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花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超检查眼球穿孔伤患者球内各种强回声的分析及鉴别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B超对眼球穿孔伤中出现的各种强回声信号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眼球穿孔伤患者,进行B超检查,观察晶状体、玻璃体腔及球壁、球后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眼球穿孔伤经B超检查球内出现强回声的患者176例176眼中,玻璃体积血146例,晶状体脱位4例,球内异物(包含球壁异物)105例,玻璃体腔内气泡1例,视网膜脱离34例,脉络膜脱离23例,后巩膜破裂9例。每例患者都同时合并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体征,每例患者的B超均表现有强回声信号。对以上病例出现的各种强回声信号总结如下:(1)浓稠的玻璃体积血;(2)球内异物;(3)脱位的晶状体;(4)玻璃体腔内气泡。结论:眼球穿孔伤由于前房出血,白内障、玻璃体积血或因眼睑肿胀,患者不合作,使眼后段检查很难进行,B超给眼科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B超对视网膜脱离、球内异物、后巩膜裂伤、出血性脉络膜脱离等都十分敏感,并有特异性的影像。复杂的眼球穿孔伤球内常会出现一些易混淆的强回声信号,B超检查可以对这些声像进行鉴别,这是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替代的。
- 汪瑞娟黄先进魏花贾惠莉
- 关键词:B超眼球穿孔伤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的眼前节改变特点。方法对已确诊为ICE综合征者,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结果对13例(13只眼)ICE综合征患者进行UBM检查可见,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角膜水肿、虹膜变薄,部分患者有虹膜裂孔形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周边虹膜前粘连。结论ICE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眼前节改变,UBM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检查,尤其适用于角膜明显水肿、无法直接观察眼前节的患者。
- 梅军魏花辛欣
-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
- 骨髓造血干细胞对激光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了解玻璃体注射骨髓造血干细胞在激光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高能蓝绿氩激光诱发10 只有色家兔双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在血管形成过程中随机一眼玻璃体腔内注射自体骨髓的1,000,000个造血干细
- 赖铭莹应方微魏花朱小丽钟顺兰王丽纯
- 文献传递
- 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和探讨原田病 (Harada disease)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 2 3例 (4 6只眼 )原田病患者同时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和 OCT检查 ,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原田病的 OCT表现为 :急性期 :(1) 2 6只眼表现为后极部多发性、多灶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 ;(2 ) 12只眼表现为黄斑部神经上皮层间水肿 ,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脱离 ,中心凹隆起 ,结构不易辨认 ;(3 ) 8只眼表现为黄斑部大泡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 ,其下方的色素上皮及脉络膜反光带显著变薄 ,呈波浪状 ;(4 ) 3 2只眼表现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增厚。结论 OCT断层扫描能直观的、准确的呈现原田病的损害程度。对视网膜组织细微结构的改变及视网膜继发性损害的程度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二维断层扫描图像 ,对
- 魏花古洵清余宝花李志谢秀英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田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急性期
- 兄弟共患Stargardt病
- 2002年
- 樊宁赵铁英李志古洵清魏花
- 关键词:STARGARDT病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黄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观察黄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方法 经频域高清光相干断层扫描(HD-OCT)检查确诊为黄斑脉络膜凹陷的22例患者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占54.50%;女性10例,占45.50%.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1.44±13.17)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9只,左眼13只.所有患眼均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HD-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分析患眼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的发生情况.随访3~12个月者17只眼.随访期间重复行HD-OCT检查,了解患眼凹陷病灶的变化情况.结果 22只眼中,有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18只眼,占81.80%;无症状4只眼,占18.20%.患眼矫正视力0.3~1.2,伴中高度近视12只眼,占54.54%.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可见黄白色渗出12只眼,占54.54%;黄白色渗出伴出血9只眼,占40.91%;黄斑灰黄反光晕1只眼,占4.55%.HD-OCT检查发现,所有患眼黄斑凹陷层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光感受器外节/RPE复合体(OPR)层均消失.伴其内的外界膜(ELM)、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向外凹陷13只眼,占59.09%;ELM、IS/OS层消失9只眼,占40.91%.22只眼中,仅见单个脉络膜凹陷病灶10只眼,占45.45%;伴特发性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点状内层脉络膜炎各4只眼,分别占18.18%;伴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各1只眼,分别占4.55%.FFA检查发现,单个凹陷病灶患眼表现为早期弱荧光,晚期片状强荧光,无明显荧光渗漏.所有患眼随访期间凹陷病灶大小、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黄斑脉络膜凹陷好发于中年近视者,可与多种眼病伴发;凹陷层次均位于RPE层,OPR层均消失.其病情较稳定,发展缓慢.
- 姚雪魏花余宝花李志王林丽
- 兔眼球后注射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微囊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 目的:了解在兔眼球后注射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微囊后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在10只新西兰白兔的随机一眼球后注射0.8ml 自制的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 (ACA)空微囊,另一眼作为对照眼注射0.5ml 自体全血,
- 成洪波应方微魏花李志
- 文献传递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coherencetomography,OCT)在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VKH)治疗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动态变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用Zeiss-Humphery2000检查仪扫描经临床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确诊的36例(72只眼)VKH患者的视网膜组织,记录治疗前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VKH的图像可分为4种形态;治疗后随炎症消退,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它们的图像形态基本一致。视网膜脱离和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可定量分析VKH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准确评估其治疗前后炎症的转归。
- 曾键陈青山李志魏花余宝花
- 关键词: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维生素D3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眼部结构的保护作用
- 赖铭莹刘梅应方微李志朱小丽魏花
- 玻璃体不全后脱离所致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不全后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探讨玻璃体不全后脱离与所引发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1例(86只眼)玻璃体不全后脱离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B型超声检查和OCT检查,并对所获得的OCT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异常图像特征。结果27只眼显示特发性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25只眼显示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显示后界膜牵拉导致特发性黄斑板层裂孔及全层黄斑裂孔形成;9只眼显示玻璃体后界膜与黄斑部及视盘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多处牵拉粘连。结论OCT能够直观的显示玻璃体不全后脱离与所引发的黄斑部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变化,并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与鉴别诊断。
- 魏花赵铁英古洵清陈青山李志余宝花王媛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