怖叙事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在中西不同视域下展现了“恐怖”之于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在家—离家”范式下的恐怖空间、表征文化他者的怪物形象以及非理性的暴力事件,共同构筑了隐匿在童话中的恐怖世界。从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三个层面,可以发掘民间童话恐怖话语下的多重伦理困境:一是成人设置禁忌而儿童打破禁忌;二是善以恶的形式战胜恶;三是恐怖的删改与否关涉着“民间性”与“儿童性”的悖反。恐怖叙事中的伦理困境直接指向童话故事的本质内涵,对于恐怖叙事的伦理学思考推动着儿童文学进一步开拓新的审美疆域。
吴翔宇孙天娇
关键词:伦理困境对读
身体隐喻与五四儿童文学的话语实践
2014年
在"身体道德化"向"身体国家化"转向的五四中国,儿童文学的"新人想象"实践契合了中国现代转型的时代主题。儿童形象与中国形象的内在关联主要通过如下两组隐喻系统完成:一是根性的儿童隐喻"疾病中国",二是失语的儿童隐喻"无声中国"。在破旧立新的话语逻辑中,五四知识分子开启了民族新生与未来中国建构的话语实践。
吴翔宇
关键词:身体隐喻话语实践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