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天然常绿阔叶...
  • 8篇阔叶
  • 8篇阔叶林
  • 8篇常绿
  • 8篇常绿阔叶
  • 8篇常绿阔叶林
  • 8篇川南
  • 7篇土壤
  • 4篇微生物
  • 4篇物量
  • 4篇枯落物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森林土壤学
  • 3篇土壤学
  • 3篇教学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微生物量

机构

  • 1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干...

作者

  • 16篇冉华
  • 11篇宫渊波
  • 9篇龚伟
  • 8篇王景燕
  • 8篇胡庭兴
  • 4篇罗承德
  • 2篇张世熔
  • 2篇冯茂松
  • 1篇何静茹
  • 1篇李小平
  • 1篇廖尔华
  • 1篇王东
  • 1篇胡振宇
  • 1篇王金锡
  • 1篇黄从德
  • 1篇侯广维
  • 1篇罗正华
  • 1篇张俊远
  • 1篇孟晋
  • 1篇龚珍

传媒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质和NA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小叶榕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以小叶榕1年生枝条为材料,河砂、珍珠岩和蛭石为扦插基质,分别用200、400、800mg/LNAA处理插穗30、60、90min,研究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条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400mg/LNAA处理30min为小叶榕扦插生根的最佳处理,该处理插穗的生根率为68.7%,生根条数为8.2条,根长为17.3mm。
冉华孟晋付文锋龚珍
关键词:小叶榕扦插基质生根率
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8
2004年
根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21世纪对林学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在对林学类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土壤学的课程教学及考试(考核)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重点包括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将森林土壤学相关课程的实验从原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精选实验内容,组建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分析测试系列实验,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并且,将部分实验课内容制作成录像片和彩色图片,丰富和扩大教学内容。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编制考试大纲,含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评分标准等,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宫渊波罗承德冯茂松冉华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18
2007年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 tsumu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与天然常绿阔叶林相比,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P<0.05),容重显著升高(P<0.05),土壤孔隙度(总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但仅柳杉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及下层土壤毛管持水量达显著水平(P<0.05)。3种人工林中,总体上檫木林和水杉林对原有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持作用较好,而柳杉林较差。土壤有机质和容重与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均呈显著相关(P<0.05)。这预示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由于林地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和孔隙度降低导致林地土壤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且不同林分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不同。因此,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及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对于增加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和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王景燕龚伟胡庭兴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天然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渗透性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49
2006年
对川南林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林下枯落物层蓄积量、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层蓄积量天然常绿阔叶林(25.68 t/hm2)>水杉林(18.14 t/hm2)>檫木林(9.95 t/hm2)>柳杉林(1.13 t/hm2)。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分别是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的3.18倍、41.33倍和1.53倍。在整个持水过程中,前2 h内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作用较强。林下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关系式为Q=alnt+b,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式为V=ktn。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是天然常绿阔叶林>水杉林>檫木林>柳杉林。因此,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对于提高林下地表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tzumu)林、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林后0~20cm土层土壤在25℃、自然含水量和添加不同枯落物条件下,培养15d、...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微生物生物量
西南红山茶组培快繁过程中初代培养基的筛选被引量:6
2010年
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前景。本试验以西南红山茶带芽茎段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外植体启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代MS培养基中,当NAA为0.2mg/L,6-BA为2.0mg/L时,启动率最高,为71.1%;且侧芽高度最高,平均高度为1.73cm,启动效果最好。单独分析了6-BA与NAA不同浓度分别对外植体启动率和侧芽高度的影响,得出6-BA对外植体侧芽高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NAA对外植体的启动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冉华王东何静茹李小平
关键词:组培快繁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被引量:37
2007年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tzumu)林、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林和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林后土壤团粒结构,探讨了分形维数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肥力特征和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和结构体破坏率增大、土壤物理性质变差、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降低,3种人工林中,檫木林较好、水杉林次之、柳杉林最差;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高分形维数越小;在湿筛条件下,土壤结构体破坏率随分形维数的降低而减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这表明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由于不同林分对林地土壤组成结构的维护效果不同,导致更新后林地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变化,林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分形维数的大小。因此,分形维数可作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肥力特征和微生物活动情况的一项综合性定量化评价指标。同时,为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和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退耕还林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张世熔廖尔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分形维数团粒结构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与肥力的变化被引量:54
2008年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及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季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水杉林>柳杉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也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水杉林>柳杉林,且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肥力下降,且各人工林下降程度不同,而且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结果为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和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退耕还林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库碳库管理指数土壤肥力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该文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后0~20cm土层土壤在25℃、自然含水量和添加不同枯落物条件下,培养15、30、45、60、75、90d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枯落物时,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总无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以及硝化速率、氮净矿化速率,均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柳杉林;各林分土壤添加其枯落物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无机氮含量以及氨化速率、硝化速率、氮净矿化速率均高于不添加枯落物土壤,而且在檫木林、柳杉林土壤中添加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比添加其自身林地枯落物高;微生物量氮含量与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无机氮含量以及硝化速率、氮净矿化速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供氮能力和微生物生物量下降,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与檫木林和柳杉林枯落物相比,对土壤供氮能力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作用更大,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变化.因此,枯落物数量和质量对林地土壤供氮能力和微生物生物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和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退耕还林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土壤氮矿化微生物量氮
《分析测试系列实验》教学初探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分析测试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讨。
冯茂松宫渊波冉华罗承德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