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唐古特大黄
  • 2篇光谱
  • 1篇当归
  • 1篇滴丸
  • 1篇血液粘度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药学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正交
  • 1篇脂血症
  • 1篇色谱

机构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马丹
  • 6篇郭玫
  • 3篇王志旺
  • 3篇王瑞琼
  • 1篇彭晓霞
  • 1篇刘雪枫
  • 1篇魏舒畅
  • 1篇张彩霞
  • 1篇顾志荣

传媒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甘南州GAP种植基地唐古特大黄采收期、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
大黄为甘肃地道药材,主要含有蒽醌、二苯乙烯苷、色酮、萘酚苷及鞣质等化学成分。唐古特大黄是收载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大黄品种之一。为保证我省唐古特大黄药材的资源优势,加快我省优质大黄产区的基地建设,甘南藏族自治州初步建设...
马丹
关键词:唐古特大黄采收期药效学
文献传递
唐古特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唐古特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方法: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14批唐古特大黄及15批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光谱数据以9点SG平滑滤波、Noise去噪、基线校正及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预处理,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唐古特大黄生品的NIR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酒大黄、熟大黄与大黄生品NIR光谱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吸收峰位基本一致,但酒大黄的吸光度略有升高,而熟大黄吸光度明显降低;大黄炭NIR光谱6 888、6 009及5 744 cm-1附近的吸收峰(带)消失,5 185、4 683及4 279 cm-1附近的吸收峰(带)均显著降低;所建OPLS-DA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唐古特大黄及其炮制品进行鉴别,造成其不同分类的主要波数范围分布在8 542~8 081 cm-1,6 117~5 631 cm-1及5 334~4 023 cm-1内。结论:唐古特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含量及种类有所不同。
马丹顾志荣甘玉伟赵克加郭玫
关键词:唐古特大黄近红外光谱
新技术、新方法在大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4年
查阅文献,回顾了近年来中药大黄提取分离纯化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并对其在中药大黄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大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马丹郭玫
关键词:分离纯化
不同产地大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产地栽培大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9组(n=8),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大黄(3.0 g/kg、1.0 g/kg),每天1次,连续28 d,对比观测不同产地大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1.0~3.0 g/kg剂量范围内的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及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对LDL、MDA及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P〈0.01)。同时唐古特大黄对LDL、MDA及血液粘稠度(低切、中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掌叶大黄(P〈0.05),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上述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唐古特大黄降血脂作用的部分指标优于掌叶大黄,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降血脂作用无明显差异。
王志旺郭玫马丹王瑞琼
关键词:降血脂血液粘度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当归滴丸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当归滴丸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滴丸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ODS-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调p H至4)=55∶45,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325 nm,柱温25℃。结果藁本内酯在39.58~395.8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16X-0.1482,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50%,藁本内酯含量为0.52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行、精密度高、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当归滴丸中藁本内酯的定量测定方法。
马丹郭玫朱冉魏舒畅
关键词:藁本内酯补骨脂素
三种人工栽培大黄的泻下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人工栽培大黄的泻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KM小鼠96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8组(n=12)。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动物模型,通过药物干预,对比观察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礼县栽培掌叶大黄的泻下作用。结果:2.0~6.0g/ks剂量范围内的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及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明显缩短便秘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次数,提高大肠含水量,抑制结肠NO+K+-ATP酶的活性;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的上述作用明显强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上述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泻下作用无明显差异;抑制结肠NO+K+-ATP酶的活性是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泻下机制之一。
马丹郭玫王志旺刘雪枫王瑞琼
关键词:泻下作用NA+-K+-ATP酶
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抗炎作用及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选取SPF级KM小鼠及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来对比考察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 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 g·kg-1),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 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 g·kg-1)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 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 g·kg-1)的抗炎作用;复制小鼠气囊滑膜炎,通过测定炎性渗出物中总蛋白及白三烯B4(LTB4)的含量对比考察大黄高、低剂量的抗炎机制,实验中另外设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5,4.5 g·kg-1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明显缓解小鼠耳廓肿胀度与小鼠和大鼠(1.0,3.0 g·kg-1)足肿胀度(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1.5,4.5 g·kg-1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明显降低气囊滑膜炎渗出物中总蛋白与LTB4的含量,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抑制炎性渗出物中总蛋白与LTB4的作用明显优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P<0.05,P<0.01)。结论:3种人工栽培大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唐古特大黄的部分抗炎作用优于掌叶大黄,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差异;抑制LTB4生成是3种大黄抗炎机制之一。
王志旺郭玫马丹妥海燕王瑞琼
关键词:耳肿胀足肿胀白三烯B4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中药材中微量元素测定、杂质限量检测、药物制剂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简述了国内外新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特点及测试条件。
张彩霞马丹彭晓霞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药学微量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