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慕广

作品数:54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风洞
  • 21篇风洞试验
  • 13篇气动
  • 11篇建筑
  • 10篇气弹
  • 10篇气弹模型
  • 10篇高层建筑
  • 9篇吊杆
  • 8篇振动
  • 8篇风致
  • 7篇拱桥
  • 6篇H型
  • 6篇颤振
  • 6篇驰振
  • 5篇涡激共振
  • 5篇H型吊杆
  • 5篇超高层
  • 5篇超高层建筑
  • 4篇输电
  • 4篇雷暴

机构

  • 39篇华南理工大学
  • 20篇湖南大学
  • 4篇深圳市国家气...
  • 3篇高速铁路建造...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四川省交通厅...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作者

  • 54篇刘慕广
  • 27篇谢壮宁
  • 18篇陈政清
  • 17篇余先锋
  • 14篇石碧青
  • 8篇杨易
  • 4篇段静
  • 4篇张丽
  • 3篇汪志昊
  • 2篇何勇
  • 2篇胡建华
  • 2篇刘志文
  • 2篇季静
  • 2篇陈庆军
  • 2篇王湛
  • 2篇韦锋
  • 1篇文峰
  • 1篇陈勇
  • 1篇何文辉
  • 1篇彭涛

传媒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4篇工程力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空间结构
  • 1篇世界桥梁
  • 1篇国防交通工程...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五届全国土...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型截面细长杆件颤振稳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节段模型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腹板开孔率的H型细长结构的风致颤振失稳特性。试验中H型杆件的腹板与翼板宽的比值为2.4,试验研究均在均匀流中进行,来流风为横桥向时定义为0°风偏角。节段试验研究发现,腹板开孔的细长H型截面杆件在20°风偏角附近较低风速下即可发生扭转颤振失稳,发生扭转颤振失稳的风偏角区间受腹板开孔大小影响明显。腹板开孔率38%的模型在0°附近及10°<β<30°偏角区间存在扭转颤振失稳,开孔率27%的模型颤振失稳区间为10°<β<30°,而14%开孔率的模型颤振失稳区间仅为15°<β<25°。腹板无开孔的模型在0°≤β<10°偏角内较低风速下即可发生弯曲驰振,风偏角增大后,个别偏角下会发生扭弯颤振。腹板开孔为14%与27%的模型试验中没有观测到弯曲驰振现象,而开孔率为38%的模型在80°≤β≤90°偏角内可发生弯曲驰振,可见适度的腹板开孔可有效改善细长H型截面杆件的弯曲驰振稳定性。开孔率为27%的气弹模型试验验证了节段模型扭转颤振失稳及驰振稳定性的结果。
陈政清刘慕广牟廷敏汪志昊
关键词:节段模型气弹模型H型截面
高层建筑顶部横梁的风效应被引量:5
2016年
结合CFD数值方法和风洞试验分析了高层建筑顶部横梁的气动力和风荷载特性。CFD数值结果显示建筑顶部绕流会显著增大横梁处的气流风攻角;横梁气动力的数值计算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均证实横梁为驰振稳定截面;风振分析显示横梁的峰值升力大于峰值阻力,通过进一步分析广义力功率谱密度函数和频率比对峰值升力的影响,证实横梁在50年重现期强风作用下处于涡激共振状态。
刘慕广谢壮宁石碧青
关键词:横梁风洞试验气动力涡激共振
下击暴流风特性及其对高耸桅杆动力作用的实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下击暴流的风场特性及其对高耸结构的动力作用,依据高度356 m的深圳气象观测梯度塔获取了下击暴流风记录及其加速度响应。分析了雷暴风的平均风速、湍流度及脉动风功率谱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下击暴流作用下梯度塔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下击暴流风速剖面形态具有时变性,且不同时刻的风速剖面与目前常用的经验剖面均有一定的差异;雷暴过程湍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规律性不显著,其脉动风功率谱与von Karman谱和Solari谱较为吻合;下击暴流作用下梯度塔的最大风振响应出现在雷暴过程的上升段而非最大风速时刻,其响应和顺风向风振系数均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风振过程中梯度塔多模态参与特征明显,且纤绳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
刘慕广胡家锴余先锋余先锋谢壮宁谢壮宁杨易
关键词:下击暴流桅杆风场特性动力响应
两矩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高频测力天平风洞试验,分析了实际工程中矩形高层建筑风致干扰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矩形高层建筑不同空间位置下的气动干扰效应.结果显示: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干扰放大效应主要是其侧后方正交布置的另一矩形高层建筑导致,且这一矩形建筑处于受扰建筑下游时产生的干扰效应明显高于处于上游的情形.沿受扰建筑的侧方和后方增大两矩形高层的间距比,风荷载干扰效应整体呈递减的趋势,加速度干扰效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扰建筑在受扰建筑侧方移动时的干扰范围和强度均要高于在受扰建筑后方移动时的情形.受扰建筑顺风向体型系数的最大干扰因子可达1.41.干扰效应也会显著增大受扰建筑横风向的体型系数,以单体状态顺风向体型系数归一化的干扰因子为1.08.进一步考虑动力放大作用后,受扰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的干扰因子可分别达到1.49和2.28,加速度的干扰因子最大可达1.23.
刘慕广何勇谢壮宁
关键词:高层建筑气动干扰风洞试验风效应矩形断面
超高层建筑顺风向加速度的干扰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各种干扰工况下受扰超高层建筑表面风荷载,并对不同折减风速下的超高层建筑顶部顺风向加速度响应进行计算,详细研究了不同截面宽度、不同高度施扰建筑干扰下受扰建筑顶部顺风向加速度干扰因子包络值的分布规律以及涡激共振干扰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截面宽度、不同高度建筑施扰下的干扰因子包络值之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涡激共振的影响,宽度比为0.4及0.6时的最大干扰因子包络值分别达到2.3和2.06,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中需重点关注高度相仿但截面相对较小的施扰建筑的潜在干扰影响。在非共振情况下,随着宽度比(施扰建筑与受扰建筑截面宽度之比)的增大,放大干扰效应显著的区域越来越大,相应的最大的干扰因子包络值也呈增大趋势。高度比(施扰建筑与受扰建筑高度之比)为1.2和1.0时的干扰因子包络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91%,当施扰建筑高度达到受扰建筑的1.2倍后,包络干扰因子的分布基本不变。
余先锋谢壮宁刘慕广刘海明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涡激共振
基于气弹模型的串列主缆气动干扰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间距、风偏角、风攻角及固有频率下,串列主缆间的气动干扰特性。研究发现,上游模型的干扰会导致下游模型发生面外振动为主的尾流驰振,且上游模型会跟随下游模型出现同一模态的小幅振动;随间距减小,尾流驰振临界风速相应降低;在负风偏角及正风攻角下模型更易出现尾流驰振;固有频率变大,总体上可提高尾流驰振临界风速。发生尾流驰振时,有多个模态共同参与振动,且各模态参与程度随风速增加规律性变化。模型运动轨迹为主轴在一、三象限内的椭圆振动,随风速增加主轴方向没有明显改变。最后,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陈政清刘慕广刘志文
关键词:风洞试验气弹模型气动干扰
箱型吊杆的风致振动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该文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箱型吊杆的风振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紊流对吊杆气动性能的影响。箱型吊杆会发生涡振与驰振失稳,高宽比对涡振特性存在较显著影响,对改善驰振性能作用不大。紊流对箱型吊杆涡振起振风速及锁定区间有较大影响,但紊流的作用并不总是有利的。相应的数值模拟显示,紊流是通过改变结构的St数与涡脱力的大小来影响结构的涡振特性。
刘慕广陈政清
关键词:风洞试验涡振驰振
一种格栅板型调谐水箱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格栅板型调谐水箱阻尼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为顶面敞开的凹槽,凹槽包括底面和凹槽壁,底面和凹槽壁连接,凹槽壁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凹槽内储存有水体,还包括X排格栅板,X为不小于1的自然数,所述格栅板通过内...
李金祥刘慕广谢壮宁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梯试验台架、固定装置和电梯门机系统,电梯试验台架包括电梯厅门、电梯厅门门框、电梯轿门、电梯轿门门框、挡板和斜导流板,电梯厅门外侧设有外侧测压孔,电梯厅...
杨易解学峰万腾骏谢壮宁石碧青刘慕广余先锋
文献传递
H形吊杆大攻角下颤振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腹板开孔率的H形吊杆风致失稳特性。节段模型试验发现,腹板不开孔吊杆在小攻角下可发生弯曲驰振;而腹板开孔的吊杆在20°攻角附近较低风速下可发生扭转颤振失稳,且发生扭转颤振失稳的风攻角区间受腹板开孔大小影响明显。气弹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H形吊杆可发生扭转颤振失稳。
陈政清刘慕广
关键词:拱桥吊杆节段模型气弹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