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松龄

作品数:38 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21世纪青年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成像
  • 14篇缺血
  • 14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病理
  • 9篇脑缺血
  • 8篇信号
  • 7篇病理基础
  • 6篇影像
  • 6篇影像学
  • 6篇缺血后
  • 5篇脑梗
  • 5篇高信号
  • 4篇血性
  • 4篇自杀
  • 4篇自杀基因
  • 4篇自杀基因治疗
  • 4篇脑梗塞
  • 4篇基因
  • 4篇基因治疗

机构

  • 32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作者

  • 37篇刘松龄
  • 30篇张云亭
  • 9篇任燕双
  • 6篇万业达
  • 5篇张敬
  • 4篇杨学军
  • 4篇浦佩玉
  • 4篇姚开泰
  • 3篇陈述花
  • 3篇马先勇
  • 3篇李威
  • 3篇曹亚
  • 3篇刘国栋
  • 3篇刘长宏
  • 3篇蒋元文
  • 3篇李萍
  • 3篇刘福强
  • 2篇郭宏
  • 2篇吴恩惠
  • 2篇崔世民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国外医学(临...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庆祝中国中医...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索瘤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4
2001年
脊索瘤属于原发性低度恶性的骨肿瘤,发生率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4%,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第4位。根据脊索瘤的组织学特征,可将起源于脊索的肿瘤及相关病变归纳为:脊索残余物和脊索瘤。脊索瘤一般包括经典型脊索瘤(typical chordoma)和软骨瘤样脊索瘤(chondroid chordoma),还有少见的未分化型脊索瘤(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和周围型脊索瘤(parachordoma)。本文综述了近年文献中有关脊索瘤发生学、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
刘松龄张云亭
关键词:脊索瘤病理学CTNMR
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3D FSPGR序列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利用 3DFSPGR序列研究无三叉神经痛受检者中三叉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5 0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增强轴位 3DFSPGR图像 ,层厚 1mm ,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 ,同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 ,根据神经周围血管有无及距离的远近分成无血管、远离、接近、接触、变形 5种情况。结果  5 0例患者 10 0侧三叉神经中 ,周围无血管的三叉神经占 37% (右侧 18例 ,左侧 19例 ) ,其中 12例双侧三叉神经周围皆无血管。在周围有血管的三叉神经中 ,接触占 2 3% ,接近占 11% ,远离占 2 9%。所有研究对象中皆未发现血管引起的三叉神经变形。结论  3DFSPGR序列可用于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关系的研究。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微血管接触率为 2 3% 。
陈述花刘松龄李威张云亭刘国栋陆国庆范红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三叉神经微血管血管关系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被引量:2
2002年
垂体腺瘤在组织上属于良性肿瘤范畴,但部分垂体腺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该部分肿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是复发的主要根源。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病理、临床、影像学表现、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与激素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术前诊断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提供依据,对选择手术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萍刘松龄张云亭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腺瘤影像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时颈内动脉的MRI表现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影响以及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时颈内动脉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0 3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MRI资料 ,测量两侧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横径、被肿瘤包绕程度、颈内动脉间距 ,并与 15 0例非鞍区病变患者颈内动脉的MRI表现相比较。结果 非鞍区病变患者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平均距离为 (17.0± 3.5 )mm ,而垂体腺瘤患者则为 (2 4 .4± 4 .2 )mm。颈内动脉间距与肿瘤横径明显相关 ,而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相对不明显。海绵窦是否受侵犯与同侧颈内动脉被包绕范围明显相关 ,而与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及颈内动脉横径无关。结论 两侧颈内动脉间距仅能反映垂体腺瘤的大小 ,与侵袭性无关。海绵窦是否受侵与颈内动脉的移位、狭窄情况无关 ,而与颈内动脉的包绕程度相关 ,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范围 <1/ 3,海绵窦未受侵犯 ;若 >2 / 3,则海绵窦受侵犯。
李萍张云亭刘松龄刘国栋
关键词:垂体腺瘤海绵窦颈内动脉MRI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颅内脂肪瘤的分布特征、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16例颅内脂肪瘤 ,男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7.6岁。结果 :CT表现为脂肪样低密度区 (CT值 :- 44~ - 71HU) ,MRI表现为短T1中等T2 和高质子密度信号 ,在各序列上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 11例单发 ,5例多发。主要分布在中线及旁中线区 ,其中 9例 (5 6 .2 5 % )为胼胝体区。 11例 (6 8.75 % )合并有颅内、外的单或多发异常 ,其中 9例 (5 6 .2 5 % )为胼低体发育异常。结论 :颅内脂肪瘤好发于颅中线区及其邻近部位 ,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 ,常合并颅内、外多发异常 ,结合CT及MRI检查可诊断。
徐文坚张云亭刘松龄吴恩惠
关键词:颅内脂肪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CTMRI
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通过分析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提高对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 5例 2 8个经病理证实的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 ,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 病变包括造釉细胞瘤 9例 ,牙源性钙化囊肿 1例 ,牙源性角化囊肿 7例 10个病灶 ,非角化囊肿 8例。造釉细胞瘤常为多房或单房分叶状 ,均伴邻近结构侵犯 ;角化囊肿以单房分叶状为主 ,侵袭性不如造釉细胞瘤 ,囊内密度常不均 ;非角化囊肿常为类圆形 ,无侵袭性 ,囊内密度均一。结论 CT平扫对于显示病变的形态、结构特征优于传统X线检查 ,通过病变的形态特征可对大部分病变作出鉴别诊断。由于CT对囊内容物的显示缺乏特异性 。
李威张宇捷姜英健刘松龄白人驹张云亭
关键词:CTX线诊断
T_1WI颅内高信号的常见疾病及机制
2001年
MRI T_1WI高信号,一般代表脂类物质或出血。在颅内多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均可出现T_1WI高信号,但其产生机制非常复杂。本文总结了近年文献中有关颅脑T_1WI高信号的常见疾病及其产生机制,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蒋元文刘松龄张云亭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出血脑梗塞代谢疾病病理学
脑梗塞后特殊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分析脑梗塞后MRI短T1 信号的分布、表现特点 ,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脑梗塞灶直径>2cm的脑梗塞病人的MRI资料 ,扫描时病程在1d~120d范围内。结果 :105例脑梗塞病人中出现短T1 信号者占48.57 %(51/105)。脑梗塞后短T1 信号最早见于发病后3d内 ,高峰期为发病后7~30d ,短T1 信号的出现与病程呈正相关 (r=0.41 ,P<0.01)。脑梗塞后短T1 信号可发生在皮质区 (59 % )、皮质下区(31 % )及基底节区 (10%) ;表现为线状 (49 % )、斑片状(37%)和斑点状(14%)。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短T1 信号的出现与病程呈正相关 ,高峰期为病程第7d~30d ;其产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为再灌注损伤、皮质层状坏死。
蒋元文刘松龄张云亭万业达张敬任燕双陈述花孙国良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塞磁共振成像再灌注损伤
超顺磁性氧化铁灌注T_2WI诊断超急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观察国产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灌注T2WI诊断超急性期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正常大鼠5只和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26只,行SPIO灌注前后T2WI,后者在MCAO后40~50分钟行MR检查。MR检查后4只行墨汁灌注检查,6只在MCAO后24小时行MR复查和病理检查。SPIOI颗粒直径20nm、SPIOI颗粒直径6~9nm,剂量为06mmol/kg。采用SPIOI做了6只、SPIOI做了20只灌注检查。结果在MCAO后50分钟,平扫T2WI仅37%表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信号稍高;两种型号的SPIO灌注后100%或80%的右侧MCA供血区呈相对高信号,与墨汁灌注检查的灌注缺损区及MCAO后24小时复查T2WI的高信号范围一致。病理检查证实右侧MCA供血区的缺血、梗死。在剂量相同情况下,SPIOI灌注T2WI显示缺血区与非缺血区的对比度明显高于SPIOI。结论SPIO相当于一种阴性造影剂,国产SPIO“灌注”常规T2WI可以诊断血管闭塞50分钟的急性脑缺血,SPIOI灌注的诊断效果优于SPIOI。
刘松龄张云亭刘长宏
关键词:脑缺血造影剂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性半暗带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张云亭刘松龄崔世民万业达刘梅丽
主要内容: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①评价脑缺血性半暗带的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价值;②确定影像学半暗带的病理基础、存在形式,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③筛选出有临床指导价值和普及价值的影像学半暗带的检查方法。项目意义:缺血...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影象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