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眼压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4篇高眼压
  • 3篇翼状胬肉
  • 3篇术后
  • 3篇胬肉
  • 3篇慢性高眼压
  • 2篇凋亡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眼底
  • 2篇眼底血管
  • 2篇眼底血管造影
  • 2篇荧光
  • 2篇荧光素
  • 2篇荧光素眼底血...
  • 2篇造影

机构

  • 8篇蚌埠市第三人...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作者

  • 14篇刘杰
  • 5篇孙林
  • 4篇邝芳
  • 4篇甘玲萍
  • 4篇王百忍
  • 4篇杨新光
  • 4篇杜兆江
  • 3篇段小莉
  • 2篇潘永称
  • 2篇张伟
  • 1篇甘林萍
  • 1篇胡丹
  • 1篇黄裕新
  • 1篇赵宁侠
  • 1篇惠延年
  • 1篇汤萍
  • 1篇姚元庆
  • 1篇王敏
  • 1篇李改丽
  • 1篇杨连甲

传媒

  • 4篇淮海医药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层巩膜静脉烧烙法诱发大鼠慢性高眼压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证明大鼠基础眼压的昼夜节律并建立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 4 0只 ,建立模型前早晚各测眼压一次 ,连续测量 1wk ,之后将 4 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 ,每组 1 0只 .对照组只打开球结膜 ,巩膜静脉不做处理 ;模型Ⅰ ,Ⅱ ,Ⅲ组分别烧烙 1 ,2 ,3条浅层巩膜静脉 ,术后即刻、术后 30min ,1h ,1 2h ,1d ,1wk ,4wk ,8wk分别测量各组眼压 ,并于术后观察术眼的局部表现 .大鼠眼压用TONO PEN测量 .结果 :大鼠白天正常眼压界于 1 .0 6kPa~ 1 .99kPa之间 ,平均眼压值为 (1 .4 6± 0 .2 5 )kPa ;夜间正常眼压界于 1 .73kPa~ 2 .6 6kPa之间 ,平均眼压值为 (1 .86± 0 .2 3)kPa .大鼠夜间平均眼压高于白天 (P >0 .0 1 ) .术后 8wk对照组平均眼压值为 (1 .6 8± 0 .2 5 )kPa ,模型Ⅰ组平均眼压值为 (1 .6 5±0 .2 6 )kPa ,模型Ⅱ组平均眼压值为 (4 .0 4± 0 .2 1 )kPa,模型Ⅲ组平均眼压值为 (4 .1 2± 0 .1 9)kPa .术后 8wk各组平均眼压值 ,对照组与模型Ⅰ组间以及模型Ⅱ组与模型Ⅲ组间平均眼压值没有差别 (P >0 .0 5 ) ,前两组与后两组分别进行比较 ,平均眼压值差别显著 (P >0 .0 1 ) .模型Ⅲ组术后有 3只眼出现角膜大泡、热伤性白内障等并发症 .结论 :
杜兆江刘杰杨新光王百忍段小莉邝芳胡丹朱宝义
关键词:青光眼昼夜节律眼高压动物模型
糖尿病黄斑水肿类型及视力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类型与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640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查结果、病变分型及矫正视力。结果①640只眼中,436只眼(68.1%)未见黄斑水肿,204只眼(31.9%)存在不同程度DME,其中局部水肿型116只眼(18.1%),弥漫水肿型88只眼(13.8%);②患者视力随着DME加重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视力与DME的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
刘杰孙林甘林萍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1998年
目的:对3.2mm及6.0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对74例(81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同期植入PMMA或折叠式人工晶体,对照白内障囊外摘除12mm切口的96只眼,在术后1周~3个月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超声乳化组术后1周~1个月的视力明显高于12mm切口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明显低于囊外摘除组(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早期恢复视力,术后散光轻微,屈光状态稳定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潘永称孙林褚俏梅刘杰汤萍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
Cop-1诱导的自体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Cop-1免疫模型,从形态学上观察Cop-1诱导的自体免疫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高眼压组及高眼压免疫组。用巩膜浅层静脉烧烙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高眼压免疫组在建立高眼压模型后即刻于大鼠后肢皮下注射200μg Cop-1,2周及4周后重复注射200μg Cop-1。8周后,从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液,用ELISA检测Cop-1抗体效价。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光镜下对节细胞层细胞数进行计数。以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结果Cop-1免疫大鼠后8周,血清中Cop-1抗体呈阳性,效价高于1∶1000。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平均为(22.5±1.18)个,高眼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平均为(15.5±0.85)个,高眼压免疫组为(20.5±1.43)个。统计学分析显示,高眼压免疫组及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高于高眼压组(P<0.01),而正常组与高眼压免疫组之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TUNEL染色显示高眼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Cop-1诱导的自体免疫反应可以对高眼压状态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杜兆江杨新光刘杰王百忍邝芳段小莉惠延年
关键词:自身免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凋亡高眼压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对胬肉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棉片使用与传统显微镜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疗效差异。方法 39例患者(46只眼)单纯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切除组23只眼使用显微镜下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组23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后0.02%丝裂霉素处理,取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按胬肉术后的4种状态评定:联合手术组有2例复发,单纯切除组有8例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丝裂霉素手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比较有明显的低复发率。
冯正国甘玲萍刘杰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
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翼状胬肉患者行成品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的生长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25例术后羊膜移植片生长良好,无排异反应及睑球粘连,随访1年仅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王敏刘杰甘玲萍孙林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术复发
电针对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和EGFR表达及AgNOR的影响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细胞受体表达及核增殖的影响 ,探讨针灸作用机制 .方法  75只 SD大鼠随机分段分为 5组 ,在清醒状态下针刺实验 ,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粘膜细胞胃泌素 (G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 ,Ag NOR特染观察胃腺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电针足三里穴胃粘膜 EGFR阳性表达率 73.3% ,Gas表达率 6 6 .7% ;电针三阴交对 EGFR表达无影响 ,Gas表达率为 46 .7% ;联合穴位组 Gas,EGFR表达均达 6 0 .0 % ,Ag-NOR特染各组核内嗜银颗粒无明显差异 .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提高胃粘膜细胞 Gas和 EGFR表达率 ,改变细胞分子结构 ,影响细胞功能 .
赵保民黄裕新张伟赵宁侠刘杰王庆莉王连刚
关键词:足三里胃泌素胃粘膜
翼状胬肉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运用角膜绷带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某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39例(50只眼),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只眼。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常规组术后不作特殊处理,仅常规加压包扎,并将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另将2组随访期间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2 h,1 d,2 d,3 d,5 d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在术后1 d,3 d,5 d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无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常规组4例患者复发翼状胬肉,约占16.00%(χ2=17.391,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角膜绷带镜运用于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运用价值。
张敏刘杰甘玲萍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上皮
Ewing肉瘤能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
1992年
作者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单克隆抗体(BMP-McAb)ABC法,对6例Ewing肉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BMP在该肉瘤之存在.6例皆系阳性.结果与Bauer把人之肿瘤移植于无胸腺的裸鼠身上相符.这表明Ewing肉瘤能够表达BMP.为Ewing肉瘤起于原始多能细胞并能够多向分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张遂祥李德芳刘杰杨连甲金岩
关键词: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1997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用超声乳化和玻璃切除以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方法治疗6例角膜穿通伤伴白内障球内异物及玻璃体积血、8例老年性白内障伴玻璃体积血。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达0.5以上者5例(35.7%),0.3~0.4者6例(42.9%),0.1者2例(4.12%),术后未发生手术源性并发性。结论这种三联或四联手术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一期治疗这类复杂性、多样性眼疾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潘永称孙林刘杰汤萍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球内异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