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RT-PCR法分析合肥地区HCV基因型
- 1997年
- 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合肥地区的19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了HCVRNA检测及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80例HCVRNA阳性标本中,70例(87.5%)为Ⅱ/1b型HCV感染,7例(8.8%)为Ⅲ/2a型,3例(3.7%)为Ⅱ和Ⅲ型混合感染,未发现Ⅰ/1a和Ⅳ/2b型HCV感染。
- 何金生沙泉余元勋毕克菊李瑞珠刘琏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扩增聚合酶链反应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后TfR和IL-2R表达的动力学及与DNA合成的关系
- 1997年
- 本文用ABC-ELISA法、免疫荧光法和3H-TdR掺入法对比研究了激活人淋巴细胞TfR表达与IL-2R表达的动态关系及与DNA合成的相关性。发现TfR和IL-2R的表达动态学具有相似性淋巴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未能检TfR/IL-2R,而受PHA激活后IL-2R的表达(培养后12h)早于TfR表达(培养后19h),两者均在66~72h达高峰,以后渐下降。TfR和IL-2R的表达及它们与DNA合成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TfR,IL-2R=0.965,rTfR,DNA=0.901,rIL-2R=0.946,P值均小于0.05)。
- 王志坚万军梅刘琏
- 关键词:DNA合成淋巴细胞激活TFR白细胞介素2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性粒细胞动态观察及其机理研究
- 朱向秀宗庭益刘琏高聪
- 该研究通过对大量EHF患者外周血液中PMN变化的动态观察,首次发现EHF早期即 可出现异型杆核细胞的增多,同时查明了PMN功能损伤的规律,即在发病早期,PMN功能明显受损,随病程趋向恢复而逐渐好转。该研究还首次在EHF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中性粒细胞
- Ⅰ型出血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方法采用Ea、Et花环形成、PHA皮肤试验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NBT还原等多种试验方法同时对32例由Hantaan病毒引起的姬鼠型HFRS患者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动态测定。结果HFRS患者早期前五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病程中,淋巴细胞损伤程度较粒细胞更加突出;中性粒细胞NBT还原能力在恢复期反降至最低(P<0.05)。此外,患者这两种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恢复期并未能完全达到正常水平。结论HFRS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与病程密切相关,可能是Hantaan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恢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未能完全恢复提示临床治疗应予以关注。
- 刘亦芬高斌刘琏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化学发光临床意义的初探被引量:1
- 1991年
- 用Con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方法,测定112例正常人和180例不同性质疾病患者(包括肿瘤78例、银屑病39例,带状疱疹18例、病毒性心肌炎18例、湿疹17例和荨麻疹10例)Ly-CL变化。结果表明:①正常人Ly-CL变化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因素有关,中老年者Ly-CL低于年青者;②与相近年龄的正常人相比,肿瘤、带状疱疹、银屑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Ly-CL降低,而荨麻疹Ly-CL增高。本文结果提示,人Ly-CL变化与淋巴细胞活性或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性质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能力有差异。
- 张学军刘琏刘亦芬毕克菊杨森刘弋夏中楠杨林
- 关键词:淋巴细胞化学发光氧自由基
- 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及血清调理功能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建立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及血清调理功能测定的最佳实验体系。方法通过探讨分离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PMN-CL)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及若干影响因素,建立最佳实验体系。血清调理功能测定酵母多糖系用自体血清调理,PMN-CL开始至出现高峰的时间作为血清调理功能的活性分析。结果PMN-CL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反应温度37℃±0.5℃,PMN悬液(1×109L-1)1ml,鲁米诺溶液(2.5×10-5molL-1)0.2ml,调理的酵母多糖悬液(10gL-1)0.2ml,分离的PMN悬液置4℃保存5h内,CL强度基本不变。
- 沙泉刘琏李瑞珠
- 关键词:白细胞化学发光中性粒细胞
- 白细胞介素2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89年
- 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rIL-2)的问世推动了IL-2的临床应用研究。本文介绍了白细胞介素2(IL-2)的药物动力学与副作用、给药方式和临床应用、尤其是对肿瘤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效果。但是IL-2的临床应用尚属研究阶段,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 张学军刘琏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 HCV对HBV干扰作用的研究
- 1997年
- 应用PCR及ELISA技术,分析HCVRNA阳性及阴性标本的HBVDNA及HBsAg的感染状况,以探讨HCV对HBV的干扰作用。结果发现当HBsAg阳性时,无论HCVRNA是否阳性,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3.85%和59.09%,无明显差异,(P>0.05);当HBVDNA阳性时,两组HBsAg的转阴率分别为33.33%和23.53%,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表明HCV对HBV复制无抑制作用。
- 何金生沙泉余元勋余元勋毕克菊刘琏
-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病毒复制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研究(Ⅰ)检测方法的建立
- 1990年
-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ConA 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PBL—CL)测定体系中PBL、Luminol 及ConA 等三个主要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PBL—CL 测定的最优实验条件为:0.5ml PBL 悬液(1×10~6/ml)、0.2ml Luminol 溶液(5×10^(-4)M)及0.2ml ConA 溶液(500μg/ml),反应液总量为1.0m。PBL—CL 测定是一种简便、怏速、敏感的检测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及功能的新方法。
- 司传平于江杨靖刘琏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
- 中性粒细胞与病毒感染
- 1990年
- 本文综述了中性粒细胞(PMN)与病毒的相互作用。PMN 是一类能参与抗病毒免疫的细胞。在病毒感染过程中,PMN 能移至病毒感染部位,通过ADCC、CDNC 效应以及释放抗病毒产物参与抗病毒过程。PMN 的抗病毒效应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早期恢复有重要作用。在PMN 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过程中,PMN 的数量以及趋化、吞噬、、杀菌和氧化代谢功能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 姚正兵刘琏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病毒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