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平

作品数:76 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腰椎
  • 16篇脊柱
  • 15篇椎间盘
  • 15篇疗效
  • 13篇退变
  • 12篇骨折
  • 11篇融合术
  • 11篇退行性
  • 11篇退行性疾病
  • 11篇椎体
  • 11篇颈椎
  • 10篇手术
  • 9篇内固定
  • 8篇椎弓
  • 8篇椎弓根
  • 8篇节段
  • 7篇腰椎退行性
  • 7篇腰椎退行性疾...
  • 7篇前路
  • 6篇手术治疗

机构

  • 63篇皖南医学院弋...
  • 11篇皖南医学院
  • 5篇皖南医学院第...
  • 3篇铜陵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浦南医...

作者

  • 76篇刘平
  • 61篇徐宏光
  • 49篇王弘
  • 39篇王凌挺
  • 34篇陈学武
  • 22篇黄德刚
  • 20篇丁国正
  • 16篇宣华兵
  • 14篇赵泉来
  • 10篇靳松
  • 9篇俞宏星
  • 7篇张玙
  • 7篇宋俊兴
  • 7篇杨晓明
  • 6篇夏良政
  • 6篇杨晓明
  • 5篇姜宗园
  • 5篇姜宗圆
  • 4篇张玙
  • 4篇李逸峰

传媒

  • 23篇皖南医学院学...
  • 13篇解剖与临床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安徽省运动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8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手术与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关节镜和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进行对比,探讨成人腘窝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腘窝囊肿成人患者30例,将其中行关节镜囊肿内引流术14例作为治疗组,后路开放手术囊肿切除术16例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随访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并行B超检查以明确囊肿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0例均随访3~6个月,平均5.6个月。术前两组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术后两组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一例囊肿复发,对照组复发率31%(5/1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疗效更好,术后复发率更低,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黄德刚贺华正杨昕刘平朱劲松
关键词:关节紊乱关节镜切开手术
QLS-DSD和中文版Oswestry问卷测量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实用性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参照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脊柱生活量表(QLS-DSD)在评定腰椎退行变患者生存质量时与ODI的相关性,探讨两种量表在患者手术前后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4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前、术后各完成填写ODI和QLS-DSD1次。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检验术前患者ODI总分与QLS-DSD总分得分的相关性,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ODI和QLS-DSD总分和各领域评分来评价两份量表的效度及反应度。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ODI、QLS-DSD总分和各领域评分比较,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ODI总分与QIS-DSD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113(P〈0.0001)。结论:QLS-DSD和国内通用的中文版ODI一致性较好,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生命质量和功能状况的变化,适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自身及临床医生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评定。
张敏徐宏光王弘刘平吴志宏邱贵兴
关键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退行性疾病
略论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5年
骨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的骨科学理论知识与骨科临床技能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骨科临床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医学生将完成整个骨科学的学习,但由于骨科专业性强,学科交叉较多,信息量大,且带教医师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实习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对制度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理念、医德医风、教学手段等有关方面的阐述,对骨科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黄德刚丁国正刘平李朝品
关键词:骨科教学教育改革
低位直肠癌改良拉下式切除术疗效观察
1998年
王家和陈斌刘平王亚兵唐学洵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手术方式疗效
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结合自体颗粒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3例随访结果评价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椎体复位过程中,形成了椎体内空隙即蛋壳样椎体,使前中柱丧失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如不进行有效的植骨重建,则有可能出现内固定物失效及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结合自体颗粒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进行置入复位后,经过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颗粒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3例,治疗前后行X射线摄片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及椎体中央高度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置入后末次随访测得椎体前后缘、中央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明显降低(P<0.05);而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9例脊髓神经不完全损伤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定,置入后神经功能均有(≥1级)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果说明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颗粒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改善椎体经终板塌陷的复位效果,减少置入后矫正丢失并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刘平徐宏光王弘杨晓明丁国正
关键词:内固定椎体成形自体骨椎弓根钉
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靳松陈学武刘平黄德刚宣华兵王凌挺丁国正徐宏光王弘
该项目在原有丰富椎弓根固定经验的基础上,对腰椎生物力学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单侧椎弓根固定的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对所需的手术节段在减压、椎体间融合的基础上行椎弓根固定,并对所需融合节段加用后外侧融合。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融合术治疗
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靳松陈学武刘平黄德刚丁国正王凌挺宣华兵徐宏光王弘
该项目运用棘突间稳定器这一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非融合固定器械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其设计意图都是在棘突间持续维持一定程度的撑开力,使腰椎始终处于前曲的状态。撑开程度随道腰椎的屈伸活动不断变化,这些设计适合在腰椎屈曲时适当松开...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
靳松陈学武刘平黄德刚宣华兵王凌挺丁国正徐宏光王弘
该项目以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及术中切取的椎间盘及终板软骨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系统研究了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组织学评价、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和IL-6在腰椎间盘退...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疾病动物实验免疫组织化学
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10年3月~2011年1月期间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18.9±7.2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椎间高度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情况下,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可预防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戚小忠徐宏光孙良吕王弘刘平俞宏星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高度活动度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治疗的15名患者。术后疗效评价采用直观类比评分调查。结果:15例穿刺均成功,有1例骨水泥渗漏到椎体侧方,1例渗漏到椎前静脉,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2例(12/15),显著缓解5例(3/15),VAS评分术前平均7.37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平均2.17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无疼痛再发。结论:PVP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近期疗效较满意。
陈学武徐宏光王弘刘平王凌挺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