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飞

作品数:67 被引量:2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面条
  • 7篇食品
  • 6篇杀菌
  • 6篇马铃薯
  • 5篇球盖菇
  • 5篇全粉
  • 5篇大球盖菇
  • 4篇湿面条
  • 4篇响应面
  • 4篇响应面法
  • 4篇马铃薯全粉
  • 4篇课程
  • 4篇发酵
  • 4篇辐照
  • 4篇氨基酸
  • 3篇蛋白
  • 3篇电子束辐照
  • 3篇营销课程
  • 3篇营养
  • 3篇曲奇饼

机构

  • 67篇北京农业职业...
  • 5篇黑龙江省农业...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河西学院
  • 1篇运城学院
  • 1篇天津现代职业...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67篇刘小飞
  • 32篇罗红霞
  • 29篇王丽
  • 26篇李淑荣
  • 21篇汪长钢
  • 19篇马长路
  • 19篇汪慧华
  • 17篇句荣辉
  • 14篇贾红亮
  • 11篇孙玉清
  • 10篇柳青
  • 10篇潘妍
  • 7篇曲爱玲
  • 5篇倪淑君
  • 4篇段丽丽
  • 4篇宋洪波
  • 3篇肖海峻
  • 3篇句容辉
  • 3篇林少华
  • 3篇张卫东

传媒

  • 12篇食品工业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农产品加工
  • 3篇农产品加工(...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农业机械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中国奶牛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酿酒科技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14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杂粮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粮粉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三种杂粮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成。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三种杂粮为7-10%、白砂糖为3-10%、α-淀粉酶为0.1~0.15%,其余为水,所述的杂粮粉原料组分中三种杂粮的...
罗红霞王韵邓志峰汪长钢刘小飞王丽
文献传递
应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规模化奶牛场建立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针对规模化奶牛场运营管理的特点,以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重点介绍了奶牛场建立原料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组织奶牛场各个职能部门共同编制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后,在运行过程中注重质量记录、内审及管理评审,从中发现不合格项,并不断整改和持续改进,从而推动奶牛场原料奶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林少华刘小飞贾红亮潘妍句荣辉罗红霞白海林
关键词:奶牛场原料奶
不同改良剂及醒发时间对马铃薯全粉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不同改良剂和合适的醒发时间对马铃薯全粉面条品质进行改良,研究谷朊粉、海藻酸钠、食盐及不同醒发时间对面条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蒸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良剂并选取合适的醒发时间可以显著改善面条的品质,适量添加谷朊粉、氯化钠和海藻酸钠,合适的醒发时间可以提高面条的感官品质、硬度、弹性,并降低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四种处理对面条感官品质影响顺序为醒发时间>海藻酸钠>谷朊粉>食盐,对硬度的影响顺序为海藻酸钠>醒发时间>食盐>谷朊粉,对蒸煮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醒发时间>食盐>谷朊粉>海藻酸钠。当醒发时间为15~60 min时,显著改善面条的感官品质、硬度、粘性及蒸煮损失率;当谷朊粉添加量为1%~3%时,显著改善面条的感官品质、硬度、内聚力、弹性和蒸煮损失率。由此可见,通过适度醒发和添加改良剂,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全粉面条的品质特性。
王丽李淑荣句荣辉王辉刘小飞贾红亮潘妍汪长钢
关键词:改良剂醒发时间质构特性蒸煮品质
不同蒸煮方式对方便米饭品质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试验选取4种米饭蒸煮方式生产方便米饭,确定不同蒸煮方式的米水比,并通过感官评价比较不同蒸煮方式对米饭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米饭的物性和风味物质成分。结果:蒸汽蒸煮、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蒸煮的最佳米水比分别为1∶1,1∶2,1∶4,1∶3(g/g),其中蒸汽蒸煮获得最高感官评价。利用物性仪测定米饭的硬度、黏度和回弹性,发现蒸汽蒸煮米饭的硬度要高于其他3种蒸煮方式;黏度大小顺序为:高压蒸煮>蒸汽蒸煮>常压蒸煮>微波蒸煮;回弹性大小为:高压蒸煮>微波蒸煮>蒸汽蒸煮>常压蒸煮,通过风味物质成分分析,发现蒸汽蒸煮获得米饭风味物质成分含量高于其余3种。
汪长钢句荣辉马长路刘小飞段丽丽
关键词:方便米饭感官评价风味物质
一种水包油包胶型乳液的制备及其在乳化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以结冷胶和无水氯化钙为内水相凝固剂,酪蛋白酸钠为外水相乳化剂,制备一种水包油包胶(S/O/W)型乳液。以多重乳液粒径和分布为指标,研究酪蛋白酸钠添加量对S/O/W型多重乳液加工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得到S/O型单重乳液最佳制备条件为:内水相中结冷胶添加量0.2%、无水氯化钙添加量0.5%;内水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添加量2.5%;油相为精炼猪油,油水体积比3∶2;剪切速率17500 r/min,剪切时间1.5 min。将制得的S/O型单重乳液与不同添加量酪蛋白酸钠混合制得S/O/W型多重乳液。当酪蛋白酸钠添加量0.1%时,S/O/W型多重乳液粒径符合加工要求,且贮藏、热处理、剪切稳定性较好。以多重乳液替代猪脂肪制备的低脂乳化肠与高脂(精炼猪油含量20%)乳化肠外观不存在明显差异;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多重乳液在乳化肠中包裹良好、分布均匀。
刘小飞刘小飞王旭王鹏杰张炎
关键词:结冷胶酪蛋白酸钠乳化肠
山楂蓝莓果茶复合稳定剂配方的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正交试验对山楂蓝莓果茶复合稳定剂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稳定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02%、黄原胶0.03%、明胶0.03%。
汪慧华罗红霞汪长钢刘小飞柳青
关键词:果茶稳定剂正交试验稳定性
雪莲果、益生菌功能乳饮料的研制
2013年
本试验以雪莲果和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为原料,做成乳饮料。最佳配方为:雪莲果汁14%、牛奶添加量25%、直投式益生菌4%、白糖6%、CMC-Na 0.4%、单甘酯0.05%、果胶0.1%和明胶0.1%,产品既有雪莲果的良好口感和风味,又具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保健功能。
王丽琼刘小飞王建
关键词:雪莲果益生菌
天然酸面团发酵剂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选取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五省区的五个自然村的农家天然酸面团作为发酵剂,以活性干酵母为对照,加工制作面包,比较酸面团的发酵力、酸面团面包的蓬发性、质构、感官性状、抗老化性、货架期等。结果显示,酸面团面包的出炉高度、面包体积、面包比体积低于对照,但面包瓤心孔隙度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质构测定显示,酸面团面包胶黏性、咀嚼性低于对照,内聚性、弹性、硬度高于对照,显示出良好的质地特征,结合感官评价,酸面团面包质地均匀细腻、有嚼劲、弹性适宜、风味独特,综合评价优于对照。酸面团面包具有显著的抗老化特性,自然条件贮藏过程中其硬度增大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水分含量的降低速率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酸面团面包抗微生物污染能力显著,自然条件下货架期较对照可延长一周以上。
孙玉清田文静刘小飞
关键词:抗老化性货架期
不同预处理小米粉对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预处理小米粉对于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将小米经直接粉碎、烘烤粉碎以及膨化粉碎预处理制得小米粉。以高筋面粉质量为基准,添加10%、20%、30%小米粉制成面包并测定不同预处理的小米粉对面团的粉质特性以及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添加量以上的混合粉的吸水率变大,面团形成时间减少、稳定时间下降、弱化度升高、粉质指数下降,制得的面包硬度增大、弹性减小、咀嚼性增大,添加小米粉使得面包部分品质发生一定程度变劣,但10%添加量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小米粉的添加使得面包的黄度增加、风味改善,因此添加小米粉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面包的感官品质。
刘小飞张雨欣袁媛孙玉清
关键词:小米面团粉质特性面包色差
电子束辐照对李斯特菌胞内组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0年
为探讨电子束辐照对李斯特菌的致死机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对李斯特菌胞内组分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后,李斯特菌细胞内组分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吸收频率发生偏移等,造成胞内细胞膜脂肪酸、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结构和构象改变,且酰胺I带中α螺旋和β转角的含量明显减少,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辐照后细胞内蛋白质结构向无序化发展。电子束辐照处理,诱导激活了recA基因和糖代谢相关基因,同时抑制了毒力因子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李斯特菌细胞组分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显著,这些变化可能在李斯特菌的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菲菲王丽崔晓瑞张卫东刘小飞李凌燕潘妍宋洪波李淑荣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李斯特菌基因表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