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医院感染
  • 2篇医院感染管理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感染
  • 2篇现患率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感染管理
  • 1篇单胞菌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系统
  • 1篇信息网
  • 1篇信息网络
  • 1篇信息网络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药物

机构

  • 8篇吴江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吴文英
  • 5篇倪晓艳
  • 5篇吴巧珍
  • 2篇王美琴
  • 2篇胡晓蕴
  • 2篇高泉根
  • 1篇朱磊

传媒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98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下呼吸道感染SMA的耐药性以及临床特点,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侵入性诊疗操作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SMA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6.5%、100%和82.6%。98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近5年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88.9%-100%)、头孢哌酮/舒巴坦(59.3%-77.8%)、左氧氟沙星(52.4%-6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2.5%-100%。结论 SMA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吴巧珍胡晓蕴吴文英钱雄杰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性
信息化系统在我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本文重点介绍了信息化系统在我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了促进与推动作用。
倪晓艳吴文英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
信息网络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自2009年1月起,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这一平台,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消了纸质医院感染报告卡医师进入工作站点击"医院感染报告"后双击患者姓名即进入"医院感染报告"界面,
吴巧珍吴文英倪晓艳高泉根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工作站报告卡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边与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12年11月23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06例,医院感染28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9%、例次感染率3.31%;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医院常见的感染部位;肾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为感染高危科室;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2.60%,一联用药61.92%,二联用药38.08%。结论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倪晓艳吴文英王美琴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2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52例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菌种包括:白假丝酵母菌40例(76.92%),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5.77%),热带假丝酵母菌7例(13.46%),毛霉菌属及曲霉菌属各1例(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低蛋白血症、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及合并糖尿病与COPD患者发生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机械通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了解COPD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吴巧珍吴文英倪晓艳王美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肺部感染医院感染
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成效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某院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甲状腺、乳腺、疝修补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监控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监控前组)及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监控后组)间所有甲状腺、乳腺、疝修补手术患者病历2 408份,对照研究监控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监控前的97.94%(1 093/1 116)下降至89.09%(1 151/1 292);联合用药率由37.63%(420/1 116)下降至13.39%(173/1 292);术前2 h内的预防用药率由60.13%(671/1 116)增加至77.24%(998/1 292);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及占药费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监控前后清洁切口Ⅰ/甲愈合率(分别为99.19%与9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采取监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吴巧珍吴文英朱磊高泉根
关键词:清洁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苏南地区某二级医院近3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并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相比较,观察两者的不同之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检测系统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941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的941株细菌中,368株来自ICU,革兰阴性杆菌占85.02%(800/941).ICU与非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25/25)和73.53%(25/34)(P<0.01).病原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1.15%(199/941)、铜绿假单胞菌20.30%(191/941)、鲍曼不动杆菌10.31%(97/94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97%(75/941)和大肠埃希菌7.44%(70/941),ICU与非ICU前5位病原菌相同,但构成比例不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7.79%(115/199)和51.43%(36/70),ICU的ESBL检出率与非ICU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度最高,耐药率分别为5.06%和18.1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18.52%~27.66%之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只有对加替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最严重,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高度敏感,耐药率为9.09%,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几乎全部耐药.我院存在较高的复合感染率,为11.62%(84/723),主要发生在ICU,复合感染率及感染株数在2009年监测中明显下降.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且呈现多重耐药趋势.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
吴巧珍胡晓蕴吴文英钱雄杰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监测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制定医院内感染控制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方法:采用翻阅病历和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参与调查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958例,实际调查958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惠率3.24%,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45.2%,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率48.2%。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有效,短期内了解我院医院内感染的现状,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倪晓艳吴文英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