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新来

作品数:55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文学
  • 12篇小说
  • 8篇文化
  • 7篇汪曾祺
  • 6篇文体
  • 5篇动物意象
  • 5篇意象
  • 5篇诗化
  • 5篇笔下
  • 3篇代文
  • 3篇地域文化
  • 3篇叙事
  • 3篇意蕴
  • 3篇语境
  • 3篇政治
  • 3篇人性
  • 3篇日记
  • 3篇生命
  • 3篇诗化小说
  • 3篇汪曾祺小说

机构

  • 35篇南通大学
  • 18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2篇靳新来
  • 3篇胡斌
  • 2篇胡玥
  • 1篇杨学民
  • 1篇范钦林
  • 1篇田军
  • 1篇彭松
  • 1篇黄芳
  • 1篇潘晶晶
  • 1篇刘涛

传媒

  • 5篇泰山学院学报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戏剧文学
  • 2篇学术交流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济宁学院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洛阳大学学报
  • 1篇郴州师范高等...
  • 1篇固原师专学报
  • 1篇济宁师范专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1篇2003
  • 3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适白话文学观再评价被引量:3
2003年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其哲学思想基础,还是方法论,都源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胡适对文学内容并非没有足够的重视,但实用主义哲学效果至上的原则,使他选择了语言形式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这恰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将胡适斥为形式主义、改良主义,实际上是把胡适文学观的优长和特色当作缺点来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其说是建构一种文学体系,不如说是为文学革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用主义使胡适文学理论的缺陷与它的优长显得同样醒目和突出。
靳新来
关键词:白话文学观实用主义
致广大而尽精微——基于《新青年》语境下的《狂人日记》细读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杂志,作为现代文学的一篇经典之作,《狂人日记》经典意义的生成离不开《新青年》这一原生态语境,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一部经典建构"最为根本的便是小说文本与它所属的‘伟大时...
靳新来
文献传递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与阿尼玛原型被引量:6
2007年
废名、沈从文、孙犁和汪曾祺等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家都善于在作品中塑造美好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作家内心阿尼玛原型的心理投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女性崇拜"意识的现代体现,更是诗化小说家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的寄托。
胡斌靳新来
关键词:诗化小说女性形象阿尼玛原型女性崇拜传统文化
新时期文学的苦难叙述
"文革"后的中国文学在苦难中重生,又以书写苦难的方式痛别过去并开始新时期的跋涉。作家的创作与他们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密切相联。书写苦难是为了向社会表达对人的祈求,"伤痕文学"、"理性反思"、"人性呼唤"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学表...
靳新来
文献传递
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
2007年
莫言的《红高梁》与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都讲述了"莽汉劫色"的故事。相似的环境背景,相似的故事情节,中日两位作家各自创造的文本,在主题意蕴、文体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很不相同。前者重在张扬生命,以感性取胜,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走向了民间和西方;而后者重在审视人性之丑,以理性见长,其精巧、俊敏未逸出日本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
靳新来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文体
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艰难历程
2002年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整体。整个 2 0世纪 ,中国文学都是在传统与反传统、民族性与世界性、政治与文学三对基本矛盾中不断生成和增长现代性新质。 2
靳新来
关键词:中国文学
鲁迅与猫头鹰——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研究之二被引量:1
2008年
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动物意象,猫头鹰可以说是鲁迅神形毕肖的自我形象标记。鲁迅认同并自命为猫头鹰,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叛。与猫头鹰一样,鲁迅是属于黑夜的,他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他对黑暗的反抗上。他是"无声的中国"的呐喊者,又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虚妄的孤独"存在者"。
靳新来
关键词:猫头鹰动物意象
论鲁迅的文学选择及其本质特征
2013年
鲁迅选择文学,不单纯是顺应时代要求对社会使命的承担,更来自于他的内在生命自觉,是他听从内心召唤、回归自我的必然结果。从翻译到创作,从小说到杂文,30多年如一日始终守持"为人生"的文学主张。鲁迅的确十分重视和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但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中都突破了附属于政治社会需要的"实用"层面,而是特别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探究灵魂的奥秘,传达自我生命体验,因而具有相当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
靳新来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学创作生命体验
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被引量:3
2006年
孙犁小说具有绵远的艺术魅力,从文体上看,这是因为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诗性特征。主要表现是:一、人物形象的诗化,孙犁是将农村青年妇女当作“美的极致”的化身来表现的。二、诗的意境创造在小说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三、情节淡化,结构随意,呈形散而神聚之美。四、好用并善用比喻,讲求语言的韵律美,用语俭省而富有言外之意,这些都使孙犁小说语言具有了诗的韵致。
靳新来
关键词:现代小说诗化文体
欧阳予倩南通戏剧创作考
2018年
欧阳予倩1919—1922年在南通创作的戏剧,除京剧《人面桃花》都已无完整的剧本留存,并且欧阳予倩研究方面的著述也都未能整理出全部剧目及准确的创作时间、剧种。笔者根据当时的南通地方刊物《公园日报》《通海新报》和《南通报》,结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类整理出了部分剧目:歌舞剧《嫦娥下嫁》(1919年)、《上元赐福》(1919年)、《快乐之儿童》(1920年),话剧《玉润珠圆》(1919年)、《赤子之心》(1920年),海派京剧《麻衣案》(1919年)、《哀弦泣豆记》(1919年)、《英国血手印》(1919年)、《长生殿》(1920年)、《哀鸿泪》(1921年)。
胡玥靳新来
关键词:歌舞剧话剧京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