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时军

作品数:141 被引量:607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儿童
  • 30篇患儿
  • 20篇综合征
  • 19篇休克
  • 18篇病毒
  • 17篇小儿
  • 17篇出血
  • 16篇细胞
  • 16篇肺炎
  • 12篇中毒
  • 12篇脓毒
  • 10篇并发
  • 9篇颅内
  • 8篇婴儿
  • 8篇脓毒症
  • 8篇危重
  • 8篇儿科
  • 8篇反应蛋白
  • 7篇肺出血
  • 6篇脑炎

机构

  • 98篇温州医学院附...
  • 29篇温州医科大学
  • 11篇温州医学院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41篇何时军
  • 35篇金益梅
  • 33篇黄爱蓉
  • 29篇单小鸥
  • 22篇严纯雪
  • 11篇南向珍
  • 11篇周爱华
  • 11篇王霞
  • 10篇潘国权
  • 10篇王传夏
  • 10篇杨好妹
  • 10篇林苗苗
  • 8篇陈贤楠
  • 8篇李昌崇
  • 8篇叶璟
  • 8篇张小鸥
  • 7篇陈益平
  • 7篇郑晓群
  • 6篇余坚
  • 5篇陈娟弟

传媒

  • 35篇中国小儿急救...
  • 12篇小儿急救医学
  • 10篇实用儿科临床...
  • 7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国外医学(儿...
  • 2篇护理学报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20篇2008
  • 7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23SrRNA A2063G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等分析,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能力。方法:收集201 1-2014年我院儿童急诊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痰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
施李芬陈俐丽余坚何时军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耐药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 31例患儿CMV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 31例患儿中 11例为CMV感染患者 (χ2 =4 .4 0 P <0 .0 5 )。结论 CMV感染可导致或加重晚发性VitK缺乏患儿的凝血功能障碍 ,亦可引起颅内血管病变 ,从而导致颅内出血。
黄爱蓉潘彤彤何时军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巨细胞病毒
小剂量短间隔应用甘露醇抢救婴儿脑疝的护理被引量:4
2003年
婴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并发脑组织大片低密度区,以致发生小脑幕切迹疝.临床上对于发生脑疝的婴儿仍无有效的措施.颅内出血婴儿颅高压与脑水肿之间常形成恶性循环.及时、彻底的降颅压是阻止脑水肿、逆转脑疝的关键.应用小剂量、短间隔甘露醇降颅压既无过度通气引起脑缺血副作用,也无侧脑室引流术损伤脑组织危险.小剂量短间隔应用甘露醇抢救婴儿脑疝疗效及护理尚无报道,本文探讨如下.
张丽萍陈娟弟何时军
关键词:小剂量甘露醇脑疝护理
16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EV71感染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死亡原因等。结果16例患儿均小于4岁,平均年龄18.9个月。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发。临床表现为短期内持续高热,伴有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惊厥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发病2~4d后病情骤然恶化,表现为心动过速、外周灌注不良、呼吸急促、短暂性高血压等,气管插管均可见血性泡沫痰或鲜血。12例患儿死于肺水肿或肺出血以及循环衰竭;4例死于脑干脑炎。1例无皮疹等非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血糖、心肌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改变以蛋白升高为特点。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死因主要为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肺出血、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
林小碧陆海燕何时军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危重症
小儿感染性休克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危险因素,以期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病患死亡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2011年9月32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研究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原菌、临床征象、并发症等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2例患儿中死亡13例,病死率40.63%;细菌学检出病原菌32株,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7.49%、15.62%、12.50%和9.38%;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乳酸值、血糖、血小板计数、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抗菌药物应用不当、CRP、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乳酸值、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当是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死率高,乳酸水平升高、合并MODS以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当是影响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金益梅黄爱蓉何时军
关键词:儿科感染性休克病死率
设立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促进儿科专业人才的培养
面对儿科学专业撤销新局面,温州医学院于2005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四阶段)中分流30名左右同学设立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首届学生于2007年毕业,至2012年已有6届174位学生顺利毕业.本文就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设...
李昌崇傅优扬罗运春张海邻阮积晨林振浪杨青何时军张维溪陈敏广
关键词:高等教育儿科专业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小儿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探讨被引量:4
2001年
单小鸥何时军严纯雪黄建芬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休克
sST2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儿血液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血液中sST2的水平。同期将健康体检的儿童列为对照组,检测其sST2水平。结果sST2浓度在脓毒症组为(3.64±0.55)pg/dl、脓毒症伴休克组为(4.38±0.84)pg/dl、脓毒症伴多脏器损害组(7.23±2.18)pg/dl,正常对照组为(192±0.67)pg/dl,脓毒症患儿血液中sST2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的sST2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ST2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的过程,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血液中sST2水平可预测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反映病情变化及预后。
金益梅黄爱蓉何时军
关键词: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疟疾伴发血小板减少症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杨好妹何时军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疟疾病伴发周期性发热疟原虫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对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病情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 5 0例乙脑患儿血清CRP水平 ,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 (WBC) ,并与病情轻重及预后比较。结果 乙脑患儿急性期CRP及WBC明显升高 ,且CRP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CRP水平对乙脑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CRP明显升高者病情重 。
狄军波何时军陈益平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脑炎流行性乙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