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克菊

作品数:2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5篇人巨细胞病毒
  • 5篇细胞
  • 5篇巨细胞
  • 5篇化学发光
  • 4篇小鼠
  • 3篇胎鼠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氧自由基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自由基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感染
  • 2篇粒细胞
  • 2篇抗体
  • 2篇化学发光反应
  • 2篇活性

机构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优生优...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4篇毕克菊
  • 14篇王明丽
  • 13篇李京培
  • 8篇史百芬
  • 8篇胡勇
  • 4篇刘亦芬
  • 4篇刘琏
  • 4篇胡闻
  • 4篇唐久来
  • 4篇黄升海
  • 3篇方海红
  • 3篇李瑞珠
  • 3篇张学军
  • 3篇苏世云
  • 2篇陈宜芳
  • 2篇杨林
  • 2篇王新满
  • 2篇何金生
  • 2篇余元勋
  • 2篇杨森

传媒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实验动物...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现代康复
  • 1篇Curren...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癌症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细胞化学发光临床意义的初探被引量:1
1991年
用Con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方法,测定112例正常人和180例不同性质疾病患者(包括肿瘤78例、银屑病39例,带状疱疹18例、病毒性心肌炎18例、湿疹17例和荨麻疹10例)Ly-CL变化。结果表明:①正常人Ly-CL变化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因素有关,中老年者Ly-CL低于年青者;②与相近年龄的正常人相比,肿瘤、带状疱疹、银屑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Ly-CL降低,而荨麻疹Ly-CL增高。本文结果提示,人Ly-CL变化与淋巴细胞活性或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性质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能力有差异。
张学军刘琏刘亦芬毕克菊杨森刘弋夏中楠杨林
关键词:淋巴细胞化学发光氧自由基
ToRCH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ToRCH系列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 ,为做好优生优育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ELISA对 45例有异常妊娠结局妇女作ToRCH 4种病原体抗体检测 ,并对部分IgM (或IgG)阳性者作了PCR检测。对其中的 2 1例与ToRCH感染有关的异常妊娠结局胚胎组织块作了PCR检测和对 10例异常新生儿作了母子配对血清学诊断。结果  45例异常妊娠结局妇女中ToX、RubV、CMV、HSV的IgM阳性率分别为 2 0 %、5 1%、44 4%和2 9 7% ,并发现同一病例有 2种或 2种以上病原体同时感染的情况 ,血清PCR结果与之基本一致。 2 1例异常妊娠结局者 (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缺陷 ) ,其胚胎组织中 (人流混合物、死胎脑组织块 )PCR检测均有ToRCH系列中的 1种、2种或 2种以上病原体感染 ,与上述ELISA结果吻合。 10对新生儿脑炎血清与对应母亲血清抗体检测表明 ,垂直传播率ToX与CMV分别为 5 0 %和 40 %。结论 妇女ToRCH系列感染是造成异常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
黄升海史百芬李京培王明丽孟蔚春毕克菊
关键词:间接ELISATORCH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中和活性鉴定
2002年
目的 制备具有中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 用HCMV抗原免疫Balb/c小鼠 5、6次后 ,取致敏的脾脏B淋巴细胞和HGPRT 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2周 ,间接ELISA法筛选克隆。挑取分泌抗体的杂交瘤株 ,再用间接ELISA进行鉴定 ,最终获得抗HCMV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 ,用Ouchterlony法鉴定McAb的亚类。小鼠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 ,取腹水经盐析法提纯IgG。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在第 6代HF细胞株及原代培养新生乳鼠脑神经细胞上进行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获得了 4株杂交瘤细胞株 ,制备的F9McAbs盐析后蛋白质浓度为 11 2g/L ,血清学试验证明该McAbs能和HCMV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制备的IgG具有高度特异性。且体外实验已证实 ,该McAb具有中和抗体的性质。结论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HCMV单克隆抗体能在体外中和HCMV致病变效应 。
姜永忠王明丽李艳秋余莉胡勇毕克菊
用RT-PCR法分析合肥地区HCV基因型
1997年
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合肥地区的19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了HCVRNA检测及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80例HCVRNA阳性标本中,70例(87.5%)为Ⅱ/1b型HCV感染,7例(8.8%)为Ⅲ/2a型,3例(3.7%)为Ⅱ和Ⅲ型混合感染,未发现Ⅰ/1a和Ⅳ/2b型HCV感染。
何金生沙泉余元勋毕克菊李瑞珠刘琏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扩增聚合酶链反应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鼠脑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物中病毒 D N A 的原位杂交法。方法 制备和培养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并进行病毒感染;在感染后的第3 ,5 天及第1 ~4 周连续取样用地高辛标记的 H C M V 即刻早期抗原( M I E) 和晚期抗原( L A) 寡核苷酸特异性探针分别进行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受染神经元内相应病毒核酸及分布。结果  M I E 寡核苷酸探针可在 H C M V 感染后第4 ~7 天检出神经元核内 H C M V D N A;而 L A 寡核苷酸探针则可稳定地检出感染后第7 ~28天细胞培养物中的相应病毒核酸;并显示: H C M V D N A 杂交阳性信号在感染的早期主要分布在核内,呈灶性;而在感染的晚期,杂交阳性信号均匀分布于受染神经元的核内及胞浆内。结论 地高辛标记的 H C M V D N A M I E 和 L A 寡核苷酸探针在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以及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明丽史百芬李京培毕克菊胡勇黄升海任斌
关键词:地高辛原位杂交乳鼠
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反应
1993年
肿瘤患者常出现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上升,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然而,这些细胞数量上变化与细胞活性状态是否一致了解不多。细胞化学发光反映细胞氧化代谢活性及氧自由基形成能力。本实验测定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和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PMN—CL)反应,探讨这二种细胞的数量变化与氧化代谢活性关系。
张学军毕克菊杨林陈宜芳刘亦芳刘弋董照明
关键词:肿瘤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被引量:19
1997年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蒋云仙万声贵王新满毕克菊刘守炎自1989年11月~1994年12月对7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了细菌普通培养,解脲支原体(UU)培养和衣原体(CT)免疫荧光检测,提示UU与CT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
蒋云仙万声贵王新满王新满刘守炎
关键词:前列腺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研究
2004年
目的确立细菌内毒素检查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的热原。方法应用鲎试剂检查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热原,考察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作用。结果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倍,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选用鲎试剂,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行替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李京培毕克菊方海红苏世云王明丽
关键词: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格拉司琼细菌内毒素检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热原检查鲎试剂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2
2000年
将人巨细胞病毒 (HCMV)接种至 8~ 12周龄Balb/c雌雄小鼠腹腔后 ,交配。待雌鼠临产时剖腹取出胎鼠脑双侧大脑皮层 ,进行病毒分离、病理学检测及用地高辛标记的HCMV寡核苷酸探针对大脑皮层细胞压印片进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病理学研究结果证实 ,鼠脑为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 ,并在神经细胞内发现病毒特征性的大的核内嗜碱性包涵体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病毒核酸存在于受染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核内及胞浆内 ;在鼠脑组织上清液中分离出HCMV。且感染组雌鼠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73 9% ,IgG抗体阳性率为 95 7% ;而对照组雌鼠阳性率分别为 4 2 %和 12 5 %。两组间差异高度显著 (P <0 0 1)。感染组雌鼠所生子鼠死胎率及出生后一周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证明 :该病毒能侵袭Balb/c小鼠 ,并通过胎盘感染其子代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这种模拟人类HCMV先天性CNS感染的小鼠模型的建立所显示的许多相似的感染和病理过程 。
王明丽唐久来胡闻史百芬胡勇毕克菊李京培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动物模型小鼠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2002年
王明丽唐久来胡闻史百芬胡勇毕克菊李京培
关键词:HCMV小鼠模型胎鼠人巨细胞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