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重点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镁合金激光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 镁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光海水中已探明的镁含量就高达2×1015t,由于含量丰富、密度轻、比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工业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然而镁合金也有致命的缺陷,镁的电负性极强,制备成镁合金后依...
- 林锐刘朝辉刘建国周文超李彪
- 关键词:镁合金激光表面处理激光表面重熔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耐蚀性
- 慢性胆道感染对兔门静脉系统凝血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兔慢性胆道感染后门静脉血与外周血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家兔均行经皮胆囊管置管。模型组兔经留置管注入大肠杆菌,每周1次,连续3周;对照组则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兔于末次注射后3 d取耳缘静脉及门静脉血,并取近第一肝门处肝组织样本,检测两处血液样本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观察门静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造模后进食量明显减小,肛温升高,体质量下降,而对照组一般情况较造模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耳缘静脉血DD明显升高(P<0.01),但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而门静脉血中除DD明显升高外,CT,PT,APTT均明显缩短(均P<0.01)。病理学检查可发现模型组门静脉微小血栓形成,而对照组未见。结论:慢性胆道感染可以导致门静脉系统局部高凝状态并微血栓形成,外周血DD的检测对诊断胆道感染并发门静脉血栓有一定的意义。
- 何谦张少波祝峰刘朝辉潘建生张诚华
- 关键词:门静脉胆道感染血液凝固
- 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前胆道引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合并急性胆管炎(AC)患者术前胆道引流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治疗的MOJ合并AC,且术前行胆道引流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称为PTCD组),35例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称为ERBD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ALT、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两种术前胆道引流治疗的优缺点。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DBil、AL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RBD组的3个生化指标的下降水平较PTCD组更明显(P值均<0.05)。ERBD组平均住院时间较PTCD组短(t=3.172,P<0.05),且住院总费用比PTCD组更少(t=2.562,P<0.05)。ERBD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PTCD组高(25.7%vs 3.45%,P<0.05),胆道出血、胆道感染和切开或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均较PTCD组低(P值均<0.05)。结论术前胆道引流能显著控制AC症状,改善肝功能,ERBD治疗较PTCD治疗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MOJ合并AC的首选治疗方案。
- 陈秋恋吴珊珊刘朝辉
- 关键词:胆管炎
- 脾切除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Th17等免疫细胞的变化,分析脾切除于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采取脾切除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术前1 d、术后7 d、1个月、3个月,以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Th17细胞比率,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3的变化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t检验进行。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前CD3、CD4、CD8、CD4/CD8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症因子IL-6、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7 d、术后1个月、3个月的CD3、CD4、CD8、CD4/CD8值均先降低后升高,术后7 d的CD3、CD4、CD8、CD4/CD8值低于术前水平(P均<0.01),但术后3个月CD3、CD4、CD8、CD4/CD8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7 d、术后1个月、3个月的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症因子IL-6、IL-17、IL-23水平均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脾切除术可以下调门静脉高压症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症因子IL-6、IL-17、IL-23,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 刘朝辉陈一杰张诚华
- 关键词:脾切除术免疫活性
- 肝癌切除术前外周血中CD4^+/CD8^+值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8^+值的大小与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行肝癌部分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CD4^+/CD8^+值,并分为低CD4^+/CD8^+值组(CD4^+/CD8^+值≤1,52例)和高CD4^+/CD8^+值组(CD4^+/CD8^+值>1,98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采用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记录2组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对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生存率低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3、41.983、55.214,P值均<0.001),2组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71,P<0.05);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肿瘤复发率均高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041、68.234、55.157,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有无子灶、HBV感染、肿瘤浸润深度、微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微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癌切除术前CD4^+/CD8^+值≤1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率高,CD4^+/CD8^+值对肝癌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吴珊珊刘鸿瑜陈秋恋杜振双刘朝辉
- 关键词: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