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晴

作品数:11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脏
  • 6篇妊娠
  • 5篇心脏病
  • 3篇妊娠合并
  • 3篇风湿
  • 3篇风湿性
  • 3篇并症
  • 2篇妊娠合并症
  • 2篇手术
  • 2篇球囊
  • 2篇球囊扩张
  • 2篇球囊扩张术
  • 2篇中晚期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晚期
  • 2篇母婴
  • 2篇坏死因子
  • 2篇合并妊娠
  • 2篇反应蛋白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1篇刘晴
  • 10篇刘陶
  • 5篇房臻
  • 4篇丁书芳
  • 4篇王以新
  • 3篇吴洁
  • 2篇刘海行
  • 2篇杨冬
  • 2篇王虹
  • 1篇潘晓冬
  • 1篇李蕾
  • 1篇辛毅
  • 1篇张军
  • 1篇苏醒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析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就诊于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病病种的治疗方式、心功能分级、产科检查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49%。内科药物治疗14例,新生儿死亡1例。心脏手术治疗11例,其中孕前行瓣膜置换术5例,孕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6例。结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心脏手术有效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对比孕前行瓣膜置换术、孕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对母儿预后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以新丁书芳刘海行吴洁刘晴房臻张军刘陶
关键词:风湿心脏病妊娠合并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6月期间22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为3.91%,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孕产妇死亡3例,新生儿死亡7例,胎死宫内1例。母婴预后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相关。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与Ⅲ~Ⅳ级患者对母婴预后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行心脏手术者53例,孕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8例,母婴预后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加强宣教工作,增强孕龄妇女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二级预防意识(早发现、早治疗);孕前评估心脏功能确定能否胜任妊娠;孕期系统产检,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母婴预后。
丁书芳王以新刘晴吴洁房臻
关键词:心脏疾病妊娠合并症母婴预后
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及4种细胞因子水平在产褥期的变化。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选择在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80例,其中GDM孕妇40例(GDM组)、同期正常妊娠分娩孕妇40例(对照组),于孕早期(10-12周)、孕晚期(36—38周)、产后第3天及产后第42天分别抽取两组妇女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瘦素和TNF-α水平;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孕期4种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以及4种细胞因子在产褥期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TNF—α曲线下面积,确定预测GDM的阈值。结果(1)孕期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OMA-IR的相关性:孕早期GDM组脂联素水平为(5.7±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2.7)mg/L,且脂联素水平与HOMA-L呈负相关(r=-0.333,P〈0.05);而孕早期GDM组瘦素水平为(28±10)“g/L、TNF-α【水平为(10.0±3.4)ng/L、CRP水平为(4.7±1.1)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μg/L、(4.6±2.7)ng/L和(2.4±1.2)mg/L,且均与HOMA-IR呈正相关(r=0.411、0.529、0.308,P均〈0.05)。孕晚期GDM组脂联素水平为(3.9±2.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7)mg/L,且脂联素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r=-0.344,P〈0.05);而孕晚期GDM组瘦素水平为(37±13)ng/L、TNF-α水平为(12.7±2.6)ng/L、CRP水平为(6.7±3.6)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3)μg/L、(5.8±2.1)ng/L和(4.4±3.1)mg/L,且均与HOMA.IR呈正相关(r=0.414、0.487、0.285,P均〈0.05)。多元线性回�
刘陶房臻杨冬刘晴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质产后期
球囊扩张术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五例报告及分析
2008年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对母儿威胁极大。文献报道,二尖瓣狭窄的孕产妇心功能Ⅰ~Ⅱ级者死亡率为0.4%,心功能Ⅲ~Ⅳ级者死亡率高达6.8%。临床上有些患者,因各种原因直至妊娠中晚期出现症状后才发现患有心脏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北京安贞医院收治了11例中晚期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对其中5例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刘陶王虹刘晴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中晚期妊娠产科合并症妊娠中晚期
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母婴风险及防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母婴风险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2009年6月223例心脏病合并妊娠住院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病合并妊娠孕产妇占同期全部孕产妇的3.91%,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心律失常组较其他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例数少、孕周时间长、新生儿体质量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规范产检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未规范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手术治疗组患者母儿预后良好。结论心脏病合并妊娠属高危妊娠,孕前咨询、孕期规范产检及心脏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女性心脏病患者的妊娠及分娩的风险。
王以新丁书芳刘海行吴洁刘晴房臻刘陶
关键词:心脏病妊娠分娩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8年
刘晴刘陶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发生率糖尿病合并妊娠病因妊娠期间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女性不孕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女性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女性不孕症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107例,其中盆腔炎症7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6例,卵巢囊肿6例,子宫肌瘤3例,盆腔结核1例;宫腔镜下发现宫腔病变13例;宫、腹腔镜下均发现病变5例。治疗后行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120例(234条输卵管)不孕症中,术前阻塞92条,通而不畅48条,通畅94条;术后通畅201条,通而不畅18条,阻塞15条,手术疏通率76.4%(107/140)。89例术后随访0.5~1年,已有32例受孕,妊娠率36.0%(32/89),其中宫内妊娠30例,输卵管妊娠2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准确诊断不孕原因,同时治疗宫腔、盆腔及输卵管异常,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疗效较好。
李蕾刘陶刘静刘晴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
球囊扩张术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否为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11例严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的患者,妊娠中晚期反复发生心力衰竭,5例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6例药物治疗。结果:5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者术后二尖瓣口面积增大,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产后心功能稳定,婴儿发育均正常。6例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者终因心功能失代偿而被迫终止妊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急救方法。
刘陶王以新王虹刘晴
关键词:妊娠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
早孕期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 探讨早孕期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年在北京安贞医院连续产检并分娩342例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至晚孕期根据糖耐量试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正常妊娠组,测定3组孕妇早孕期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及CRP水平,分析以上细胞因子与IR的关系.结果 342例中有13例患妊娠期糖尿病,19例存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在其余正常孕妇中选择35名作为对照组.3组孕妇早孕期血清脂联素、瘦素及TNFα、CRP水平有统计学意义.脂联素与IR呈负性相关,瘦素、CRP、TNFα、体质量指数(BMI)与IR呈正相关.结论 早孕期脂联素、瘦素、TNFα及CRP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相关性,其中TNFα的作用最显著,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指标.
刘陶刘晴杨冬房臻
关键词:脂联素瘦素TNFΑ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有高危妊娠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病例组,30例临床诊断指征正常、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对照组,抽取16~27w孕妇羊水细胞利用21、13染色体位点和18、X、Y染色体着丝粒及22q11.2微缺失3组探针,用FISH技术对未培养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受检者的羊水细胞进行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0例病例组FISH检测获得诊断结果,检出10例异常结果,其中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及5例22q11.2微缺失;同时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只检出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与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FISH检测结果相符;而应用FISH技术检出5例22q11.2微缺失胎儿与其病例的引产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尸体解剖结果完全相符。结论:FISH技术检出22q11.2微缺失病例,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的检出率,作为重要辅助性检查项目,有其临床推广价值。
辛毅潘晓冬刘晴丁书芳刘陶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