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斌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挥发性
  • 4篇挥发性风味
  • 4篇风味
  • 3篇蒸馏
  • 3篇蒸馏萃取
  • 3篇脂肪酸
  • 3篇质谱联用
  • 3篇同时蒸馏
  • 3篇同时蒸馏萃取
  • 3篇挥发性风味成...
  • 3篇风味成分
  • 2篇养殖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南方大口鲶
  • 2篇大口鲶
  • 1篇野生
  • 1篇游离脂肪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通威(集团)...

作者

  • 5篇龙斌
  • 4篇王锡昌
  • 3篇曹静
  • 1篇汤辰婧
  • 1篇张凤枰
  • 1篇杨欣怡
  • 1篇付娜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分析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雄性和雌性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蟹的腹肉和钳肉及蟹膏中的总脂肪酸种类最多,蟹黄/膏中的总脂肪酸含量高于肌肉中的含量。从总脂肪酸组成看,在SFA中,棕榈酸(C16∶0)、十七烷酸(C17∶0)、硬脂酸(C18∶0)和二十三酸(C23∶0)占主导地位;在MUFA中油酸(C18∶1n9c)、棕榈油酸(C16∶1n7)、顺-11-二十烯酸(C20∶1n9)和芥酸(C22∶1n9)的百分组成较高;在PUFA中,亚油酸(C18∶2n6)、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s)百分组成较高。在中华绒螯蟹游离脂肪酸中,百分组成较高的游离SFA有C17∶0、C15∶0和C18∶0,MUFA有C22∶1n9和C18∶1n9c,PUFA有C18∶2n6c、C20∶5n3和C22∶6ns。另外,通过对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知,肌肉中的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都较为相似;蟹黄和蟹膏中的总脂肪酸组成相似,但游离脂肪酸组成却不同。
付娜王锡昌汤辰婧龙斌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游离脂肪酸聚类分析
养殖南方大口鲶与川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珠江、闽江、瓯江等较大河流中,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它的生长速度快、不易生病、适应能力强,经人工驯化,在养殖过程中可...
龙斌
关键词:南方大口鲶挥发性风味物质脂肪酸
文献传递
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养殖南方大口鲶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养殖南方大口鲶腹肉和背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南方大口鲶腹肉和背肉中分别检测出34、3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同的成分有26种;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酮类、酯类和环状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是烃类、醛类,腹肉和背肉中二者含量分别为883.76、1279.03ng/g和1151.95、3352.87ng/g;根据分析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可知,对南方大口鲶肌肉挥发性风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己醛、庚醛、壬醛、十六醛和1-辛烯-3-醇等;另外,饲料和水环境中蓄积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对鱼腥味也有重要贡献。综合评价为养殖南方大口鲶腹肉腥味低于背肉。
龙斌王锡昌张凤枰曹静刘耀敏
关键词: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中分别检测出70、6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醇、酮、烃、酸、酯类等物质,其中烃、醛、醇类物质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中含量分别为1 555.74、693.46、380.38 ng/g和3 270.53、348.8、104.11 ng/g;野生和养殖长吻鮠均表现出鱼腥臭、脂香、草味,其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是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物质;此外,酯类及从环境中蓄积的苯、萘等化合物也会对鱼肉香味起到协同或累加作用。综合比较,野生长吻鮠腥味特征高于养殖长吻鮠。
曹静张凤枰龙斌杜雪莉杨欣怡刘耀敏王锡昌
关键词:长吻鮠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风味成分
川鲶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川鲶腹肉和背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测定生肉和同时蒸馏萃取后溶液中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从川鲶腹肉和背肉中分别检测出67和4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同成分有38种,主要为烃类、醛类、酮类和酯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是烃类、醛类,腹肉和背肉中二者的含量分别为4525.36、1889.02ng/g和1706.61、2117.39ng/g;根据分析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可知,对川鲶腹肉挥发性风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己醛、正辛醛、庚醛、壬醛、(Z)-2-庚烯醛、(E)-2-辛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和1-辛烯-3-醇等;川鲶腹肉和背肉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9.48%、68.36%。经过同时蒸馏萃取后,川鲶腹肉和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从35.36%、34.12%降到33.04%、32.51%。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
龙斌王锡昌张凤枰曹静刘耀敏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脂肪酸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