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俊敏

作品数:272 被引量:1,177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2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0篇动脉
  • 124篇主动脉
  • 108篇腔内
  • 85篇腔内隔绝
  • 79篇腔内隔绝术
  • 78篇血管
  • 59篇主动脉瘤
  • 54篇夹层
  • 54篇腹主动脉
  • 53篇腹主动脉瘤
  • 52篇主动脉夹层
  • 39篇手术
  • 34篇内漏
  • 34篇静脉
  • 33篇动脉夹层动脉...
  • 33篇胸主动脉
  • 33篇主动脉夹层动...
  • 33篇夹层动脉瘤
  • 28篇胸主动脉夹层
  • 24篇胸主动脉夹层...

机构

  • 27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宿州市立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解放军455...
  • 1篇浙江衢化医院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271篇包俊敏
  • 245篇景在平
  • 164篇赵志青
  • 129篇冯翔
  • 125篇陆清声
  • 87篇冯睿
  • 85篇赵珺
  • 65篇周建
  • 47篇袁良喜
  • 41篇叶必远
  • 36篇梅志军
  • 34篇曲乐丰
  • 34篇董健
  • 31篇黄晟
  • 27篇曹贵松
  • 26篇徐斌
  • 25篇周颖奇
  • 14篇仲剑平
  • 14篇裴轶飞
  • 13篇张雷

传媒

  • 31篇外科理论与实...
  • 2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介入放射学杂...
  • 16篇中华普通外科...
  • 15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国现代普通...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国血管外科...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上海医学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9
  • 15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23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18篇2007
  • 4篇2006
  • 12篇2005
  • 14篇2004
  • 27篇2003
  • 27篇2002
  • 19篇2001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主动脉腔内移植物装置及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腔内移植物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匹配的腔内移植物本体;设置在腔内移植物本体上的监测部,用于监测并获得使用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与监测部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用于将监测部获得的生命体...
张磊景在平周建包俊敏赵志青冯睿陆清声冯翔
文献传递
磁控导引导丝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磁控导引导丝的偏转角度的磁控导引导丝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磁控导引导丝系统包括:磁控导引导丝,头端设置有磁性物质,用于在人体外的磁场的作用下调整偏转角度;以及导引导丝控制部,用于产生人体外的...
张磊景在平周建包俊敏赵志青冯睿陆清声冯翔
文献传递
附绒毛结构的防I型内漏支架移植物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绒毛结构的防I型内漏支架移植物系统,用于封闭I型内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脉血管形状相匹配的金属网状支撑层;覆盖于金属网状支撑层上的覆盖层;以及分布于覆盖层外侧的近心端或者同时分布于近心端和远心端的绒毛...
包俊敏董健宋超张雷袁良喜周建景在平
文献传递
人体发育对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从形态发育的角度探讨人类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容易形成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的原因。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年龄均为0-30岁。超声测量55例正常人颈总动脉(CCA)和IRA的直径及管壁脉动幅度(PWM)。CT扫描测量50例胸降主动脉(TDA)直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测量35例非主动脉疾病患者TDA的PWM。结果在人发育过程中,IRA直径增加幅度最大,25-30岁组IRA直径平均值是0-5岁组的2.4倍,而CCA和TDA分别为1.5倍和1.6倍。IRA管壁PWM最大,IRA、CCA和TDA的PWM峰值分别为26.5%、13.5%和16.0%。结论 人体发育过程中IRA直径增加的幅度较大导致了成年人IRA中膜弹力板层数目与直径的比值低于其他部位和其他哺乳动物。中膜的这一结构缺陷可能通过管壁PWM增加来促进中膜硬化和内膜的增厚,进而促进管壁退化。
梅志军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冯翔赵珺曲乐丰陆清声
关键词:腹主动脉降主动脉颈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CCA
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被引量:5
1995年
作者首次设计并实行了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该手术的适应证主要为瓣膜先天发育完善,但受致病因素作用瓣叶发生皱褶脱垂,瓣叶间出现不规则裂隙,瓣环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该手术主要针对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而设计,但也可尝试应用于腘静脉瓣膜的修复成形,并可应用于多对瓣膜的修复。此手术的优点主要有:(1)血管镜可以确诊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为瓣膜修复成形术提供可靠的依据;(2)此手术避免了切开静脉壁和暴露瓣膜,减少了术后血栓形成的机率。(3)本手术克服了 Kistner 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盲目性,变经验性非直视术为直视性修复成形术。准确掌握瓣膜修复程度。
景在平曹贵松周颖奇徐斌包俊敏胡佳乐潘剑清卢佩丽周旭宇叶必远仲剑平
关键词:血管镜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成形术
主动脉夹层并发下肢灌注不良误诊为下肢动脉栓塞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TBAD)并发下肢灌注不良(LLM)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被误诊为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3例TBAD并发LLM被误诊为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病例,通过病史、主诉特点及诊治方法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确诊为TBAD并发LLM,均成功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中1例于麻醉前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术后4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认识TBAD并发LLM的疾病特点,认真全面分析患者临床信息,系统掌握血管病学知识是防止误诊误治的关键。
吴梦涛陆清声赵志青包俊敏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下肢灌注不良血栓栓塞
主动脉夹层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和结构改变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正常主动脉壁和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及结构,探讨硫酸软骨素在主动脉夹层发生和进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瘤壁标本(实验组)10例和正常主动脉壁标本(正常对照组)7例,提取两组标本中的糖胺聚糖,采用DEAE 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以硫酸软骨素酶ABC将硫酸软骨素裂解为不饱和二糖,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中硫酸软骨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中硫酸软骨素二糖包括Δdi-di(2,6)S、Δdi-di(2,4)S、Δdi-di(4,6)S、Δdi-mono6S、Δdi-mono4S和Δdi-nonS,其中除Δdi-di(2,4)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5种二糖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和分子结构均发生明显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健冯睿廖明芳陆清声包俊敏赵志青曲乐丰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附绒毛结构的防内漏支架移植物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绒毛结构的防内漏支架移植物系统,用于预防除II型以外的内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脉血管形状相匹配的金属网状支撑层;覆盖于金属网状支撑层上的覆膜层;以及分布于覆膜层外侧的绒毛层,绒毛层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填...
包俊敏董健袁良喜孟艳春周建景在平
文献传递
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 评价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旁路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6 ~ 90岁,平均(7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经CT动脉造影证实,单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硬化闭塞.均采用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前、后检测血管流速,踝/肱指数.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5、7、10年累积通畅率和5、7、10年保肢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和截肢.35例(87.5%)随访1 ~13年,平均(5.7±2.8)年.ABI由术前平均0.23±0.10升至术后0.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1,P=0.000).术前彩超检测腘动脉及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和(10±4) cm/s,术后分别升至(34±10)cm/s和(22±7)cm/s.术后5、7、10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60.1%,44.3%,25.3%和93.5%,86.8%,57.9%.术后5,7,10年保肢率分别为:97.5%,95%和90%.结论 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症,股-股深人工血管旁路术安全有效,本术式可用于不适合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的患者.
马韬马杰陆清声赵志青包俊敏冯翔冯睿景在平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人工血管
血管腔内成形术术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PTA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移植组28例行PTA术后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动员5~7天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对缺血肢体进行移植,对照组23例患者行单纯PTA术,3个月后比较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ABI及TcPO2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移植组术后TcPO2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PTA与APBSC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PTA术后行APBS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李春梅徐向进林晨包俊敏陈频
关键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外周血干细胞糖尿病足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