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学明
- 作品数:27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当代高校教育中的因材施教问题探析
- 本文对当代高校教育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因材施教原则的施行,关键在于教师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明确理解教育目标,并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必须针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新特...
- 胡明俞学明
-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校网络教育体系
- 文献传递
- 随缘更需悲智愿行
- 2014年
- “随缘”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之一,是佛教智慧发致日常妙用的经典案例。在日常语境中,“随缘”是应对“求不得”的豁达和淡然,往往反映人们遭遇逆境、行事不顺时的超越: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且待来日。随缘与“有求必应”的菩萨信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民众日常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俞学明
- 关键词:菩萨信仰中国人价值观佛教民众
- 从儒佛关系看汉唐儒学的特质和影响
-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讲汉唐儒学,不能不涉及佛学之进入和发展;讲汉唐儒学的品质和特色,不能不关注三教之关系,尤其是儒佛之关系。换句话说,佛教是儒学之镜子,从儒佛之关系发展、从佛家...
- 俞学明
- 文献传递
- 高校因材施教问题探析被引量:7
- 2008年
- 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学中的基本原则,一直为人们所认可,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教育中是否要实行因材施教,而在于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的施行,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明确理解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当代大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实施,取决于教师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在两重教育世界——虚拟世界的网络教育体系和现实世界的多元教育体系的建构中,
- 胡明俞学明
- 关键词:因材施教原则网络教育体系高校教育学教育对象教育目标
- “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从当代“少林寺现象”看中国佛教的未来被引量:10
- 2007年
- 当代"少林寺现象",是指近年少林寺由于引进了现代经营的理念和实践,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引起诸种争议的现象。争议的实质在于人们对于少林寺的经营行为究竟是"世俗化"佛教还是形成"发展的佛教"的疑虑,具体表现为寺院的生存方式和僧人的生活方式在顺应世俗社会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佛教"自身的特质问题,其核心在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的关系问题。少林寺的经营行为表现了当代中国佛教为构建新型的"发展的佛教"所进行的尝试,但它究竟是发展了"佛教"还是"消解"了佛教,能否成为未来"发展的佛教"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有待历史的检验。未来佛教的持续发展,有待于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僧才培养机制,并为社会提供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具有竞争力的佛教产品。
- 俞学明
- 关键词:少林寺中国佛教世俗化
- “伯尔曼之思”:从法律信仰到现代性反思——以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流行成因探讨为线索被引量:1
- 2019年
-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名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广为人知,"法律信仰"超溢了伯尔曼文本范围,甚至进入官方话语体系,成为中国法律实践领域的重要指导。"伯尔曼现象"与中国语境的对话出发点在于"危机-重建"中"法律"和"宗教"的分合,但中国的宗教、法律和社会特点,和伯尔曼的现代性反思和超越视角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伯尔曼之思"的深入理解正可以为我国探讨宗教与法律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俞学明
- 关键词:伯尔曼宗教法律法律信仰
- 以中西文明通论课程为统领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中国政法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 2017年
- 以打造文明熔炉为指向,融合不同领域学术内容的两门跨学科、综合性的全校必修课程——"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的建设,是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落实"有灵魂的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在十年的探索中,中西文明通论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西方文明通论的教学力图让学生了解作为人类文明大家庭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明的精神和特质,同时让学生通过西方文明的窗口,了解到现代文明的基本特质和来源。中华文明通论课程则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实施,力图引领学生提升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参与者和未来文明建设者的自觉、深刻认识及责任担当。
- 俞学明
-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华文明西方文明
-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贯彻宗教工作法治化被引量:2
- 2016年
- 2016年4月22至23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重申了十五年前提出的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方针包涵了党的宗教工作的两个维度:统战维度和管理维度,而作为推进宗教法治具体方略的宗教工作法治化,则既是管理维度的重心,也是连接两个维度的纽带,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 俞学明
- 关键词:宗教工作法治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管理维度
- 《法华》译疏与中国哲学“权”概念的发展
- 2024年
- “权”和“方便”本是早期佛典汉译中使用的两个名词,由于在《法华经》译介中用于同一品名,二者关系也成为揭示《法华经》深意的一个角度。南北朝时,光宅法云通过《法华经》诠释指出了“权”和“方便”综合而丰富的关系,超越了“权”概念以“权变”“权宜”为基础的传统释义框架,构建了以“权实”关系为核心,以“权境”“权智”“权教”为框架的立体诠释结构,丰富了“权”的内涵,对后世佛教“权”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现实品格的融合。
- 俞学明
- 试论法治社会下的宗教定位
- <正>宗教定位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而且也是与社会实践领域结合紧密、对社会实践造成深刻影响的大问题。此问题,直接牵涉政、教、学三界,间接牵涉全国民众的宗教观及其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因此,吕大吉...
- 俞学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