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先锋

作品数:59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7篇风洞
  • 26篇建筑
  • 24篇风洞试验
  • 21篇风致
  • 19篇高层建筑
  • 12篇超高层
  • 11篇风致内压
  • 11篇超高层建筑
  • 10篇风压
  • 7篇屋盖
  • 7篇风致响应
  • 6篇气动
  • 6篇开孔
  • 5篇阻尼
  • 5篇空间结构
  • 4篇低矮建筑
  • 4篇矩阵
  • 4篇加速度
  • 4篇建筑结构
  • 3篇底座

机构

  • 50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同济大学
  • 8篇重庆交通大学
  • 3篇重庆交通科研...
  • 2篇深圳市国家气...
  • 2篇深圳市桥博设...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 1篇深圳市欧博工...

作者

  • 59篇余先锋
  • 39篇谢壮宁
  • 21篇石碧青
  • 17篇刘慕广
  • 8篇顾明
  • 8篇杨易
  • 6篇王旭
  • 6篇全涌
  • 3篇郭增伟
  • 2篇何勇
  • 2篇段静
  • 2篇刘海明
  • 2篇张丽
  • 2篇刘海明
  • 2篇王旭
  • 1篇黄鹏
  • 1篇段旻
  • 1篇樊友川
  • 1篇肖淑君
  • 1篇朱忠义

传媒

  • 10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广东土木与建...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城市住宅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9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大型电厂大罩壳屋面风压分布试验研究
2022年
对屋面直径为294m的某电厂大罩壳外立面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得到了大罩壳外立面各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点体型系数、各典型风向角下的指定分块体型系数,以及用于结构设计的平均风压以及某风向角下屋面和侧墙风压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布等值线。试验成果对类似圆形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压分布具有参考意义。
匡军余先锋
关键词:大跨度屋盖风洞试验风压分布
一种用于模拟雷暴冲击风的风洞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雷暴冲击风的风洞试验装置,包括4个竖向支架、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导流板和一个以上的斜导流板;所述竖向支架通过上下两端的螺栓固定于风洞试验段中,竖向支架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螺栓限位孔;垂直导流板两侧...
刘慕广石碧青余先锋谢壮宁杨易
文献传递
一种高频底座力天平的动力校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底座力天平的动力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测量信号x(t)进行白化得到白化后信号z(t);寻求正交矩阵V,使得z(t)=Vq(t),进而得到分离信号q(t);在模态坐标下,对分离信号进行固有频率和模态...
张乐乐谢壮宁余先锋石碧青
文献传递
小截面建筑干扰下的高层建筑气动力及风致响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上游来流经小截面施扰建筑可产生频率较高的漩涡,在较低的风速下会使受扰建筑发生涡激共振而受到较大的干扰作用。为此,通过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和风振响应计算,详细分析上游施扰建筑与下游受扰主建筑的截面宽度比为0.4时的受扰建筑基底气动弯矩、基底峰值弯矩响应以及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B类和C类地貌风场下受扰建筑基底平均和脉动气动弯矩均表现为遮挡效应和弱放大效应,最大干扰系数仅为1.05;顺风向、横风向基底峰值弯矩响应和顶部峰值加速度的干扰效应都较基底平均和脉动气动弯矩的强;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的干扰效应明显强于基底峰值弯矩响应,其中在B类和C类地貌风场下的横风向峰值加速度均在串列位置(2b, 0)附近处呈现强放大效应,最大包络干扰系数分别为4.7和3.03。进一步对尾流涡激共振的干扰机理研究表明,基底峰值弯矩响应和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响应的放大效应干扰机理是一致的。对于受小截面施扰建筑影响的情况,仅分析气动力的干扰效应是不够的,必须考虑不同折算风速下的荷载响应包络干扰效应。
余先锋谢壮宁
关键词:气动力风致响应涡激共振
考虑背景孔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风致内压响应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风致内压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结构抗风设计时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合理的假定,利用非定常伯努利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绝热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有背景孔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内压响应非线性控制方程组,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背景孔隙对内压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导出的内压控制方程组可很好地分析有背景空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风致内压响应;无背景孔隙时,内侧房间的内压响应要高于外侧房间;背景孔隙所引入的附加阻尼使得两房间的内压响应均受到抑制。这些研究成果对结构风致内压有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价值。
余先锋顾明全涌樊友川
关键词:附加阻尼
基于黏滞阻尼器的CAARC高层建筑风振加速度控制研究
2023年
对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矩形高层建筑开展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得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有、无设置黏滞阻尼器下的结构风致加速度响应的减振控制率。结果表明:结构顶层峰值加速度的减振控制率随着阻尼系数C的增大而增加、随着阻尼指数α的增大而减小;靠近结构上部楼层布置黏滞阻尼器的风振控制效果较好;随着阻尼器布置数量增加,结构的减振控制率逐渐增大,且顺风向的减振控制率都比横风向的大;隔层布置时的减振控制率比逐层布置时更好。
张烈豪余先锋
关键词:黏滞阻尼器风振控制风洞试验
一种模拟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梯试验台架、固定装置和电梯门机系统,电梯试验台架包括电梯厅门、电梯厅门门框、电梯轿门、电梯轿门门框、挡板和斜导流板,电梯厅门外侧设有外侧测压孔,电梯厅...
杨易解学峰万腾骏谢壮宁石碧青刘慕广余先锋
文献传递
Y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效应的干扰效应研究
2023年
通过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周围建筑对Y形建筑风荷载和风效应的干扰影响,分析了全风向峰值正压系数、峰值负压系数、不同风向角下结构顶部加速度及其干扰因子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扰效应对全风向最大峰值负压系数影响程度要大于全风向最大峰值正压系数;干扰效应整体上会减少Y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全风向最大峰值正压值,增大全风向最大峰值负压绝对值,不利于工程设计,在实际工程时应引起重视;结构顶部最大峰值加速度受干扰效应影响会有所增加,最大峰值加速度为5.28 cm/s2,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对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的限值要求。
洪海波余先锋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
基于一种标准城市建筑模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对日本建筑学会(AIJ)提出的标准建筑风环境模型,分别采用风洞试验、基于雷诺平均(RANS)和大涡模拟(LES)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考虑不同中央高层建筑高度和来流风向角对周围行人高度风环境影响的详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ANS和LES模拟得到各测点风速比的变化趋势与风洞试验整体上一致,相对而言,LES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更接近,平均误差约为RANS的1/2;而RANS方法总体上低估了行人高度风速,无法准确反映建筑背风面的风加速状况。随着中央建筑高度的增加,周边行人高度风速逐渐增大,100 m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对局部区域风速的加速达到1.6倍;但当中央建筑高度超过150 m、继续增大至200 m时,行人高度风速不再增大。当风向角在0°~90°范围变化时,在高层建筑背风面和角区附近会产生行人高度风场加速的“文丘里效应”;其中当来流风向角为45°时,风加速情况最为显著,显示出斜风来流工况下会对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环境带来最不利的影响。
杨易张之远余先锋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洞试验大涡模拟
建筑结构风致内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从理论分析方面概括了内压控制方程的发展过程,评述了结构柔度、Helmholtz共振、干扰效应及结构内部分区等几个影响风致内压的主要因素,并从风洞试验、现场实测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3个方面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外风致内压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各国风荷载规范对内压的描述.通过分析内压控制方程、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前内压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顾明余先锋全涌
关键词:建筑结构风致内压风洞试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