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静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脉泽
  • 7篇射电
  • 7篇望远镜
  • 6篇射电望远镜
  • 5篇星际
  • 5篇水脉泽
  • 4篇天线
  • 4篇恒星
  • 4篇分子
  • 3篇星际分子
  • 3篇外向流
  • 3篇恒星形成
  • 3篇H
  • 2篇星际介质
  • 2篇射电观测
  • 2篇天文
  • 2篇天文台
  • 2篇抛物面
  • 2篇抛物面天线
  • 2篇紫金山天文台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国...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紫...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8篇吕静
  • 11篇韩溥
  • 8篇雷成明
  • 4篇毛瑞青
  • 4篇孙金江
  • 3篇吴月芳
  • 3篇殷兴辉
  • 3篇唐歌实
  • 3篇孙锦
  • 3篇吴月芳
  • 2篇向德琳
  • 2篇徐之材
  • 2篇郑兴武
  • 2篇裴春传
  • 2篇周雪芽
  • 2篇范英
  • 1篇吴文达
  • 1篇周树荣
  • 1篇张春生
  • 1篇李月兴

传媒

  • 4篇天文学报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紫金山天文台...
  • 2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1999年全...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7篇1995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望远镜水脉泽观测星表(英文)
1995年
本文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日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望远镜上进行的水脉泽源的观测,观测结果汇集为表1和图1。在所有435个观测对象中共观测到195个水脉泽源,其中108个为新探测到的 本文对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亦作了简要介绍。
韩溥毛瑞青吕静雷成明吴月芳孙锦王京生裴春传向德琳范英唐歌实姬慧荣
关键词:水脉泽望远镜天文台紫金山
星际H_2O脉泽的观测与研究
1995年
从1992年9月起,对近82个外流源或电离氢区,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望远镜进行了水脉泽观测。有三个源首次测得了弱H_2O脉泽辐射;对已知源的观测结果表明星际水脉泽的时变比较普遍。流量变化20%以上的源达75%。在高质量外流源中水脉泽深测率比低质量外流源中的高。本文还讨论了脉泽产生率与CO谱线宽度及成协源红外辐射的相关性。
吴月芳吕静毛瑞青孙金江韩溥
关键词:水脉泽星际物质
不同类别分子区域中的CO辐射巡测
1998年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望远镜新安装的3毫米系统,对一组包括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稠密云核、Bok球、主序前发射线星和演化晚期恒星的源进行了12COJ=1-0的辐射搜寻.结果在不同质量恒星形成区域全部测到了12CO辐射,并发现了大的线宽、红和蓝的线翼、线心速度变化及多重辐射的特征,表明相应源可能具有双极喷流,存在膨胀、旋转或多核斑结构.有两个演化晚期星中已观测到了12COJ=1-0谱线,说明其具有较浓厚的拱星气体包层.
吴月芳韩溥吕静孙金江雷成明
关键词:星际分子星际介质拱星包层
大质量年轻星体附近的高速分子外向流被引量:2
1999年
对IRAS0 5 391 - 0 2 1 7,0 6 1 1 4+ 1 745和 0 6 2 0 9+ 0 42 1的12 COJ =1~ 0成图观测表明 ,3个源中均存在高速分子双极外向流 ,而且这些外向流都比较强 ,能量高达 1 0 45 × 1 0 -7J·s-1,质量流失率达 1 0 -5 M⊙/a .从成协红外源的位置、热辐射强度、能谱分布及色温度证认出它们很可能由一个源驱动 ,且驱动源为大质量年轻星体 . 3个源都具有H2 O脉泽与CO外向流中心区域或高速叶极大位置成协 ,可能与外向流有相关的激发机制 .外向流与中心源参量间的关系表明 ,高速分子外向流与星体热辐射是年轻星体演化中彼此相关但无驱动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 .
吴月芳杨传义李月兴雷成明雷成明孙金江吕静
关键词:星际介质外向流恒星形成星体
大型天线表面精度实时检测被引量:13
2000年
介绍一种大型天线表面精度实时检测仪 ,它可以检测出天线表面形变的位置和大小 ,通过实时调整天线面板 ,从而大大改善大型反射面天线的系统性能。在 2 2 GHz频段 ,使用强水脉泽源 Orion,对紫金山天文台的 1 3.7m毫米波望远镜进行了实测 ,检测结果与经典的经纬仪带尺方法测量所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测试精度约为 0 .1 6mm。
殷兴辉徐之材韩溥吕静雷成明
关键词:射电望远镜天线测量天线反射面
行星状星云的CO(1-0)谱线观测被引量:1
1998年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10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CO(1-0)谱线观测结果.其中4个行星状星云:NGC6445,M159,M49和M251,已有过CO(21)的观测,本文第一次给出了它们的CO(10)的测量结果;对2个别人曾经观测过但未测到CO的行星状星云:Sh271和M418,本文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发射;对4个别人从未进行过CO搜寻的行星状星云:VV18,M252,He2459和K331,本文第一次进行了观测,并得到了它们的CO(10)谱.由CO的发射谱征可见。
孙锦孙艳春吕静孙金江
关键词:行星状星云恒星演化星云
在强IRAS远红外源中搜寻新的H_2O脉泽源
1995年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500Jy)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发现了10个新的H2O)脉泽源。其中9个源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IO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对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源的演比特性和时变特性。
孙锦唐歌实范英吕静雷成明韩溥
关键词:射电源VLBI观测射电望远镜
分子区域水脉泽的搜寻
1995年
本文描述了1993年使用13.7m射电望远镜对一些水脉泽的观测搜寻,而这些脉泽源是根据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对一批恒星脉浑源进行的红外观测而挑选出来的。
吴月芳吕静雷成明毛瑞青孙金江张华伟韩溥
关键词:星际分子射电观测水脉泽红外观测射电望远镜
恒星形成区H_2O对脉泽的观测与研究
1995年
We observed 82 H2O masers with outflow in September 1992 through October 1993.Analysis of these 0bservational data is given.
吴月芳韩博M.MillerN.Miller吕静毛瑞青孙金江
关键词:星际分子射电观测水脉泽外向流红外观测
恒星形成时期强远红外源中的22GHz水脉发射与CO分子外向流关系的研究
1996年
为揭示大质量星形成及早期演化中的一些重要特征,根据IRAS的流量,选择了一批F100μ≥500Jy的强远红外源,它们大多是处于恒星形成或早期演化阶段中的大质量的年轻天体,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它们分批进行了22GHz水脉泽的搜寻,得到了11个新的水脉泽源.使用这些新的观测数据和IRAS资料,并结合外台站的水脉泽和CO分子外向流资料,对这类源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CO外向流的机械光度LmCO与远红外的积分光度LFIR相关,与12─60μ间的红外谱斜率S(=Log10(F60μ/F12μ))反相关.2.H2O脉泽发射的积分光度LH20与LFIR明显相关,与S无明显相关性.3.在LmCO一定时,相应的LH2O有一个下限,最强的外向流活动对应最强的H2O脉泽发射.4CO外向流及H2O脉泽的探测率均随远红外积分流量而增大.5.CO外向流的谱斜率趋于S偏小的区域,而H2O脉泽的谱斜率则分布在大的S范围,且较弥散.6.总样本中H2O脉泽的发生率大于CO外流的发生率;而在CO外向流中则H2O脉泽的探测率大于H2O脉泽中CO外向流的探测率.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大质量星和低质量星在形成过程中有?
唐歌实孙锦吕静
关键词:恒星形成水脉泽分子外向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