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宝森

作品数:78 被引量:880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7篇CT
  • 17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
  • 16篇磁共振成像
  • 14篇鼻窦
  • 13篇肿瘤
  • 12篇X线
  • 12篇CT诊断
  • 11篇眼眶
  • 9篇影像
  • 9篇X线计算
  • 9篇X线计算机
  • 7篇影像学
  • 7篇CT研究
  • 7篇MRI诊断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颞骨
  • 6篇畸形
  • 5篇先天

机构

  • 6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市耳鼻咽...
  • 4篇北京同仁医院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嘉峪关市人民...

作者

  • 73篇兰宝森
  • 51篇王振常
  • 47篇鲜军舫
  • 30篇刘中林
  • 30篇杨本涛
  • 18篇田其昌
  • 16篇刘莎
  • 12篇张征宇
  • 8篇梁熙虹
  • 7篇燕飞
  • 4篇陈青华
  • 4篇安裕志
  • 4篇常青林
  • 3篇赵啸天
  • 3篇周兵
  • 3篇高爱英
  • 3篇邹昕
  • 3篇杜兴亚
  • 3篇张燕明
  • 3篇郑军

传媒

  • 38篇中华放射学杂...
  • 1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耳鼻咽喉(头...
  • 4篇全国第6届头...
  • 2篇眼科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全国中青年医...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9
  • 8篇1998
  • 4篇1997
  • 8篇1996
  • 6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资料。结果36例内翻乳头状瘤源于鼻腔外侧壁25例,上颌窦4例,筛窦2例,额、筛窦2例,筛、蝶窦2例,额窦1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3例伴恶变。26例呈分叶状,10例形状不规则。病灶最大径22~82mm,平均38mm。36例边界均清楚。与邻近肌肉比较,MRT1WI呈等信号32例,稍高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34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伴恶变)。与鼻中隔黏膜比较,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4例;32例病变在T2WI或增强T1WI上病变内部呈较规整的栅栏状,2例呈不规整的栅栏状(伴恶变)。8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其中7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缓降型,另1例局部区域的曲线呈速升速降型(伴恶变)。结论MRT2WI或增强T1WI上呈较规整的栅栏状外观是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靠征象,形态不规整可能提示伴发恶变。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陈青华王永哲刘冰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鼻腔鼻窦疾病
副鼻窦CT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价值被引量:50
1995年
通过对10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承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赵昕田其昌兰宝森
关键词:副鼻窦鼻窦炎内窥镜术CT
神经纤维瘤病的眶面部影像学表现(附11例报告)被引量:9
1996年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在眶面部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总结分析了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在眶面部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是眶骨骨质缺损和眼眶扩大,并可形成空眶征和立卵形扩大。CT表现为:(1)丛状神经纤维瘤病(6例),表现为周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的软组织影,颞肌和眼睑肌及眼直肌增粗变形;(2)眶骨发育不全(8例);(3)眼眶内肿瘤(5例);(4)眼积水(2例)。一个患者可有上述一种甚至四种表现。结论:CT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神经纤维瘤病在眶面部的表现及眼眶与颅脑的交通,并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手术和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鲜军舫田其昌兰宝森王振常梁熙虹
关键词:眼眶肿瘤神经纤维瘤CT
下鼻甲气化的高分辨率CT表现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下鼻甲气化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评价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HRCT显示的下鼻甲气化的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冠状面HRCT可清晰、直观地显示下鼻甲气化,其中单侧11例,双侧1例。根据下鼻甲气化的部位分为泡状型、板型和弥漫型3种类型,其中泡状型5例,冠状面HRCT呈结节状1例,卵圆形和椭圆形各2例;板型5例,其中4例在冠状面HRCT上呈弯曲的条状并与上颌窦相通,另1例呈椭圆形;弥漫型2例,在冠状面HRCT上呈弯曲的带状并与上颌窦相通1例,呈卵圆形1例。5例与上颌窦相通者在横断面HRCT上显示上颌窦内壁缺损,腭骨的上颌突、上颌骨各自独立附着于下鼻甲。结论HRCT是显示下鼻甲气化的最佳方法,可直接作出诊断并能帮助临床与其他原因造成的下鼻甲肥大进行鉴别。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鼻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1995年
本文报道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肺炎的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显示两肺网状影和网状结节影,整个肺野呈弥漫性分布;CT显示为多发毛玻璃样不透明区和斑片影,伴有肺周边部多个小囊肿。结合文献,探讨了艾滋病肺炎影像学表现及其机理。
鲜军舫王振常兰宝森田其昌
关键词:艾滋病肺炎影像学诊断
结缔组织病胸部X线表现在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7
1985年
结缔组织病胸部X线表现越来越引起重视,对它的认识有时是诊断的关键,本组观察的病例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皮肤炎,全身性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热及重叠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X线表现及演变常复杂曲折,认识不足可造成误诊,这些病大多数征象没有特异性,甚至镜下也无特异性,造成诊断的困难,诊断主要依靠各种征象的综合分析。对胸部X线提供的信息有充分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明哲兰宝森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胸部X线表现X线诊断
鼻部骨肉瘤CT和MRI诊断
骨肉瘤(osteosarcoma)亦称成骨肉瘤(osteogenic sarcoma),是1种起源于未分化结缔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最常累及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颅面部骨肉瘤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全身各部位的...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张征宇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CT诊断MRI诊断
文献传递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8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MRCP进行分析 ,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其中 48例行直接胆道造影 ,与MRCP对照 ,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且对ERCP或PTC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补充有价值的诊断信息。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9.4% ,结合MRI可提高至95 .3 %。结论 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及US。MRCP图像与直接胆道造影图像基本一致 ,方便易行无损伤 ,应列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燕飞鲜军舫梁熙虹夏峰兰宝森
关键词:胰胆管成像胆道梗阻性疾病磁共振成像MRCP
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CT和MRI诊断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CT和MR 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和MR I表现。结果6例为良性成骨细胞瘤,2例为侵袭性成骨细胞瘤;发生于鼻窦者6例,颞骨者2例。CT表现:良性成骨细胞瘤边界清楚,圆形2例、椭圆形4例,周边伴有完整的骨壳,病灶内见点状、结节状、条状钙化或骨化,压迫邻近的结构;侵袭性成骨细胞瘤部分边界模糊,形态不规整,骨壳不完整,外周可见软组织肿块,内伴有不规则形的钙化或骨化,侵犯邻近结构。MR 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T1W I为等信号者4例,低信号者2例,T2W I信号不均匀,但病灶内部均见数量不一的极低信号影,对应CT上钙化或骨化区;4例骨壳在T1W I和T2W I均表现为低信号环,1例骨壳仅在T2W I显示低信号,1例骨壳在T1W I和T2W I均难以显示;增强后扫描呈中至显著强化,良性为较均匀强化,而侵袭性为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不同程度强化,良性较均匀,侵袭性不规则且范围更大。结论CT是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MR I可更清楚、准确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1种补充的影像检查方法。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骨肿瘤鼻窦颞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被引量:57
1998年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于冬梁熙虹兰宝森近年来,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以下简称FESS)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副鼻窦炎。FESS是在鼻腔自然引流通道内进行,局部手术切除一些组织,扩大自然裂隙,改善副鼻窦通气,使副鼻窦内粘膜病变逐...
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于冬梁熙虹兰宝森
关键词:副鼻窦病变CT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