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明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尺的研制
- 1997年,俄国学者Sergeev提出了一种甲真菌病的评分方法-甲真菌病评分指数(SCIO)。建立了SCIO 计算公式:SCIO={(d/3)3-f[f+h(3-f)]L(a+3)/3)1-(2-f)(3-f)/2。Se...
- 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
- 文献传递
-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MTX治疗红斑狼疮脑病一例
- 报道一例17岁女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静脉给予小剂量激素(地塞米松5mg/d)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MTX(10mg)治疗获得成功,症状迅速消失,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MTx治疗红斑狼疮脑病安全...
- 陈爱明刘铭
-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对216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M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1.52%,且男性(22.22%)多于女性(7.43%)(P...
- 周娅妮陈爱明周乃慧李媛王彩梅杨玉花
- 文献传递
- 婴儿肢端脓疱病
- 报道三例婴儿肢端脓疱病,表现为掌跖部反复发生瘙痒性针头大水疱和脓疱,脓液涂片为嗜中性白细胞,无嗜酸性白细胞,细胞培养(一)。三例患者儿于发病前数周或数月有疥疮病史或疥疮接触史,硫黄软膏(霜)外涂无效,口服DDS皮疹消退,...
- 陈爱明
- 丘疹性红皮病
- 2012年
- 报告1例丘疹性红皮病。患者女,58岁。因躯干、双上肢伸侧及臀部红褐色丘疹伴瘙痒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双上肢伸侧及臀部可见较多红褐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少许鳞屑,有融合趋向,呈红皮病样损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血清IgE增高。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细长下延,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皮损免疫组化:CD3、CD45RO、CD79a及KP-1阳性,CD20弱阳性,granzyme B及CD56阴性。诊断:丘疹性红皮病。
- 周乃慧陈爱明
-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介绍被引量:29
- 2003年
- 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
- 关键词:甲真菌病评分指数临床疗效
- 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酶动力学比色法分别检测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型27例、血毒型18例、血瘀型22例)血中的HCY和UA,并与对照组(61例)行对比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血HCY、UA水平分别为(14.13±8.18)μmol/L和(305.14±79.71)μmol/L,高于对照组(9.31±2.38)μmol/L和(258.63±73.10)μmol/L(P<0.01),及各证型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毒型和血瘀型血HCY、UA水平高于血热型。结论 HCY与UA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 陆燕洪陈爱明冯健清庄丽华黄钱珍张立坤龚静
-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辨证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 红皮病型银屑病31例与国内文献416例诱因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和国内相关文献(416例)。结果医源因素的比(57.5%)最高(P<0.01),其次是感染(10.5%)、脓疱型(9.4%)、精神因素(2.9%)等,原因不明者为14.8%。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常见诱因是医源因素如内用糖皮质激素、中药或偏方、免疫抑制剂等,其次是感染、脓疱型、精神刺激等。
- 陆燕洪陈爱明
- 关键词:银屑病
- 成人暴发性紫癜一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女,45岁,公务员.因头面、四肢大面积暗红色瘀斑8d由感染科转入我科.患者发病前1d同家人晚餐进食熟河豚和海鲜,同时饮少量葡萄酒,患者于次日晨起两面颊、耳廓和四肢出现红色瘀斑,自觉微痒,红色瘀斑迅速扩大,瘙痒加重,并出现灼痛.起病当日曾在本市某医院就诊,拟诊"网状青斑"、"变应性血管炎"等,予口服药(具体不详)和青鹏软膏等治疗.瘀斑仍继续增多扩大,疼痛难忍,致行动不便,故来我院诊治,拟诊"中毒性红斑"收住感染科.入院后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冲击以及利奈唑胺、营养支持等治疗,3d后患者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 余珊珊陈爱明张伟陆燕洪
- 关键词:暴发性紫癜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成人变应性血管炎人免疫球蛋白医院就诊
- 皮肌炎/多肌炎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肌炎(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DM/PM)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16例未经治疗的DM/PM患者血清为DM/PM组,其中8例治疗前取血清作为治疗前组,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取血清作为治疗后组,1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为正常组。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MTT法检测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结果:DM/PM组与正常组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在24 h时对HUVEC活性呈抑制作用(P<0.01),而在72 h则表现为增强作用(P<0.05)。治疗后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在24 h时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48 h和7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M患者血清中可能不存在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并直接导致其损伤的因素,治疗后的血清体外对HUVEC活性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
- 王彩梅陈爱明代丽美杨玉花
- 关键词:皮肌炎多肌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