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世芳

作品数:78 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无力
  • 31篇肌无力
  • 30篇重症肌无力
  • 16篇多发
  • 16篇多发性
  • 16篇多发性硬化
  • 13篇重症
  • 11篇细胞
  • 10篇重症肌无力患...
  • 9篇免疫
  • 8篇受体
  • 8篇他克莫司
  • 6篇蛋白
  • 6篇血药
  • 6篇血药浓度
  • 6篇药浓度
  • 6篇综合征
  • 6篇免疫性
  • 6篇基因
  • 5篇胆碱

机构

  • 74篇北京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77篇侯世芳
  • 42篇张华
  • 37篇许贤豪
  • 30篇殷剑
  • 29篇国红
  • 20篇乔立艳
  • 20篇王红
  • 14篇矫毓娟
  • 14篇文诗广
  • 14篇刘江红
  • 13篇刘银红
  • 12篇魏雪飞
  • 9篇陈頔
  • 8篇陈海波
  • 8篇耿莹
  • 8篇秦绍森
  • 7篇杨莉萍
  • 6篇赵明
  • 6篇刘广志
  • 6篇武冬冬

传媒

  • 39篇中国神经免疫...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2015北京...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免疫学应用(讲座)被引量:8
2002年
糖皮质激素受体 (GR)是糖皮质激素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介导者。此文对 GR作用。
殷剑许贤豪张星虎张华国红矫毓娟王红乔立艳魏雪飞文诗广侯世芳刘江红耿莹
关键词: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GR生物学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总结3例P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中年起病,既往有脊髓灰质炎病史,在长达30余年的稳定期后出现了新的肌无力、肌萎缩及疲劳现象,经临床及电生理学检查排除了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而诊断为PPS,随访7年病情相对平稳。结论 PPS是一种少见的、缓慢进展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神经肌肉疾病。PPS目前无特效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侯世芳李凯刘银红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脊髓灰质炎电生理学
细胞培养的应用(讲座)被引量:8
2002年
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此文简介其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刘江红黎健许贤豪张华国红王红殷剑张星虎魏雪飞矫毓娟乔立艳文诗广侯世芳耿莹
关键词:细胞培养生物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
京医论坛2016神经免疫疾病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纪要
2016年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之一,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于2016年5月举办了神经免疫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本次会议是国内第一次组织第一流、第一线国内学者就中医和西医治疗神经免疫疾病的学术盛会。会议得到北京医院曾益新(院士)院长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前任和侯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崔丽英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免疫疾病组组长中山大学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副组长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柱一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宣武医院罗玉敏教授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
殷剑侯世芳张华
关键词:神经免疫免疫疾病
伴有Holmes—Adie综合征的重症肌无力一例
2018年
Holmes-Adie综合征(HAS)是以强直瞳孔、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多为特发性,也可见于颅内病变、颅脑外伤、感染、副肿瘤综合征等,但少见与重症肌无力(MG)合并存在的报道。我们报道1例MG合并HAS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波动性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伴右上睑下垂,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3mm,右侧瞳孔2mm,左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用毛果芸香碱稀释滴眼液(O.0625%)滴双眼,10min后左眼瞳孔缩小至2mm,右侧瞳孔仍为2mm。胸部CT检查发现胸腺瘤。经胸腺切除、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他克莫司治疗后,患者右上睑及四肢无力好转,但左侧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无变化。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提示MG合并HAS。分析了MG合并HA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
陈玉辉侯世芳龚涛许贤豪张华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
多发性硬化误诊脑肿瘤(附3例报告)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多发性硬化 ( MS)以占位病变为临床表现时 ,临床及影像学均难以与肿瘤相鉴别 ,本文旨在通过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分析其临床特征 ,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 报告 3例经病理证实的以占位病变为首发症状的 MS病例。结果 MS以占位病变为临床表现时 ,最易被误诊为神经胶质瘤 ,病变部位以额顶叶为多 ,约半数在疾病较早期或病程中出现头痛、恶心等颅内高压征 ,MS与肿瘤的误诊易发生在急性期。结论 对已怀疑或诊断为 MS的患者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提示占位者 ,应考虑脱髓鞘性假瘤的可能 ,可试用激素 ,定期复查。对于首次发病即表现为占位征象 ,影像学亦支持者 ,应密切结合诱发电位、MRI、免疫学检查以及定期随访 ,必要时行活组织检查 ,以明确诊断 ,除外 MS。
乔立艳许贤豪张华刘东戈殷剑侯世芳耿莹国红王红彭丹涛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脑肿瘤误诊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CT灌注成像与临床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31例急性半球梗死者在发病24h内行头颅CT和CTP检查,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其中18例在发病后12~72h内行头颅MRI+弥散成像(DWI),25例于发病后14~80d复查CT,同时进行NIHSS评分。结果24h内CT和CTP诊断敏感度分别为25.8%和90.3%,6h内CTP诊断敏感度88.2%。DWI上高信号的范围与局部脑血容量(CBV)的缺损程度间有相关关系;最初NIHSS评分与灌注缺损面积及灌注缺损程度无相关关系,而最终NIHSS评分与DWI异常面积和梗死面积有相关关系。结论CTP对超早期半球缺血有诊断价值,能发现缺血半暗带,可成为急性半球缺血的常规检查。最终的神经功能缺损与DWI异常面积和最后梗死面积相关。
刘银红陈涓刘芳侯世芳盛爱珍刘明秦绍森郑剑晖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CT灌注成像神经功能缺损
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疾病修正药物应用于临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已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重点介绍多发性硬化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进展等内容。。
侯世芳刘银红许贤豪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药物疗法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10和干扰素-γ分泌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从单个T细胞水平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外周血细胞因子分泌变化,以为鉴别诊断和判断病情提供线索。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自分泌状态下和经外源性抗原(刀豆蛋白A、髓鞘碱性蛋白、乙酰胆碱受体)刺激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4、10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非免疫性神经疾病组相比,多发性硬化组患者经髓鞘碱性蛋白刺激后外周血IL-4、IL-10和IFN-γ分泌水平升高(均P=0.000),其中髓鞘碱性蛋白特异性IFN-γ分泌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02),而IL-4和IL-10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在外源性抗原髓鞘碱性蛋白刺激下,采用ELISPOT法检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IL-4、IL-10和IFN-γ特异性分泌水平,具有鉴别诊断和判断疾病进展阶段的作用。
乔立艳许贤豪侯世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髓磷脂蛋白质类
药物基因检测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他克莫司治疗效果及费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依据CYP3A5基因型制定给药方案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他克莫司(FK506)治疗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使用FK506的住院MG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按CYP3A5基因多态性指导个体化治疗分为基因指导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基因指导治疗组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CYP3A5*3基因多态性,并依据基因型制定给药方案。常规治疗组采用FK506的逐渐增量法给药。两组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药浓度达标情况、疗效、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共纳入546例MG患者,其中基因指导治疗组363例、常规治疗组183例。基因指导治疗组患者FK506血药浓度达标率高于常规治疗组(38.18%比29.58%,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基因指导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药品数减少〔分别为(26.0±19.1)d比(31.7±21.3)d,(15.5±14.0)种比(20.0±18.1)种,均P<0.05〕。两组患者的MG临床相对评分、次均住院费用、日均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日均药品费用、药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YP3A5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给药,有利于提高MG患者FK506血药浓度的达标率、缩短住院时间。
陈頔殷剑田晓鑫侯世芳赵明张华杨莉萍
关键词:他克莫司重症肌无力CYP3A5基因血药浓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