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 作品数:115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
- <正>回顾新中国50年来的文学批评,大部分时间进行着政治的批评,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被普遍地坚持。进入8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政治规定被政治地解除,文学本身的解束带来文学批评的政治解束,文学批评失去了坚持...
- 高楠
- 文献传递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论的主体性——兼与陈晓明商榷被引量:2
- 2005年
- 全球化进程把中国文艺学卷入世界大潮,中国文艺学在世界对话中要确立自己的言说主体位置,这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与历史使命。然而,一些学者仍处于以追随西方理论为要事的状态,否定中国文艺学的自主性、体系性及中西方文论基于生存差异的互补性。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力图澄清三个问题:一、中国文艺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体系性?二、为什么先学西方后建自己将导致中国文艺学的被取消?三、在当下展开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艺学的前景究竟如何?
- 高楠
- 关键词:文艺学主体性全球化语境中国文论中国文艺学
- 文论现代性的进一步思考:时空定性及当下中国形态被引量:1
- 2014年
- 过去十余年中,现代性问题不断被文论研究提及、思考与争论。这个问题被长时期关注,不仅在于它是西方的理论显题,也不仅在于当下中国正进行着现代化建设,这些当然也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大概还在于现代性作为历史发展的时空定性,以一种整体规定性不断体现在不同时期的文论研究中,它拥有几乎无法超越的准予力量,在这一力量下,各种文论言说都成为获准的言说。
- 高楠
- 关键词:文论研究言说
- 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要对艺术生产说什么被引量:5
- 2019年
- 通常以为马克思"不平衡"理论说的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具有总体平衡或主导性平衡关系,"不平衡"只是阶段性或局部性表现。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艺术生产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双重属性,与其他生产的关系是双重属性关系;艺术生产是综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综合性上融涵其他生产,艺术生产与其他生产互为生产但并不是彼此成比例关系的生产;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艺术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均具有必然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有四个层次。
- 高楠
- 关键词:艺术生产
- 文学批评的问题场域被引量:1
- 2020年
- 要解决文学批评无关痛痒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清楚一个重要的批评规定性,即文学批评是一定问题场域中的批评。批评同样是在一定问题场域中所产生的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批评的问题是接受链上阅读问题的一般性提升。阅读与批评问题的形成基于怀特海所说的重要性,重要性的跃出是结构性的,即它以一般现实生活为广泛基础,这一基础内化为批评者的心理背景,在具体阅读与批评时,一般社会生活状态及批评心理背景对象性地转化为"同格环境",问题场域便在"同格环境"中形成并因此确认一定的重要性问题,阅读与批评就此展开。批评的问题场域具有突出的当下性与本土性特点。
- 高楠
- 关键词:文学批评
- 现实主义淡出当下文论的体系性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现实主义在既有文学理论体系中是一个枢纽性范畴。这一范畴在当下文学理论建构中遭遇被淡出的命运。从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理论构架而言,它是既有文学理论的体系性延续。尽管在这一延续中大量新的理论资源被开发性地构入,尽管现实生活较之于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社会转型性变化,但现实主义得以续存并得以现实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文学实践基础仍然存在,这规定着现实主义在当下文学理论建构中仍具有重要性。由此而言,在当下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中,现实主义被淡出,暴露出文学理论建构的体系性问题。
- 高楠
- 关键词:文学理论体系现实主义淡出文论文学实践
- 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与文学理论相关命题的思考被引量:4
- 2021年
-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一般意识形态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研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经典著作,也为文学意识形态研究提供了经典理论根据。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社会实践语境的强化,文学意识形态问题以其重要性与复杂性突显出来。与此相应,国内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错读、误读及断章取义也以其严重性突显出来。其中意识形态的物质力量、意识形态的实践形式、意识形态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以及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条件,均构成本文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予以深思的要点。
- 高楠
-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学理论
- 中国文论建设的全球化取向被引量:2
- 2005年
- 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一个虚实相间的契机,如何抓住契机,更自觉更有成效地建设中国文论成为最富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文章认为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文论建设预设了一个积极主动地进入全球化过程,并在其中互动地展示或确立中国文论自主性或主体性的目的,它推动了中国文论价值体系的调整和文论建设意识的改变。同时,文章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全球化的操作意识提出了如下要点:普遍性研究、特殊性研究、方法论研究、主体性研究。
- 高楠
-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论建设
- 超越千古的现象学对话——《文心雕龙》审美意识论
- 本文意欲指认一个学术要点,即我国古代文论中规模甚伟的《文心雕龙》,就其哲学根基说,竟相当切近于它问世一千多年后的当代西方现象学。而这一指认又只是个出发点,本文要旨在于从《文心雕龙》原本所属的前现象学的哲学根基出发,对《文...
- 高楠
- 文献传递
-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理性批判与文论的新理性精神被引量:1
- 2013年
- 规定文论建构的现实语境,是通过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而发挥作用的。构成当下社会转型实践特征的时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直至当下。这是一个以批判与建构相互作用为总体特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特征,又可有不同分期,即理性批判期、理性应变延续期、理性择向期,以及新理性精神构建期。新理性精神建构是贯穿上述诸分期的理性活动,对于分期根据,乃是取于90年代它被命名式地提出这一标志。文学理论的新理性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文精神、现代性、传统重估与继承,以及大众文化四个方面。
- 高楠
-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论新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