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辉

作品数:45 被引量:29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水分
  • 8篇土壤
  • 8篇马尾松
  • 7篇涡度
  • 7篇涡度相关
  • 5篇蒸散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水分利用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4篇热通量
  • 4篇种子园
  • 4篇温度
  • 4篇利用效率
  • 3篇杨树
  • 3篇蒸腾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气候
  • 3篇气温

机构

  • 40篇中国林业科学...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1篇浙江省淳安县...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南省国有济...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45篇黄辉
  • 28篇张劲松
  • 25篇孟平
  • 12篇高峻
  • 9篇赵锦年
  • 7篇孙守家
  • 6篇尹昌君
  • 5篇郑宁
  • 4篇国琳
  • 4篇陈胜
  • 3篇孙圣
  • 3篇何春霞
  • 3篇韩建刚
  • 3篇同小娟
  • 3篇孙海军
  • 3篇沈羽
  • 2篇于贵瑞
  • 2篇张一平
  • 2篇张法伟
  • 2篇赵新全

传媒

  • 10篇林业科学研究
  • 6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农业气象
  • 5篇中国科学数据...
  • 3篇林业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森林病虫通讯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75-2020年黄土塬区关键带道路网络数据
2023年
在黄土高原地区,交通路网是影响地球关键带过程的一个重要人类活动影响因素,通常与暴雨叠加作用加速黄土关键带水土流失和物质迁移。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最连续的塬面,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董志塬交通道路网络快速扩张,对塬区景观生态和水土流失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数据集基于多源数据,包括历史文献、实地调查、Open Street Map(OSM)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目视解译、数据矢量化,并叠加高精度影像对数据进行逐一核对,最终得到了董志塬1975、2005和2020年三期路网矢量数据。本数据集从收集、处理分析到验证均控制严格,数据解译完成后再进行分幅检查,保证数据精度。本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期望为董志塬固沟保塬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杨思齐金钊黄辉
关键词:道路网络黄土塬区土地利用
华北低山丘陵区绿豆和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不同作物覆被下的土壤呼吸研究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气体红外分析技术,2006年对华北低山丘陵区绿豆和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进行观测,并分析两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绿豆全生育期(7月15日-10月3日)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2.11μmol·m-2·s-1,显著大于玉米的1.90μmol·m-2·s-1(P<0.05)。两种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呼吸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9日,玉米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振幅大于绿豆。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温度是绿豆和玉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van't Hoff模型和Arrhenius模型模拟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73,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不明显。绿豆和玉米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分别为3.31和2.16,Arrhenius模型模拟效果略优于van't Hoff模型,玉米土壤的活化能(79.41kJ·mol-1)大于绿豆土壤(55.72kJ·mol-1)。
陆森孟平张劲松高峻黄辉孙守家
关键词:土壤呼吸绿豆玉米低山丘陵区
2016-2017年小浪底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2023年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工林在区域碳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我国天然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太行山南麓位于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属我国林业工程重点区域,在该区域开展栓皮栎人工林水碳通量观测研究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林碳汇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自2005年以来,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小浪底站)采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长期开展了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监测与研究。本数据集为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 FLUX)质量控制和处理规范整理加工的2016–2017年小浪底站栓皮栎人工林通量和常规气象要素数据,包含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呼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潜热和显热通量及空气温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辐射、大气压、降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形成了半小时、日、月和年尺度数据产品。本数据集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区域碳收支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推动我国野外台站数据共享和数据规范化管理。
黄辉周宇张劲松周宇张劲松孟平
关键词:气象要素
基于热扩散方法测定树木蒸腾的潜在误差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蒸腾作为植被蒸散的主要分量,是植物水分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热扩散方法是测量树木蒸腾的最优方法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应用热扩散方法测定的单株树木蒸腾量以及扩展到林分尺度蒸腾耗水量均相对准确,但在测定过程以及测定值与蒸腾真实值之间存在着潜在误差.本文综述了热扩散方法在树干液流通量密度测定以及从温差测定点到单株、从单株到林分尺度扩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误差,展望了我国开展热扩散方法潜在误差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提出了解决其潜在测量误差的方法.
刘庆新孟平张劲松高峻黄辉孙守家陆森
关键词:蒸腾
杏丝角叶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杏丝角叶锋是杏树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年发生2代。4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第一、二代幼虫的危害期。本文报道了该虫的生活史、成虫飞翅、幼虫取食及其结茧和卵的分布规律。林间喷洒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可有效地杀灭幼虫。
赵锦年黄辉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2002-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数据集被引量:1
2019年
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利用效率表现为光能利用率,反映了生态系统转化光能、生成有机物质的能力。揭示典型生态系统的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可以为评估区域光能资源及其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也为评估区域有机物质固定能力及碳吸收能力提供依据。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的长期观测结果及已发表文献的公开数据,构建了2002–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数据集,包含51个生态系统126个站点年辐射、光能利用效率及吸收光能利用效率的观测记录。另外,本数据集还包含生态系统代码、年份、经度、纬度、海拔、生态系统类型、年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年均CO2质量浓度、年均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等生物气候信息。本数据集可以为评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朱先进于贵瑞何洪林何洪林王秋凤郑涵王秋凤陈世苹郭继勋古松陈世苹郭继勋古松韩士杰李彦黄辉贾根锁李彦李英年林光辉孟平欧阳竹饶良懿石培礼王辉民孙春健吴金水王传宽王辉民杨大文查同刚王跃思肖文发闫俊华杨大文查同刚张法伟张劲松张军辉张宪洲赵新全
关键词:碳循环生产力涡度相关陆地生态系统
坐标旋转订正对农田林网水热通量测算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农田防护林的特殊结构使附近农田地表大气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影响着周边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坐标旋转订正方法的选择成为提高农田防护林水热通量测算精度的核心问题,选取2012年3月9日至5月7日共60 d的防护林网内农田的涡动相关观测数据,对相关湍流特征及能量闭合率等关键参数进行坐标旋转订正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采用平面拟合法进行坐标旋转时,当订正参数的计算周期小于15 d时,x-z平面内旋转角度有一定的波动,而在计算周期大于15 d后,则基本维持在-2.8°左右。采用二次旋转法订正的x-z平面内旋转角度受原始水平风向的影响始终很大;(2)2种坐标旋转方法对于三维风速的处理结果基本一致,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坐标旋转方法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二次旋转方法订正后的垂直风速全部为零,平面拟合方法订正后的垂直风速接近于0;(3)平面拟合订正后摩擦风速基本与订正前一致,而二次旋转方法订正后的结果增大了将近5%;(4)平面拟合方法对显热通量及潜热通量的订正误差较小,二次旋转方法则分别将原始测得值提高了5%左右;(5)防护林网通量的能量闭合率经过平面拟合订正后提高了17%,而经过二次旋转法订正后则提高了30%。总之,坐标旋转方法可以对观测设备倾斜引起的误差进行订正,订正后的结果比订正前更精确。二次坐标旋转方法因为可以订正较短时间段内的单组数据,比较适用于下垫面情况变化较快时的观测;平面拟合方法适用于观测系统及其周围环境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相对稳定时的观测。二次旋转方法对防护林网水热通量订正更好。
郑宁张劲松孟平李岩泉黄辉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涡度相关法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刺槐-侧柏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连续2年的碳通量观测。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年际和季节变化都很明显,但日变化只在生长季(4—10月)才变得显著。2006和2007年人工混交林NEE的变化范围分别在-27.1~8.1和-24.4~9.8gCO2·m-2d-1,最大月平均CO2吸收量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生长季净碳吸收约占全年的96%。人工混交林是较强的碳汇,2006和2007年净碳吸收量分别为549.1和445.4gC·m-2a-1。春季干旱是2007年人工混交林净碳吸收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小娟张劲松孟平黄辉国琳尹昌君高峻
关键词:人工混交林涡度相关
一种利用周丛生物加速农田秸秆腐解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周丛生物加速农田秸秆腐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绿色、膜状、生长旺盛且生物量大的周丛生物,剥离后用密封袋收集,筛选出土著周丛生物;在农田就近处选择两侧无遮光物的排水沟渠,在排水沟渠两端设置水闸,控制沟...
陆海鹰吴华龙吴永红韩建刚沈羽黄辉孙海军
土壤水分胁迫对杜仲叶片光合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华北石质山区4种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3a生杜仲苗木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参数的光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杜仲叶片在土壤水分轻度(W1)、中度(W2)和重度(W3)胁迫条件下的光饱和点分别比对照(CK)下降12.5%、44.8%、68.5%,晴天日光合速率最大值分别比对照(CK)下降21.5%、47%、69.7%;(2)叶片蒸腾速率(Tr)呈现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对比CK,Tr在W1、W2和W3条件下分别下降了17%、52%和93%;(3)Gs随着PAR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对比CK,Gs在W1、W2和W3条件下分别下降了22.6%、67.9%、88.7%。从无水分胁迫一直到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气孔限制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水分严重胁迫条件下,当PAR小于1000μmol.m-2.s-1时,气孔限制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尔后转变为非气孔限制;(4)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强的适应范围比较广,W3条件下,WUE值最高。CK、W1、W2条件下,WUE相差不大,对比W3,分别下降68.6%、69.5%、67.3%。
杨全孟平李俊清张劲松国琳高峻黄辉
关键词:土壤水分胁迫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