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和民

作品数:64 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篇教育
  • 19篇社会
  • 7篇社会化
  • 6篇社会学
  • 6篇教育社会
  • 6篇教育社会学
  • 5篇失范
  • 4篇少年
  • 4篇青少年
  • 3篇道德
  • 3篇论教育
  • 3篇教育问题
  • 3篇初中生
  • 2篇德育
  • 2篇第二自然
  • 2篇动机
  • 2篇虚拟社会
  • 2篇责任感
  • 2篇责任教育
  • 2篇知行

机构

  • 60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西昌市第二中...

作者

  • 60篇马和民
  • 10篇王德胜
  • 6篇何芳
  • 6篇魏莉莉
  • 2篇周益斌
  • 2篇陆有铨
  • 1篇张红霞
  • 1篇李家成
  • 1篇黄书光
  • 1篇彭习梅
  • 1篇蒯义峰
  • 1篇王孝玲
  • 1篇杨小微
  • 1篇尹晗
  • 1篇卜玉华
  • 1篇程亮
  • 1篇许小平
  • 1篇王东
  • 1篇王建军
  • 1篇王保星

传媒

  • 6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4篇当代青年研究
  • 4篇杭州师范学院...
  • 3篇外国中小学教...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研究与实...
  • 2篇人民教育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基础教育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与传统兼备的初中生人格特质
2010年
性别角色认同是体现个体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历经3年多的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基本结构,编制了初中生性别角色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普测。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生性别角色包括5个公因子即中性、犹豫脆弱、坚强能干、温柔贤惠和鲁莽冲动,这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初中生的性别角色,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性别角色的测量工具。同时,研究还表明,初中生最认同中性特质,最不认同犹豫脆弱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男生主要认同男性特质,女生主要认同女性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
魏莉莉马和民
关键词:性别角色人格特质
再论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分期与发展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国内关于教育社会学发展史的论述大多盛行三段论,即萌芽时期、传统教育社会学时期和新兴教育社会学时期。本文提出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化,更难反映学科何以演变的逻辑轨迹。因此,必须按照一门学科发展的逻辑进程加以认识。故可以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往往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契机。
马和民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历史分期萌芽时期分化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被引量:19
2005年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
马和民
关键词:教育事业发展和谐相处公平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绩效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教育信息化投资的"成本-效益"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企业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中,有助于解决当前"数字化校园"系统应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焦点是使学校信息化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彭习梅马和民
关键词:绩效技术数字化校园欠发达地区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及其治理路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不同于“信息化”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数字化”的效能来自多维数据的聚合,这使它能够积极处理经验形式的信息,从而呈现出“智能化”的“拟人”特征。技术性质的差异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可能脱离过去一般教育治理的辐照范围,故政府需要针对新的问题域重建自身在教育研究、投资、伦理、规范、公平等方面的定位。为此,政府可通过从“封闭、被动、中心化”到“开放、积极、数据驱动”的范式转换思路提升治理能力,并根据机构信息化、数据开放化、数据驱动化、治理智慧化的四阶段模型,实时定位转换的进度和即时目标。
孙烨超马和民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技术伦理范式转换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模型建构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范式的成型是教育社会学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学科研究范式的形成又主要依赖于研究模型的建构。梳理了教育社会学的三类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与“人文研究范式”;“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教育定义研究范式”与“教育行为研究范式”;“功能研究范式”、“冲突研究范式”与“互动研究范式”。论证了研究模型对研究范式的作用,讨论了教育社会学模型建构的两类方式:模型建构的类比法与模型建构的假设法。
马和民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
理性辨析教育公平及其相关概念
2012年
教育公平尽管已被高度关注,但仍存在诸多认识偏差进而导致歧义纷争;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正义四个相关概念既存在紧密的交叉关系,又存在合乎逻辑的循环关系,但皆从属于教育民主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是指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关键是受教育机会均等的保障规则能否得到公认;教育公正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正义是指符合个体发展利益的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是建立在教育平等基础上的诉求,教育公正是对教育公平的超越,教育正义则是最高的教育理想诉求。
马和民
关键词: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教育公正教育正义
初中生欺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象山县二十五所初中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欺负行为在中小学校园中很普遍,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这点上国内外研究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此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浙江省象山县25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的欺负程度及规律,分析发现初中生的欺负程度与年级及性别有关,与父母的职业类型有关。
赵红霞马和民
关键词:初中生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被引量:11
2019年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教育领域的全新可能,激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的无限想象力,技术成为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新维度。信息技术业已建构出一种日趋强大的教育话语权力,演变为一种具有现代化、现代性象征的新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生产力的革命性巨变及由此衍生的均衡教育资源的强大动能。但是从教育技术发展史的事实判断的角度来看,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始终充满了娱乐学的色彩,表现为丰富性、互动性、新奇性、简捷性等娱乐性特征。正因为如此,新技术的教育应用常常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质疑和抵制。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的思考,有助于走向"技术教育学"的探索,从而支持我们深刻认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两面性--娱乐性和生产性。
马和民王德胜尹晗
关键词:信息技术娱乐性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略论“第三空间”教育被引量:2
2009年
一、第三空间教育的由来 新技术发展至今,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态呈现为三类:纯粹的自然界,可以称为“第一自然”;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可以称为“第二自然”;网络空间所提供的“虚拟社会”,可以称为“第三自然”,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
陆有铨马和民
关键词:教育虚拟社会现实社会网络空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