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飞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被引量:24
- 2013年
- 背景: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更多继发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被报道。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依据Vancouver分型标准,分析各类型骨折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与并发症,明确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方法,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骨质疏松和假体类型的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Vancouver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实际应用中常会有几种方式结合运用,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 刘英飞王涛张平德
- 关键词:股骨假体骨折骨质丢失环抱器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①选用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术后6~8个月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各70例。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每升4×109个有核细胞时待用。③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术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术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术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有4例出现髂骨疼痛外,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均未发生再骨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疗程短、效果好,较传统植骨具有明显优势。
- 袁进国周志玲刘英飞朱振安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细胞骨髓移植不愈合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髋关节成形术后股骨骨折15例分析
- 2007年
- 刘英飞陈云庆段永刚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及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骨不愈合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较传统植骨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如何获得浓缩、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与骨折愈合的量效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单位:随机对照分析,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参试者: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组。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4×109个有核细胞/mL时待用。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移植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移植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移植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移植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
- 袁进国周志玲刘英飞朱振安
- 关键词:骨髓细胞骨髓移植不愈合
- 原位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混合植骨在脊柱侧弯矫形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目前认为在脊柱侧弯的矫形治疗中最安全、融合率最高、临床应用最多的仍是自体髂骨。实验观察了脊柱畸形矫正融合术中应用原位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混合植骨的效果。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03/2005-12本院及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脊柱中心脊柱侧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35例,女93例,年龄7~24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128例中特发性脊柱侧弯115例,先天性脊柱侧弯10例,间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弯(马凡综合征)1例,成人脊柱侧弯2例。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试验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内固定、原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③术后第3,6,12个月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前后位X线片,观察融合区域两侧的骨质融合情况。结果:12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所得数据均进入分析。①术后随访4~12个月,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手术切口周围无红肿,无渗液,切口均甲级愈合。②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有少量骨痂生长,同种异体骨密度稍低;术后3个月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并可见骨小梁通过;术后6个月大量骨痂生长,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密度相同,无骨吸收。③植骨骨性融合121例,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未完全愈合7例,骨融合过程满意。结论: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及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是临床上一种实用、简易、可靠的植骨方法。
- 刘英飞仉建国陈云庆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植骨脊柱侧弯
- 加压螺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7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丁英奇任小刚刘英飞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加压螺旋钉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肱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患者14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史。男100例,女40例,年龄6~67岁,平均36岁,匀为术后6~8个月并且X射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后开始治疗。按骨不连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自体髂骨移植组(70例)及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分别进行自体骨移植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观察骨痂形成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1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片观察结果:2个月骨折端周围有新生骨痂,5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骨移植组[(7.0±3.0),(9.0±3.0)个月,P<0.05)。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两组各有2例5个月时无骨痂形成,分别进行骨髓干细胞经皮注射在14个月时愈合。自体骨移植组3例出现取髂骨部位血肿,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有5例出现抽取骨髓部位疼痛,所有病例无明显其他并发症,随访24个月无再次骨折发生。结论: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有明显优势,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 周志玲袁进国刘英飞陈云庆朱振安
- 关键词:骨髓移植自体干细胞愈合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烧伤患者64例,按首次烧伤创面换药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Ⅱ组为为对照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10 min、30 min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 武永生刘英飞苏心镜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被引量:14
- 2007年
- 对140例肱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随机应用自体髂骨移植治疗(A组)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术。结果:A组术后1个月无骨痂形成,3个月无连续骨痂形成;B组术后1个月有骨痂形成,并行功能锻炼,3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患处无压痛;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0±2.0)个月,B组为(5.0±1.5)个月(P<0.05);优良率A组为75.71%,B组为82.85%(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有明显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袁进国周志玲刘英飞朱振安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移植骨不连骨缺损
-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被引量:9
- 2013年
- 背景:同种异体骨是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但缺乏诱导成骨能力是最大的问题。目的:评价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或切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65例良性骨肿瘤(包括瘤样病变)患者,根据植骨情况分为2组。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35例患者根据预计植骨量从每位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20-40mL,经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备用,在植骨前将同种异体骨颗粒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充分混匀。肿瘤刮除或切除后,将混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颗粒,植入骨缺损区内。单纯植骨组将用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的同种异体骨植入骨缺损区内。分别于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同种异体骨颗粒界限模糊、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62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P<0.05)。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1例出现排异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周后痊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结果表明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植骨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 刘英飞王涛张平德
- 关键词:细胞移植同种异体骨骨髓干细胞良性骨肿瘤瘤样病变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