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燕

作品数:98 被引量:951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土壤
  • 20篇花椒
  • 15篇川南
  • 11篇阔叶
  • 11篇阔叶林
  • 11篇常绿
  • 11篇常绿阔叶
  • 11篇常绿阔叶林
  • 10篇天然常绿阔叶...
  • 9篇核桃
  • 9篇分形
  • 8篇施肥
  • 8篇土壤肥力
  • 8篇退耕
  • 8篇青花椒
  • 8篇维数
  • 8篇肥力
  • 8篇分形维数
  • 7篇水肥
  • 7篇团聚体

机构

  • 95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汉源县林业局
  • 3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四川省林木种...
  • 3篇四川省林业调...
  • 2篇石棉县林业局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作者

  • 95篇王景燕
  • 88篇龚伟
  • 31篇胡庭兴
  • 24篇宫渊波
  • 23篇唐海龙
  • 14篇赵昌平
  • 8篇冉华
  • 7篇李梅
  • 7篇闫思宇
  • 6篇罗小梅
  • 6篇胡文
  • 5篇杨伟
  • 5篇黄琼
  • 5篇余勇
  • 5篇杨春琳
  • 5篇罗承德
  • 5篇蔡煜
  • 5篇吴晓莉
  • 5篇杨桦
  • 4篇张健

传媒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四川林业科技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园艺学报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年份

  • 2篇2023
  • 1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间题,退耕还林(草)是修复土壤、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退耕还林后林间部分土地荒芜,加之林木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如何兼顾与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王景燕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退耕模式植被恢复
文献传递
花椒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花椒属植物兼具经济、药用及生态价值,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其种植规模发展迅速,已成为许多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支柱产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花椒属植物产业化繁殖体系的建立及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对促进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近年来花椒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重点对外植体选择、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培养等重要环节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探讨了当前花椒属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解决花椒属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化、污染、玻璃化问题,加强花椒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提高花椒属植物利用价值,构建花椒属植物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赵飞燕王景燕龚伟范江涛惠文凯
关键词:花椒属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种花椒病虫害防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椒病虫害防治装置,具体涉及花椒种植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花椒种植地面四边角处的支撑基腿,所述支撑基腿的顶部设置有与花椒种植地面积相适配的矩阵位移机构,所述矩阵位移机构上设置有过渡喷药组件,所述矩阵位移机构...
杨桦王帆吴晓莉龚伟王景燕惠文凯杨伟黄琼杨春琳
文献传递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tzumu)林、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林后0~20cm土层土壤在25℃、自然含水量和添加不同枯落物条件下,培养15d、...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微生物生物量
鱼腥草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以鱼腥草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S + 6-BA1.0mg/L + NAA0.05mg/L 为最佳,30d 侧芽诱导率可达66.7%;MS + 6-BA 2.0 mg/L + 2,4-D 0.2mg/L + NAA 0.2mg/L 对芽苗的继代增殖效果最好,40d 芽苗的增殖倍数可达7.4,且芽苗较高;以MS + 6-BA3.0mg/L + 2,4-D 0.5mg/L + NAA0.1mg/L 对芽苗的继代增重效果最好,40d 芽苗鲜重为7.358g;以沙和蛭石(1﹕1)为基质瓶外生根效果最好,30d 芽苗生根率可达84%。
龚伟胡庭兴宫渊波张健王景燕
关键词:鱼腥草生物量瓶外生根
休闲农业在四川
休闲农业主要是指那些依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农业聚落景观与文化,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业有机融合形成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休闲游憩养身等为目的,充分体现农业多功能的一种高效农业。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生态性...
李梅王景燕余勇杨丛栏王均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家乐旅游高效农业农业产业休闲游憩聚落景观
文献传递
川南山地林分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以川南天然林(TRL)及其转变成的毛竹林(MZL)、檫木林(CML)、柳杉林(LSL)、杉木林(SML)和水杉林(SSL)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差异,以主成分分析法(ZCFM)和隶属函数法(LSHM)分别计算的土壤抗蚀性综合值Ⅰ(KSX-Ⅰ)和Ⅱ(KSX-Ⅱ)评价林分变化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探索简便易行的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变差,呈现出有机质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孔隙度及物理稳定性指数降低,而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容重、分散率及侵蚀系数增加。各林分土壤KSX-Ⅰ和KSX-Ⅱ均呈现出TRL>CML>SSL>LSL>MZL>SML的规律变化。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土壤KSX-Ⅰ和KSX-Ⅱ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两者均与各抗蚀性指标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天然林植被变化后会使土壤抗蚀性降低,影响原有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应该加强天然林及其生态功能保护;ZCFM和LSHM均可作为计算土壤抗蚀性综合值的有效方法,但考虑到计算过程的难易度,后者更简便易行。结果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闫思宇王景燕龚伟罗建跃苏黎明舒正悦赵昌平蔡煜
关键词:植被变化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
菌剂和外源氮素添加对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加快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分解,促进椒园土壤养分循环,维持地力,对青花椒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采用菌剂(包括:未添加菌剂对照(CK)、有机物料发酵剂(YJ)、种植EM菌液(ZZ)、植物与发酵EM菌(ZW))和C/N比(包括:20、25、30、35)2因素4水平L16(42)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叶、枝和刺堆腐分解特性。【结果】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堆腐分解180 d后的残留率呈现出刺>枝>叶的变化规律。添加菌剂显著促进青花椒剩余物的分解,叶、枝和刺的残留率均呈现出CK>YJ>ZW> ZZ的变化规律。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分解95%的时间添加菌剂处理与CK相比,叶、枝和刺分别减少0.77~1.80 a、0.39~1.86 a和2.45~12.35 a。在各菌剂处理下,青花椒剩余物叶、枝和刺的残留率均呈现出C/N 35>C/N 30> C/N 20> C/N 25的变化规律。各处理中以ZZ+C/N 25处理剩余物的青花椒残留率最低,叶、枝和刺分别为40.4%、70.8%和82.7%;剩余物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最短,叶分别为0.49 a和2.12 a,枝分别为1.15 a和4.98 a,刺分别为2.03a和8.76 a。【结论】适宜的菌剂类型和外源氮素添加量对促进青花椒采收剩余物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周书玉袁川王景燕龚伟唐海龙
关键词:青花椒菌剂C/N比
青花椒抗性基因ZaMBF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逆境响应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青花椒抗逆调控基因ZaMBF1基因家族特征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青花椒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来源和理论基础。【方法】结合近年发表的青花椒基因组数据,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解析了多蛋白侨联因子MBF1家族(multiprotein bridging factor 1)的核酸和蛋白序列特征,探究了ZaMBF1s对盐胁迫和脱落酸处理后的响应模式。【结果】青花椒共有3个MBF1家族成员,分别为ZaMBF1a、ZaMBF1b和ZaMBF1c。其中ZaMBF1a和ZaMBF1b编码序列长度均为429 bp,分别位于26号和32号染色体,而ZaMBF1c编码序列长度为453 bp,位于4号染色体;青花椒ZaMBF1s均为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其核酸序列和对应的启动子序列均含有丰富的WRKY、bHLH等抗逆调控基因结合位点和顺式作用元件;ZaMBF1家族基因在NaCl外源处理3h后即可快速响应,并在处理后12h再次极显著上调,尤其是ZaMBF1c的上调最为显著;同时,外源处理12h也是ZaMBF1家族基因响应ABA处理的重要时间点。【结论】青花椒ZaMBF1家族成员可以参与抗逆调控过程,并对外源盐和脱落酸处理具有显著响应。本研究所获结果对于探究ZaMBF1基因的分子功能,揭示青花椒抗逆性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王寒葶张雨李豪郑皓田源成朱舜棱许博洋王景燕龚伟惠文凯
关键词:青花椒盐胁迫
核桃林下复合种植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筛选适宜的核桃林下复合种植模式,对发展核桃林下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核桃林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包括:核桃+甘蓝+甘蓝(简写为HGG)、核桃+甘蓝+马铃薯(简写为HGM)、核桃+白菜+大豆(简写为HBD)、核桃对照(简写为HCK))和农地对照(玉米+甘蓝,简写为NCK)为对象,研究各模式表层(0~20 cm)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模式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核桃林下复合种植模式与农地对照(CK)相比,土壤容重降低4.6%~17.6%,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分别增加2.4%~14.8%、2.8%~29.1%和2.6%~23.1%;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分别增加5.1%~14.9%、3.9%~12.5%、25.1%~112.5%、11.4%~47.1%和0.2%~2.7%;HGG和HGM模式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1.9%和5.0%,而其余模式降低6.1%~28.3%,HCK模式速效钾含量降低17.4%,而其余模式增加20.4%~52.9%;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分别增加21.4%~54.3%、19.2%~58.1%、17.8~58.4%和21.2~54.6%;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9.3%~57.8%、16.6%~56.7%、6.2%~30.8%、8.9%~41.1%、4.2%~14.3%和1.4%~38.6%;各模式土壤肥力综合值增加69.6%~431.3%。【结论】核桃林下复合种植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其中以HGG模式最佳,对发展研究区林下经济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周楷玲陈绪文龚伟王景燕罗永飞杨文龙唐海龙刘江丽李灵聪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核桃培肥效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