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
-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病理机制与防治新途径临床和实验研究
- 李占魁郭亚乐李瑞林黄绍平刘小红何娟陈玺李静冯晋兴苏宝山
- 该项目属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采用新生鼠HIBD模型对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凋亡数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NOS与NSE表达及血糖水平的观察,有助于深化对HIBD病理机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用具...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儿病理机制
- 纳洛酮联合东莨菪碱治疗小儿重症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东莨菪碱治疗小儿重症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均清理呼吸道及吸氧、洗胃、特殊解毒剂的应用、止惊及降低颅内压、补液及利尿、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处理。对照组用纳洛酮静注及维持,治疗组在应用纳洛酮基础上静注东莨菪碱,呼吸好转后逐渐停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在呼吸衰竭及抽搐控制时间、苏醒时间、重要脏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东莨菪碱治疗小儿重症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对平稳度过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
- 王炳征陈玺毛云英
- 关键词:中毒
-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78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5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综合诊疗。方法:收集RMPP患儿78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4~12月9例,1~5岁17例,5~14岁52例,分析实验室、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三组RMPP患儿随年龄增大在WBC、ESR、CRP、PCT、AST、LDH、CK-MB及胸部影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以喘息及肺部间质性肺炎及支气管肺炎为主;年长儿组持续发热伴剧烈咳嗽,肺段实质性高密度影,伴大叶性肺炎和肺不张及胸腔积液,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痊愈65例(83.3%),明显好转13例(16.7%),住院时间18~31d,平均(24.37±4.98)d。出院随访6月,病变吸收完全。结论:RMPP发病呈低龄化趋势,合并基础疾病和混合感染的病例年龄偏小、病程延长,年长儿的并发症多。实验室检查可间接反映疾病动态及治疗反应。给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调节剂(IVIG)等综合诊治,改善预后。
- 王炳征陈玺毛云英
- 关键词:儿童
- 脓毒血症患儿176例血液指标早期变化的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儿的细菌培养结果、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探讨其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176例脓毒血症患儿的血细菌培养结果、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寻找脓毒血症的病因;分析脓毒血症患儿,包括:有菌组55例(G+组35例、G-组7例、两菌组10例、单胞组3例)、无菌组121例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百分比、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以及血沉变化,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176例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阴性者121例,培养出细菌者55例,其中G+球菌35例,G-杆菌7例,同时存在2种菌10例,单胞菌3例。49例(27.84%)找不到具体的病因、仅以发热起病;42例(23.86%)有呼吸系统症状、38例(21.59%)有神经系统症状、31例(17.61%)有消化系统症状、6例(3.41%)有黄疸表现、6例(2.84%)有泌尿系统症状。脓毒血症患儿仅31.25%可以在血中培养出细菌,G+球菌居多,达到19.88%。脓毒症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各种血培养结果的患儿都存在中性粒增高及血沉增快。有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及血沉增快;无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升高及血沉增快;有菌组比无菌组白细胞升高要少见(P<0.01)。G+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G-组存在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两菌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G+组比G-组白细胞增高更多见(P<0.01);两菌组比G-组血小板增高要少见(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仅55/176例(31.25%)血培养阳性,G+球菌居多,达到19.88%。脓毒症组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脓毒血症�
- 郭亚乐陈玺肖延风穆宝妮姜永生王芳耿永香黄海莉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机制与防治新途径临床和实验研究
- 李占魁郭亚乐李瑞林黄绍平刘小红何娟陈玺李静冯晋兴苏宝山
- 该研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领域的研究。采用新生鼠HIBD模型对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凋亡数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NOS与NSE表达及血糖水平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应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亚低温干预方法对HIBD模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损伤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